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
鳳凰古城里的蠟染店鋪
劉大炮,本名劉貢鑫,祖上連續(xù)五代都是鳳凰縣城的名染匠。那時,做草木染可不是現(xiàn)在這樣是冒充文藝范兒的“作”,而是最辛苦討生活的“做”。12歲那年,鄰居黃永玉因為家貧,輟學(xué)離開家外出闖蕩。而12歲那年的劉貢鑫,也因為窮輟學(xué)了,子承父業(yè)做了染匠,此后70年,他每天的生活,便是山上、染坊、沱江三點一線:在山上采得板藍根后搗碎后做染料,在染坊里給布上色,然后把染上色的布匹挑到沱江邊漂洗。14歲那年,同鄉(xiāng)沈從文剛開始外出從軍,黃永玉剛開始發(fā)表作品,而劉貢鑫已經(jīng)獨擋一面,在沱江邊獨立開起一家新染坊。20多歲,沈從文開始用文字寫湘西成為名作家,黃永玉用畫描繪湘西成為名畫家,而劉貢鑫依然是一個染匠,但因為染布名氣和脾氣都大而博得了“劉大炮”之名,成為鳳凰最有名的染匠,以至于人們慢慢地只記得“劉大炮”之號而忘記了他真實的名字。雖然沒能像同鄉(xiāng)沈從文和黃永玉那樣名動天下,但是劉大炮卻擁有了一個染布匠人最高的榮耀。
鳳凰古城要收高昂門票,這讓本來就不是旅游旺季的古城顯得更加冷清。大批游客聚集在沱江之畔的城門入口。很多女孩頭戴苗銀身著紅裙背著竹背簍在扮苗家女,也有很多人在等著守古城的門衛(wèi)打盹,好乘機溜進古城。
終于,守城門的小伙子被漂亮的苗家姑娘分散了注意力,于是一大批拿著長槍短炮的游客涌入古城,等城門守衛(wèi)回過神來,游客們早已經(jīng)融入了古城的大街小巷。
我們也是潛伏進古城的一員,慌不擇路,闖入了一條名為文星街的小巷,路過民國第一位總理熊希林的故居,來到一家湘西手工姜糖作坊門前。有一老一少正在作坊門前掄著木錘賣力地打著姜糖,姜糖鋪被人圍得水泄不通:一半人等著嘗姜糖的滋味,一半人拿著手機拍打姜糖的場景。
每次印染前,劉新建都要仔細檢查一遍雕版是否有破損
劉新建在整理家里珍藏的雕版
藍印花布的防染劑是用豆粉和石灰混合而成的,需要平滑地刮在雕版的鏤空處
姜糖打好后很快就被圍觀者瓜分完畢,我們咀嚼著老姜糖中的老滋味,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雖然古城的商業(yè)味已經(jīng)很濃,但眼中所見燈籠紅、耳朵聽到打銀聲、鼻子聞到姜糖味,還是在內(nèi)心對古城生出幾分好感。尤其是在燈紅酒綠中看到一只藍白黑三色相間的布幌子在風(fēng)中搖曳。走近時,風(fēng)停了。定睛一看,旗子上寫著幾個飄逸的草書:劉大炮老染坊。草書下面有一行蠅頭小楷:丙戌,黃永玉題。
鳳凰,酒吧、客棧,以遇見、偶遇為名者不計其數(shù)。鳳凰之行,我們沒有艷遇,卻遇見了湘西最驚艷的藍印花布染布匠劉大炮。
據(jù)說,劉大炮家是鳳凰的染布世家,染布技藝到劉大炮這一代時尤為驚艷,以至引得沈從文、黃永玉等從鳳凰出走的文化名人紛紛特地回鳳凰來尋訪。沈從文贈其字,兩聯(lián);黃永玉給其畫像,兩幅。
但是,這受大腕們爭相拜訪的老染坊卻門前冷落車馬稀,人氣遠不敵氣派的熊希林故居,也遜于接地氣的姜糖鋪。游客們看到老染坊的幌子后偶爾會有人舉起相機留影,卻鮮有人發(fā)現(xiàn)這染坊上的幾個字是黃永玉親筆所題。
走進老染坊,堂屋沒有手藝作坊模樣,卻似讀書人家的中堂。堂屋正中擺放著一把躺椅,躺椅上的墻壁上掛著一幅漫畫,漫畫上畫了一位老者,怒目圓睜如金剛,雙手扶膝而坐,藍色的雙手染藍了褲腳。
攝影師笑言這是兒童畫,但是當(dāng)看到畫兩邊配的對聯(lián)后就立馬閉嘴了——落款又是黃永玉。
穿過堂屋后,老染坊立馬就“原形畢露”:堂屋后面是一個四十平米見方的天井,天井靠右邊是個藍漬斑斑的大水泥池,水泥池用石棉瓦覆蓋,但是卻不斷有淡淡的腐爛氣息從中飄出。
我們連呼了幾聲,都無人應(yīng)答,瞥見天井最靠里邊的一間小門敞開,便探了過去,發(fā)現(xiàn)一位老大
劉大炮向我們展示他的藍印花布作品
爺正靜靜地看著電視烤著火,直到我們進屋后喊了兩聲,大爺才抬起頭來,眼睛睜得如銅鈴一般瞪著我們,表情和堂屋里掛的畫像上的人一模一樣,他便是傳說中的老染匠劉大炮了。
我們表明來意后,老人手腳才從圍著布簾的八仙桌下的火爐上移開,抬起手指了指墻壁四周——屋內(nèi)家徒四壁,只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藍印花布。聽說我們要拍攝藍印花布制作的工藝過程,劉大炮起身來,慢吞吞地走到天井里的水泥池旁,掀開池子上的石棉瓦,手伸進水泥池藍色的池水中攪動片刻后拿起后說:“今天印染不成,明天吧!”
