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琳 吳春維
不少人認為,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得胃癌,實則不然。大約只有1%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會最終罹患胃癌,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但非必然關系。
幽門螺桿菌經口腔到達胃黏膜后,會引發(fā)慢性淺表性胃炎。隨著時間推移,人體會出現(xiàn)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和慢性萎縮性胃炎,而胃癌病變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想遠離幽門螺桿菌,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如飯前便后洗手、進口的食物一定要經過高溫消毒、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建立分餐制、不要口對口給孩子喂食、定期更換牙具等。同時,大家要特別注意,一定要杜絕吃生肉,很多人喜歡吃三分熟的牛排,或者吃火鍋時肉還沒有燙熟就吃,這種做法會大大增加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會。
此外,朋友圈里常有人傳,經常吃大蒜,就能殺死幽門螺桿菌,這種說法也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因為只有攝入大量大蒜才能殺死幽門螺桿菌,日常吃大蒜的量無法達到殺死幽門螺桿菌的要求。還有人說吃洋蔥、喝綠茶可根除幽門螺桿菌,同樣也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有商家宣稱,使用含特定成分的牙膏可以殺滅幽門螺桿菌,這也是沒有依據的。只有胃才是幽門螺桿菌的“理想居所”,口腔環(huán)境不適合其生存,所以活性一般不高,僅通過簡單的刷牙來治療是不太可能的。
總之,幽門螺桿菌是個磨人的“小妖精”,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不過,也不必談“幽”色變,對其有明確的認知之后,只要做好有效的預防就可無“幽”生活。
(摘自《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