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丙貞
【摘要】目的:評價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作用分析及有效率。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70例,實驗時間為2019.6~2020.10,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5例)和參照組(35例),將常規(guī)子宮肌瘤剔除術應用在參照組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中,將子宮動脈栓塞術應用在實驗組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中,觀察和比較組間治療效果、手術指標以及治療前后子宮肌瘤體積。結果:實驗組治療有效率(97.14%)相比參照組的(82.68%)要更高(P<0.05),實驗組術中出血量(101.43±9.26)ml、手術時間(63.85±5.28)min以及住院時間(6.58±1.86)d相比參照組的要少(P<0.05),對比組間治療前子宮肌瘤體積并無差異(P>0.05),對比治療后數據,實驗組子宮肌瘤體積(51.36±26.11)cm3要比參照組的(67.58±37.24)cm3小,P<0.05。結論:在子宮肌瘤患者治療中應用子宮動脈栓塞術的效果相比常規(guī)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效果更為顯著,手術時間相對較短,且術后子宮肌瘤體積相對較小,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子宮肌瘤;子宮動脈栓塞術;有效率
在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中子宮肌瘤較為常見,其是一種良性腫瘤,但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接受治療,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子宮肌瘤的體積會逐漸擴大,就會壓迫周圍組織引起陰道出血、腹痛等癥狀,對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質量有一定的負性影響。本次研究觀察并分析了在子宮肌瘤治療中應用子宮動脈栓塞術的作用及有效率,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70例,實驗時間為2019.6~2020.10,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5例)和參照組(35例),實驗組年齡在24~45歲,平均(28.69±3.21)歲。參照組年齡在25~46歲,平均(28.74±3.84)歲。對比兩組基線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常規(guī)子宮肌瘤剔除術應用在參照組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中,首先給予患者全麻處理,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如仰臥位。切口部位為下腹正中部位,將皮膚及皮下組織逐層切開,充分暴露病灶部位,觀察子宮肌瘤的大小及位置,束扎子宮內部的動脈、靜脈。根據病灶部位實際情況實施子宮肌瘤剝離、剔除處理,最后縫合切口。
將子宮動脈栓塞術應用在實驗組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中,術前對患者進行心肺功能指標等檢查與評估。術中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處理,在達到麻醉效果后協(xié)助患者調整體位。進行股動脈插管,觀察子宮肌瘤與子宮動脈開口的血供情況,利用血管造影進行栓塞劑注入。術后再次進行血管造影,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
1.3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組間治療效果、手術指標以及治療前后子宮肌瘤體積。治療效果:顯著:患者在治療后下腹包塊、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治療后下腹包塊、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等癥狀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患者治療后下腹包塊、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等癥狀沒有較大的改善??傆行?顯著率+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20.0分析數據,( )表示手術指標以及治療前后子宮肌瘤體積,t檢驗,(n,%)表示治療效果,檢驗用x2。P<0.05表示有差異。
2結果
2.1治療效果
實驗組治療顯著的有26例(74.29%),有效的有8例(22.86%),無效的有1例(2.86%),總有效率為97.14%(34/35),參照組治療顯著的有23例(65.71%),有效的有6例(17.14%),無效的有6例(17.14%),總有效率為82.86%(29/35),兩組對比實驗組的數值相對更高,x2=3.968,P<0.050。
2.2手術指標
實驗組術中出血量為(101.43±9.26)ml,參照組術中出血量為(176.88±15.36)ml,t=24.887,P<0.050。實驗組手術時間為(63.85±5.28)min,參照組手術時間為(89.76±6.28)min,t=18.682,P<0.050。實驗組住院時間為(6.58±1.86)d,參照組住院時間為(10.96±2.01)d,t=9.462,P<0.050。組間對比實驗組的各項數值相對更低,P<0.050。
2.3治療前后子宮肌瘤體積
實驗組治療前子宮肌瘤體積為(139.86±12.41)cm3,參照組治療前子宮肌瘤體積為(141.32±11.21)cm3,t=0.516,P>0.050。實驗組治療后子宮肌瘤體積為(51.36±26.11)cm3,參照組治療后子宮肌瘤體積為(67.58±37.24)cm3,t=2.109,P<0.050。
3討論
目前子宮肌瘤的發(fā)病機制并不明確,性激素水平、遺傳因素以及流產等因素均會引發(fā)子宮肌瘤,其典型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白帶增多、經量增多、下腹包塊等癥狀,伴隨貧血、乏力等癥狀。并發(fā)癥包括急腹癥、不孕癥等,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相對更高(P<0.050),對比手術指標,實驗組各項數值相比參照組的要低(P<0.050)。組間治療前子宮肌瘤體積對比并無差異(P>0.05),治療后數據對比,實驗組的數值更低,P<0.050,原因分析為:常規(guī)子宮肌瘤剔除術雖然能夠有效消除病灶,但該種手術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手術切口較大,且無法保留患者的子宮功能,對患者術后恢復以及生活質量都有一定的影響。而子宮動脈栓塞術中使用了血管造影技術,并通過插入動脈導管,阻斷子宮肌瘤供血,達到治療的目的。同時避免了引發(fā)子宮大面積壞死的情況,安全性相對較高,因此子宮動脈栓塞術的優(yōu)勢相對更為顯著。
綜上,在子宮肌瘤患者治療中應用子宮動脈栓塞術的效果相對更為顯著,安全性較高,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娟芳、王艷麗、韓麗萍,等. 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癥狀性子宮肌瘤的中遠期療效分析[J].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9, v.349(08):156-160.
[2]沈維維、崔淑嶺、張州艷,等. 子宮動脈栓塞術對子宮肌瘤患者血流動力學 內分泌功能及再次妊娠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20, v.35(21):28-31.
[3]楊芳. 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癥狀性子宮肌瘤的療效及對卵巢功能的影響[J].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3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