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東戈
摘要: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小學班主任的教學和管理有了新的內容和標準,對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年齡、性格等原因,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如何在這一時期發(fā)揮好小學班主任的作用,引導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養(yǎng)成,就成為班主任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因此,文章對新課程改革下小學班主任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進行了探討,希望對提升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成效,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引言
當前,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在不斷發(fā)展,一些教師以及學生家長在開展教育時,也逐漸由過去的成績導向轉變?yōu)榫C合素質導向。這其中,小學班主任的作用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獨立意識和模仿思維并重,廣大小學班主任要利用好這一特點,做好榜樣,合理引導,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幫助小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一、小學班主任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內容
1.1班級管理工作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最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管理好小學生的言行舉止,科學高效地對小學班級做好管理。然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部分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難以跟隨教師的步伐,相比于學習更喜歡一些課外活動和游戲等內容,如果沒有合適的引導會很容易使得小學生的學習成績達不到預期。為此,小學班主任就需要發(fā)揮好引導者和管理者的作用,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做好小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時對小學生不正確的行為給予及時的糾正,確保小學生的發(fā)展能夠始終在一個正確的軌道。
1.2日常的教學工作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下,小學班主任一般都從任課教師里選任,這就意味著小學班主任除了要做好小學生的管理工作之外,同時還要做好日常的教學任務。這就加大了廣大小學班主任的工作量和任務量,也對小學班主任的專業(y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班級組織工作
除了日常教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之外,小學班主任還需要做好班級一些活動的組織工作,做好活動開展的策劃,協(xié)調好班級活動參與的人員,制定好活動的各種預案,處理好活動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要遵循民主、公正、開放的原則,鼓勵小學生對班級活動積極建言獻策,同時還可以將那些喜歡幫助別人、熱情大方的學生選舉成為班級干部,讓他們協(xié)助老師做好班級的管理和活動組織工作,以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二、當前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被忽視
新課程改革要求廣大小學教師要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尊重學生的需求和差異,在教學當中不斷提升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然而,部分小學班主任在進行教學管理工作時,仍然固守著傳統(tǒng)的管理觀念,忽視了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需求,這對于小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
2.2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被忽視
促進小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是素質教育對于小學教育終極目標,這就要求廣大任課教師和小學班主任在進行教學時要尊重小學生的差異和思維個性化,確保小學生能夠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發(fā)展自己的思維。不過在當前的小學教學和管理當中,部分小學生家長和教師的重心放到了學習成績上,實行灌輸式、一刀切式的教學方法,打壓了學生在學習之外的興趣,這就使得小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受到了忽視,極大地阻礙了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2.3班主任管理特色不鮮明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教學管理工作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路,形成符合實際而又特色鮮明的管理風格。有關調查顯示,許多小學班主任的教學風格沒有實事求是,不能很好地與本班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個人特點不夠鮮明,這就極大地降低了小學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造成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成效有所 ? 下降。
三、提高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成效的方法
3.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采取形式多樣的新型管理模式
在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為了提高班級管理的成效,廣大小學班主任要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相 ?關要求,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和管理當中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通過積極引導、權力下放等方式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強化責任和擔當意識,不斷完善小學班級的管理模式。
3.2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差異化管理
隨著小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以及小學教育的不斷深入,小學生的獨立意識逐漸萌發(fā),小學班主任就需 ?要在此基礎上分析小學生的不同個體需求,同時據此來確立不同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例如,班主任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綜合能力等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方便教師進行管理;教師要加強對那些學 ? 習成績較好,心理素質較強學生的引導,幫助他們確立更加遠大的學習目標。而對于那些學習成績處于中下游,同時性格相對內向的學生,班主任在進行教育時要以鼓勵為主,提高他們參與課堂教學和班級活動的興趣和自信心。
3.3樹立教師服務學生的意識,形成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廣大小學班主任要明確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把握和滿足小學生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當中的需求,同時,廣大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管理時需要平等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同學,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和需求制定相應的班級管理策略,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成效。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較以往出現(xiàn)了一些新變化和新要求。廣大小學班主任需要牢牢掌握和理解這些新變化,分析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轉變管理觀念,創(chuàng)新管理形式,尊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同時落實家校共建的管理模式,全面、系統(tǒng)地保障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朱余英. 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J]. 散文選刊: 中旬刊, 2019,000(006):P.12-12.
[2]林登花.淺談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19,000(002):138.
[3] 董淑荷.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 課外語文, 2020,000(004):P.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