李靜
2009年6月13日,陜西秦始皇陵一號兵馬俑坑舉行了第三次挖掘的啟動儀式。1974年,袁仲一在這里發(fā)掘兵馬俑,親歷了第一次、第二次挖掘工作;兵馬俑考古中生代的領頭人是43歲的許衛(wèi)紅,她是第三次挖掘的執(zhí)行領隊;30歲、北大畢業(yè)的邵文斌也因為頭次參與挖掘,進入考古事業(yè)真正入門的轉折點。這天,袁仲一、許衛(wèi)紅、邵文斌,三代兵馬俑考古工作者以不同的身份,見證了中國兵馬俑考古事業(yè)35年的完整歷程。
這一天也是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一大早,77歲的袁仲一站在西安建國路上的家門口等車。他要趕往幾十公里外的臨潼,進入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過去30多年里,他和這里的每一個陶俑都很熟絡,每寸泥土下面都有他的腳印。1963年,袁仲一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yè),進入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10多年后,他主持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勘探和挖掘。30年來,他被學界贊譽為“兵馬俑之父”。
這天,袁仲一前去參加一號兵馬俑坑第三次挖掘的啟動儀式,這是一號坑繼1974 年和1986年兩次挖掘之后的第三次了。他親歷了幾十年的挖掘工作,這次,已經退休的袁仲一只是指導者。
第三次挖掘的重任交給了此次考古隊的執(zhí)行領隊許衛(wèi)紅。這天,43歲的許衛(wèi)紅在一號坑北部從東向西的第四個探方內,干練地協(xié)調挖掘前的各種準備工作。1985年,高考填報志愿前,許衛(wèi)紅早晨跑操時,廣播里正在播放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去世的消息。問了老師之后,才知道“鼐”就是鼎的意思,她下定決心報考吉林大學考古系。20 多年后,她堅持下來,不過挖掘的不是鼎,而是俑。
許衛(wèi)紅有10多名手下參與挖掘,除了4個考古隊員、4位文保隊員外,還有8名技工,邵文斌是考古隊員之一。2003年,北京大學考古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前夕,邵文斌依然在猶豫,究竟是留在社科院的考古研究所,還是去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北京的生活壓力太大,西安離家近,最后,他做出了“比較沒有出息”的選擇。工作6年后,這名小伙子才真正迎來考古生涯的實戰(zhàn)機會。
袁仲一,1932年11月生,是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較早的一批研究生,師從著名史學家束世瀲。他告訴記者,先生的一句“做研究不要學李闖王,要學八路軍”讓他受益終身。這話的意思是要先占領一塊根據地,再慢慢擴大,最后連成一片。袁仲一離開上海前,束先生叮囑他:“給你5年時間,看你能不能占領根據地。
1974年,作為第一支秦俑考古隊的成員,袁仲一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陣地”將會是深埋地下2000年的龐大軍陣,更不會想到這個數千兵馬俑的陣地的挖掘工作幾十年后還在繼續(xù)。
歷史上曾經有30余次人們見到過兵馬俑,每次又都失之交臂。最終歷史把兵馬俑的驚世發(fā)現(xiàn)留給了袁仲一這代人。此后,他在學界被賦予“兵馬俑之父”的稱號。
以兵馬俑為“根據地”,袁仲一對古代兵法和古文字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第三次發(fā)掘準備階段,剛剛揭開覆蓋在外的塑料布時,許衛(wèi)紅在T23號探方西南側的隔梁上發(fā)現(xiàn)了一處環(huán)形印記。許衛(wèi)紅翻閱了一號坑第一次的發(fā)掘報告,也有類似的記錄卻沒說清楚,這個直徑達60 厘米的環(huán)到底是什么?
看過這個木環(huán)遺跡之后,袁仲一表示,三號坑也曾有木環(huán),但中間還有圓形的蓋子,“當時推測是華蓋,級別較高的車上才會有華蓋。”袁仲一說。
事實上,這組兵馬俑已經發(fā)現(xiàn)了4個坑,四號坑在二號坑和三號坑之間,現(xiàn)在是草坪。因為沒有探測到陶馬和陶俑,不為人所知。袁仲一認為,那是因農民起義而未完成的部分?,F(xiàn)有的三個兵馬俑坑各自獨立,形成有機結合的一組。他說:“古代軍隊是有編制的,一號坑屬于右軍,二號坑是左軍,三號坑則是指揮部。從古代兵法來講,是‘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可分可合,適合多兵種作戰(zhàn)?!?p>
兵馬俑。圖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對袁仲一而言,兵馬俑就是自己的孩子,永遠需要呵護與照料。在博物館工作的時候,出差時間久了,回去第一件事便是到坑里轉轉。退休之后,他和老伴住在西安的家屬院,開始的幾年,他對這種“沒有坑,空氣也不好”的生活很不適應。如今,在兵馬俑博物館,袁仲一還有一間辦公室,里面堆滿了他的書和資料。
中午休息時,許衛(wèi)紅脫掉工作服,換上了白色的短袖衫和薄薄的七分褲。她把劉海翻開,指著露出的額頭,告訴記者:“野外的太陽特別大,我有好幾個地方曬傷了,就再也恢復不了?!焙迷跁襁^的痕跡并不明顯,她的皮膚白凈健康。
在一號兵馬俑坑里,許衛(wèi)紅很少走路,從工地到辦公室,常常是一路小跑。她找到文保部的工作人員,和他們商量之后,決定把剛剛發(fā)現(xiàn)的木環(huán)提取到實驗室。
兵馬俑二號陪葬坑發(fā)掘。圖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有近400 人,各部門有不同的分工,這次考古發(fā)掘,技術之外,更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溝通。過去20多年的豐富野外考古經歷,為許衛(wèi)紅處理這些煩瑣的事務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