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瞧,“魔術”表演開始了!扁平的意大利面被放入水中后,竟然自己卷成了一朵花,很有意思。
這特殊的表演者——意大利面如此會變造型,它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神奇面條?它變形的奧秘是什么呢?
傳統(tǒng)意大利面造型多
意大利面是西餐正餐中的一種面點,是許多歐美廚房的儲備糧。它們的種類很多,每種都有自己的名稱,長短有別。
不少西方人喜歡意大利面,就連野外遠足,都得帶上幾包需要生火架鍋才能煮著吃的意大利面。甚至有一個分外滑稽的組織把意大利面奉為創(chuàng)世神,稱它為“飛天意大利面神”。
如今,意大利面的味道已經(jīng)定型,在造型方面,卻可謂花樣百出,有彎管形的、蝴蝶形的、貝殼形的等。造型多樣的意大利面將一個個塑料袋塞得鼓鼓囊囊的,被擺在商店的貨架上。
為節(jié)省材料而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意大利面的包裝太占地方了!為了節(jié)省包裝材料與運輸成本,在空間和資源節(jié)約型平面包裝家具的啟發(fā)下,一個由17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發(fā)了一種可改變形狀的扁平意大利面。這個研究團隊中有一大半學者來自中國,其中包括浙江大學的數(shù)字制造研究員。
據(jù)估計,扁平包裝的面條可以減少高達60%的面食包裝,因為可以消除不同形狀的面食如管狀的通心粉和螺旋狀的意大利面在包裝時包含的所有空氣空間。
可變形的意大利面變形的原理其實并不復雜。研究人員利用意大利面吸水會膨脹的特性,在意大利面扁平的表面壓刻不同的凹槽,這些凹槽使扁平的意大利面在水中自發(fā)地變成三維形狀。錫拉丘茲大學生物力學工程師Teng Zhang解釋說:“凹槽的一面比光滑的一面擴張得少,致使面條變形。”
對變量的控制是個難點。意大利面表面凹槽的寬度、深度、間隙等都是變量,這是變形的關鍵。研究人員多次進行模擬實驗,最終掌握了變量的規(guī)律,以此作為參數(shù),讓意大利面實現(xiàn)可控變形。
或許有人會問,這種特殊的意大利面口感會不會不一樣?當然不會!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哦。
烹煮時變化多樣
在下鍋前,會變形的意大利面是扁平的,可以整齊地疊放在一起。而下鍋后,在烹煮的時候,這種面條就會進行一場相當精彩的表演。
看,它們從扁平變得立體,變出螺旋、波浪、小盒子等一系列造型,甚至卷成一朵“玫瑰花”。
這下,煮意大利面的過程再也不無聊了,觀察意大利面變形的同時,還有種開盲盒的雀躍與激動。
值得一提的是,扁平的意大利面可能比預先成型的意大利面煮熟得更快,所以更加節(jié)能。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種面食在7至12分鐘的烹飪過程中就完成了變形——與經(jīng)典意大利面所需的烹煮時間差不多。
知識卡片
變形意大利面這么做
首先像制作傳統(tǒng)意大利面那樣制作面團,并把它壓成薄片。接下來,通過計算機模型確定哪些地方需要加入凹槽,并把凹槽壓到意大利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