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清1922年出生在畢節(jié)威寧,幼時跟隨父母逃荒流浪到黔西。14歲時,王玉清加入紅軍,被分配在紅二軍團(tuán),成為軍團(tuán)部無線電臺的一名戰(zhàn)士。 在行軍間隙,他常常向老戰(zhàn)士請教通訊技術(shù),“我很快就學(xué)會了電臺那一套?!币驗榧夹g(shù)過硬,人又機(jī)靈,王玉清受到賀龍的夸獎,“賀老總喜歡用手指彈我的腦袋,還常把重要電報交給我發(fā)?!?/p>
1936年3月,在貴州盤縣,一直守在電臺旁邊的王玉清突然接到朱德、張國燾的電令,要求紅二、六軍團(tuán)北渡金沙江,西進(jìn)四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合。“接到電令,我特別高興,立刻把它交給賀老總?!彪m已過去幾十年,王玉清仍記得電令的簽名是朱德,主要內(nèi)容是“最好你軍在第三渡河點或最后路線北進(jìn)與我們會合一同北進(jìn)?!?/p>
“蔣介石很快察覺到我們要過金沙江,調(diào)重兵和飛機(jī)圍堵我們。”王玉清回憶,盡管紅軍搶占了石鼓渡口,但江上沒有橋,船又少又小?!百R老總動員大家砍樹條扎木排,重武器放上面,騾馬喊下河,就這樣過了江。”
“我們又要趕路,又要和敵人作戰(zhàn)。”王玉清說,每到行軍最艱難的時候,賀老總都會出現(xiàn)在他們直屬隊的隊列中,“問我們‘累不累?苦不苦?”王玉清說,沒有賀老總和戰(zhàn)友們的鼓勁,他不知道能否走出絕境。
“雪山上,死了好多人。”王玉清說他算是幸運(yùn)的,穿著打土豪時找到的皮衣,挨過了雪山上難以想象的寒冷。他和戰(zhàn)友們在雪地里踏著深淺不一的步子,相互扶持著,鼓勵著,翻過了當(dāng)?shù)厝诵哪恐胁豢捎庠降拇笱┥健?/p>
到達(dá)甘孜地區(qū)時,部隊下令讓大家準(zhǔn)備物資?!凹Z食好難搞?!蓖跤袂搴蛻?zhàn)友們?nèi)セI措糧食,“藏民不了解紅軍的政策,受當(dāng)?shù)胤磩觿萘Φ纳縿?,跑光了?!蓖跤袂寰团搅艘恍┣囡?,用米袋子裝著掛在身上。
進(jìn)入草地沒幾天,王玉清就斷糧了?!皼]有吃的,就吃野菜、樹皮?!彪娕_的炊事班長知道后,把自己僅有的兩把炒面給了王玉清?!拔覍Π嚅L說,你把糧食給了我,你怎么走出去?班長說,走一步算一步吧。”兩天后王玉清和班長走散了,“我再也沒有見到他,后來到延安打聽過,也沒有消息,只知道他是湖南人?!蓖跤袂寤貞浿链?,忍不住凝噎,以手拭淚。
二萬五千里征途,多少男兒以生命書寫忠誠堅定。烽火征程漸遠(yuǎn)去,金戈鐵馬已成昨。寶刀未老人熱血,重整河山待后生。(文/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