“怪不得那畫上的手是藍色的,原來是被這池水染的!”攝影師看到眼前景象后驚呼。聽到攝影師的話后,劉大炮熱情似乎被點燃了??觳阶叩教梦莸漠嬒袂?,用藍色的手指著畫說:“你說的是這畫啊?其實黃老一開始給我畫的不是這幅!”劉大炮把我們領(lǐng)進臥室,臥室墻壁上也掛著一幅怒目金剛雙手扶膝,正襟危坐的畫像。
“黃老第一次找我染藍印布畫后,給我畫了這幅,我說畫得不像!后來他找我染畫多了,觀察仔細了,一次見我剛撈完布,雙手沾滿靛青時,讓我坐定畫了這幅,這次,有幾分像了!”
劉大炮搬了把凳子,坐在堂屋的自畫像前,點了一根煙,開始簡述自己家族和草木染的往事,還有自己因藍印花布和黃永玉結(jié)緣的故事。
草木染原本是利用植物的根、莖、葉、皮來給紡織品染色的一種最普通、最傳統(tǒng)的民間印染工藝。古漢語“纈”,即在絲織品上染制出圖案花樣。中國的傳統(tǒng)印染有“四纈”:夾纈、蠟纈、絞纈和灰纈。其中,夾纈早已失傳,現(xiàn)存的蠟纈、絞纈和灰纈,也就是最常見的三種草木染蠟染、扎染和印染。
鳳凰地處漢、苗、土三族交匯處,因而自古便是文化匯聚之地。文化的交融帶來了草木染技藝的碰撞;湘西山地豐富的植物資源又為草木染提供了豐富的染料;沱江穿城而過,既給草木染提供了染布必須的豐富水源,又為布匹運輸提供了便利。因而鳳凰自古以來便是草木染興盛之所。
經(jīng)過多年苦練,并和同城的染布匠切磋無敵手后,劉大炮也像同鄉(xiāng)沈從文和黃永玉一樣,從沱江邊的碼頭登船,或沿沱江上溯到貴州、四川,或順江而下抵沅水、過洞庭到湖北,幾十年下來,游遍湘西周邊四省。像武俠小說中的俠客收集武林秘笈般,收集到印花布圖案一百多款,印花布雕版三百多張。通過研究收集來的圖案,劉大炮慢慢融匯百家,從湘西的染布世家成為全國草木染界“百無禁忌”的頂尖高手。
沱江跳巖
朱镕基同志為鳳凰城題的字
鳳凰古城里穿著苗族服飾販賣手工藝品的老人
故事講完,劉大炮拿出一張紙片,指著紙片上的電話說,要演示藍印花布的話,得找他的兒子劉新建。因為自己年事已高,已經(jīng)不染藍印花布好多年了。藍印花布如今銷量不好,兒子也已經(jīng)不經(jīng)常生產(chǎn)。很多工藝要演示的話,得提前準備。
第二天我們在約定的時間抵達染坊時,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人正拿著兩張鏤空黃紙板從樓梯間下來,他便是老染坊草木染第六代傳人劉新建。
劉新建手上拿的黃紙板便是藍印花布印版,紙版上的鏤空則是藍印花布上的白花。雕版是藍印花布工藝中的第一道工序。做雕版時,先用七層牛皮紙疊加在一起涂抹上桐油,待桐油風(fēng)干后將設(shè)計好的花樣畫在紙板上,然后用銼刀在紙上鏤空?!八{印花布的圖片通常都是對稱的,你只要畫四分之一大的花樣,然后其他的部分照葫蘆畫瓢就行了!”劉新建拿著一張兩尺見方的雕版比劃。像這樣大的雕版只是藍印花布雕版中的中號,雕成這樣的版,熟練的雕工至少也得花一周時間。因而劉新建今天沒功夫演示雕版工藝,而是拿了一張父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云游時從湘西三山鎮(zhèn)一家倒閉的染坊里收的老版演示。
“做完這次演示,這張雕版就要退休了,因為牛皮紙不耐磨,一張版通常印十張花布就要作廢了!“劉建新對著清晨的光線檢查了鏤空的雕版后,在案板上平鋪了一層白布,把雕版平鋪在白紙上。然后從案板底下拿出一只桶,用木勺子舀出桶里白色的“面團”倒在雕版上。白色的“面團”稱之防染漿,是由細石灰和大豆粉混合而成,它們的作用是用來填充雕版鏤空的。
