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選是四川巴中人。1933年加入紅四方面軍,在紅九軍醫(yī)院擔(dān)任照護員。1934年,隨部隊開始長征,期間三次進出草地。
“我跟著傷兵走在后面,作為衛(wèi)生員要照顧傷員”。這一走,就是二萬五千里。
“四川阿壩境內(nèi)的夾金山,是紅軍長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睆埾策x回憶說,山上終年白雪皚皚,走在山上時常大雪飛舞。爬到半山腰突然狂風(fēng)大作,烏云滾滾,瓢潑大雨夾著冰雹砸了下來,有的戰(zhàn)士用手護頭,腳下一滑就跌進深谷犧牲了??斓缴巾敃r,大雨又變成了鵝毛大雪,天地間一片白茫茫,道路被覆蓋了,腳一踩上雪就陷下去很深。雪山上空氣稀薄,氧氣少,紅軍戰(zhàn)士喘著粗氣,邁著沉重的步子一步一步往頂峰挪動。下山時,迎著刺眼的雪光,忍受著由于強烈雪光引起的劇烈頭痛眼脹,艱難前進?!案?,拼命走,就這樣過的雪山。”張喜選回憶道。
紅軍向草地出發(fā)前,若爾蓋附近的藏民告誡說:如果紅軍不穿毛襪子和羊皮衣,一定會被凍死。實際上,紅軍缺乏這些衣物,他們大都是穿著單軍衣走進草地的。
紅四方面軍由于剛開始長征,戰(zhàn)士體力好且物資儲備較多,第一次過草地減員率較小。過草地后,在右路的紅四軍和紅三十軍在包座殲滅國民黨一個師的主力,為中共中央打開了北進的道路。然而這時張國燾又突然反悔,要求全軍南下,并拒不執(zhí)行中央命令。在這種形勢下,中共中央率紅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繼續(xù)北進。紅四方面軍全部及隨總司令部行動的原紅一方面軍的五、九軍團則掉頭南下,再次經(jīng)過草地,進入成都西北的川康等地。
大草地素有“死亡之地”之稱,在當(dāng)?shù)?,即便是有?jīng)驗的牧民也不敢在5-8月的雨季涉足。紅軍過草地時正值雨季,沼澤地、寒冷的氣候,加上缺衣少糧,可謂“九死一生”。
“當(dāng)時紅軍最大的麻煩是沒有吃的。沒有了糧食,就開始吃草根,吃皮帶。 ”張喜選說。紅軍戰(zhàn)士有的被泥潭吞噬,有的不敵嚴(yán)寒被凍死,有的因身體虛弱而病死,更多的是因饑餓而死。
紅軍過草地前,大多衣單體弱,有些戰(zhàn)士穿著草鞋,甚至光腳行軍。每逢夜晚,戰(zhàn)士們常常是裹著濕漉漉的單衣露營,背靠背以相互體溫御寒,第二天隊伍集結(jié)時,一些戰(zhàn)士躺在地上再也無法醒來?!熬褪遣荒艿瓜氯ァ!睆埾策x經(jīng)受了生與死的考驗,憑著堅定的信念走出了雪山草地。(原載《當(dāng)代貴州》, 文/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