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王朝更替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災荒導致的農(nóng)民起義,因此歷朝歷代君主都高度重視賑災工作,往往派出欽差大臣去辦理賑災事宜。
乾隆年間,曾發(fā)生過一起嚴重的旱災,那時蝗蟲遍地,田地顆粒無收。眾多老百姓被活活餓死,還鬧出了易子而食的傳聞。盛世太平天下,乾隆聞訊派出專人??钬撠熧c災事情。一向精明能干的和珅,被乾隆任命為此次賑災的欽差大臣。那個時候,和珅貪財?shù)氖虑椋瑤缀跏侨吮M皆知了。災民一聽和珅要來賑災,氣憤不已。
剛到了災區(qū),和珅看見一鍋熱氣騰騰的小米粥,就順手往粥里撒了一把沙子,站在旁邊的紀曉嵐頓時炸了鍋,問他此舉何意?和珅回答道,國家這次開倉放糧,設(shè)立粥棚的目的是為了救真正需要的災民,而不是讓一些不是災民的人混吃混喝。如果是真正的災民,根本不會管是否有沙子,也會狼吞虎咽喝下去。若是不餓的人,則難以吞下。通過此舉,可以很快將真正的災民與假災民區(qū)分出來,以此來救活更多的災民。
和珅的做法,使得真正的災民會選擇來吃粥,而真正的富人不會來吃粥,這種甄別機制在經(jīng)濟學上叫“激勵相容”原理。它的主要機制是:設(shè)置不同的選擇項,并讓撒謊的人付出足夠的代價,使所有人的選擇如實暴露自己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