劉大炮父子在自家的染缸前仔細觀察剛?cè)竞玫南炄静?/p>
劉新建用一塊木刮板像糊墻一般把防染漿在雕版上來回刮動,直到防染漿完全把雕版的鏤空填充,整個雕版成為一個平面:“這一步叫刮漿,刮漿完成后。待染色的準備工作就完成了。接下來要上演重頭戲-染色了!”
劉新建走到水泥池邊,掀開水泥池上的石棉網(wǎng),一股腐爛味立馬充斥了整個天井。劉新建挽起衣袖在藍色的池水中攪動了幾下,用一只手舀起藍色的藍靛后,點了點頭。
“嗯,可以入染了!”劉大炮不知何時站到劉新建身后。
聽到父親的旨意,劉新建奔回房間,把案板上刮好漿的雕版掀開。案板上的白布上的防染漿已組成一幅和雕版上的鏤空一模一樣的圖案。只不過鏤空是陰紋,而白布上是陽紋。兒子領(lǐng)著印著白花的白布走過來,父親也沒閑著,他掄起一只木棍在水池里攪動,隨著木棍攪動,池中藍靛開始翻滾,一股更強的腐爛味道撲面而來。
“攪缸時,味道的確挺難聞,不過不要擔(dān)心,這藍靛是完全無毒的,它由板藍根、堿、石灰組成。別小看這一池水,它可是藍印花布的‘堿骨灰肉,沒有它,我們?nèi)窘尘腿缜蓩D難為無米之炊!”在劉大泡攪缸時,劉新建拿著一塊印有白花的白布大步走到染缸前。這時,劉大炮退了下來,劉新建站上水池邊的案臺,雙手把白布浸入到池水中。
“這一步,學(xué)名叫入染,因為防染漿把有白花的地方占了,藍靛進不去,所以就形成了藍印花布的白花。沒防染漿的地方,被藍靛入染,就形成了藍印花布的藍底了!”劉新建在水池邊入染,劉大炮在兒子背后講解:“為了讓布全部入色,往往要反復(fù)浸染四五次才行!”
一塊藍印花布染完,用掉了半個小時,劉新建又從房間里拿出了一塊白布。劉大炮一雙銅鈴般的眼睛瞪著兒子看。
“這一塊是蠟染,人家要看的整個草木染,我當(dāng)然得把蠟染展示給人家看了!”劉新建不和父親對視,把一塊蠟染的白布展示在我眼前。草木染三大種類,藍印花布、蠟染和扎染。工藝都大同小異。不同的地方,就是防染劑不同。藍印花布是用豆?jié){和石灰;蠟染是用蠟,用蠟畫的地方是白色,不沾蠟的地方成藍底;而扎染則是用一根繩子,被繩子捆緊的地方是白花,其他地方是藍底。
當(dāng)藍印花布和蠟染兩塊布都染好色后。父子倆一人拿一塊走到水池邊的空地上。劉大炮把藍印花布浸入裝滿冷水的盆中漂洗,藍印花布入盆,清水立馬變藍;而劉新建則把蠟染放進一個木桶中,從廚房拎出一水壺開水,開水入桶,一層白花花的蠟浮出水面。父子倆的整個過程相對無言,十多分鐘的漂洗后,藍印花布和蠟染布終于都新鮮出爐了。父子倆一前一后走上三樓,把兩塊布分別晾在三樓室內(nèi)的竹竿上。待布晾干,一塊藍白相間的草木染手工布就出爐了。
鳳凰古城標志性景點——沱江吊腳樓
看著布匹晾上竹竿,劉新建給父親遞了一根煙。然后父子倆就對著兩塊晾曬的布匹發(fā)呆。兩塊印花布只占據(jù)了一只竹竿的三分之一長,而晾房里有四五只竹竿,從竹竿的長度和密度依稀可見這老染坊的輝煌。竹竿上灰塵的厚度則保留了鳳凰草木染的現(xiàn)狀。
“草木染土布曾經(jīng)是湘西人底層百姓居家必備的,但是,如今早已沒人穿了,也沒人穿得起了?!眲⒋笈谧哌M晾房旁邊的房間,這房間里擺放有幾只木質(zhì)的老式衣柜。劉大炮打開衣柜,衣柜中塞滿了各式印花布。
“現(xiàn)在人嫌藍印花布太重、顏色太單一,就連我們湘西人也不拿它來做衣裳了。但我就不信了,我們家做了藍印花布六代人,我自己也做了七十年,這祖?zhèn)鞯睦喜季蜎]人要了?沒人要,我就自己做出來,放進自家柜子里留給我兒子!”劉大炮說著瞪了兒子一眼,發(fā)現(xiàn)劉新建正在偷笑,于是立即轉(zhuǎn)變語調(diào):“兒子嫌棄,那我就傳給我孫子。我就不信,就連沈老、黃老、張仃教授都當(dāng)成寶貝的東西,會沒有人要!”
聽到劉大炮開始放炮,劉新建連忙開始給老頭子點煙:“我要,沈老給您寫的對聯(lián),黃老給您畫的畫,還有張仃教授給您題的詞,我全要!”劉新建邊說邊把今天印藍印花布的雕版用夾子夾好晾在竹竿上。
“其他的你別想了,這些花樣、雕版?zhèn)鹘o你,你可別再給我弄壞了!”劉大炮看著兒子正在晾曬牛皮紙雕版,于是急速地走進晾房的角落處。角落里是一個木質(zhì)的架子,外表就像個百葉窗,每個小隔間都像個大而淺的抽屜。劉大炮抽出一個抽屜,里邊一張鏤空的黃色牛皮紙——這個花樣架,是劉大炮一生之藏。
曾幾何時,藍印花布是民間最常見的手工布,江蘇南通、湖北天門、山東濰坊,甚至是東北三省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但是隨著數(shù)碼印花的發(fā)展和人們審美品味的改變,藍印花布,甚至整個草木染都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劉大炮年輕時,為了提高染布技藝而云游各地收集花樣。再到后來,染坊慢慢消失,劉大炮又開始搶救性搜集花樣。
鳳凰城里的城隍廟
父子倆展示黃永玉給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
掛滿各式草木染成品的工作室
年輕時,雖然草木染就開始慢慢衰落,但是老染坊還有跡可尋,老染匠都或多或少還會留著一些花樣。隨著時間流失,老染坊連遺址都找不到了,老染匠們也慢慢去世,花樣找起來就越來越難了。
如今,劉大炮手上的花樣大多成了孤版,但他幾十年收藏的“草木染基因庫”卻險遭滅頂之災(zāi)——2014年夏天,鳳凰城連降暴雨。眾人只知道洪水沖毀了鳳凰的風(fēng)雨橋,卻鮮有人知道,連日陰雨讓劉大炮放在一樓零亂擺放的花樣霉?fàn)€無數(shù)。好在劉新建機靈,做了這樣一個花樣百葉箱,從此劉大炮一生收藏的花樣終于有了一個“現(xiàn)代化”的基本庫。
“最工者愁”,是中央工藝美院第一任院長張仃教授到鳳凰拜訪劉大炮時給他的題詞,但這四個字卻成為了劉大炮的“緊箍咒”?!耙腋赣H來愁整個藍印花布的未來,有用嗎?在自家做了六代的老染坊里染色,在沱江里漂洗都變成非法了,無毒的草木染作坊居然可以是污染企業(yè),最工者當(dāng)然愁了!最工者愁有用嗎?食肉者謀我看行!”劉新建不但繼承了父親的染布技藝,也繼承了父親“大炮”的個性。
如今,劉大炮已經(jīng)不過問草木染“江湖事”。鳳凰有所學(xué)校開了非遺班,劉新建每周去上幾天課。雖然現(xiàn)在家里的草木染作坊很少開工,但學(xué)校卻每天上課,自己的事業(yè)也算得到了延續(xù),但是從一個染匠到教書匠的轉(zhuǎn)變有點太大了。對鳳凰草木染的老手藝人來說,他們需要的是藝不離手,可如今,手藝卻變成了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