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宋繼葉,張曉,蔡煜琦
(1.中國鈾業(yè)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2.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北京 100029;3.中核鈾資源與評價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
眾所周知,碳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了就會形成“溫室效應”,加速兩極的冰川融化,從而造成影響人類生存的全球性災難。為了確保地球的環(huán)境惡化和氣溫升高速度小于我們預設,世界上主要經濟發(fā)達和碳排放大國都提出了自己的碳減排目標。歐盟將其2030 年減排目標提高到60%,并提出2050 年整體實現(xiàn)碳中和,日本和韓國宣布2050 年實現(xiàn)碳中和,美國在拜登當選總統(tǒng)后重返《巴黎協(xié)定》,承諾2050 年實現(xiàn)碳中和。
2020 年第75 屆聯(lián)合國大會和2021 年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宣布了我國“2030 碳達峰,2060 碳中和”及“2030 年非化石能源比重達25%左右”等目標,這是中國政府為履行國際義務向世界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這將對我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并對發(fā)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jù)統(tǒng)計,我國能源礦產資源燃燒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而電力行業(yè)排放又占能源行業(yè)排放的41%[1]。2020 年,中國電力供給結構中,化石能源火電發(fā)電量約占68%,非化石能源水電發(fā)電量約占18%、風電約占6%、核電約占5%、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約占3%。到2030 年和2060 年,非化石能源發(fā)電量占比分別達到45%~52%、83%~9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27.5%~32%、80%~89%[2]。
核電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煤電的1%,與水電、風電基本相當,明顯低于太陽能發(fā)電;具有能量密度高、單機容量大以及能夠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服務的特點,是快速改變能源結構、降低電力市場碳排放的理想選擇[3]。
據(jù)世界核學會(WNA)數(shù)據(jù)[4],截至2020年12月,全球共有442 座在運反應堆(分布在31 個國家),裝機容量為3.93億千瓦,有53座在建反應堆,裝機容量為5 930 萬千瓦;中國現(xiàn)有49 座在運反應堆,裝機容量為4 750 萬千瓦,有15 座在建反應堆,裝機容量為1 610 萬千瓦(表1)。
表1 全球及主要國家核電反應堆數(shù)量和裝機容量(截至2020 年12 月)[4]Table1 Reactor units &nuclear capacities by country and world (as of December 2020)
據(jù)UxC 咨詢公司數(shù)據(jù)[5],截至2020 年11月,全球在運反應堆437 座,總裝機容量4.1億千瓦;中國在運核反應堆48 座,總裝機容量4 605.7 萬千瓦。
據(jù)統(tǒng)計,全球有54 個國家(主要為發(fā)達國家)已實現(xiàn)“碳達峰”,其中,有核電裝機的國家(除中國外)核電占比超過15%。
中國要實現(xiàn)“2030 碳達峰”,未來裝機規(guī)模與核電發(fā)電量占比情況,不同的專家給出了不同的預測。羅琦指出[6],為實現(xiàn)“碳達峰”,需爭取到2025 年實現(xiàn)核電發(fā)電量占全國發(fā)電量的6%;到2035 年,核電在運裝機規(guī)模達到1.8 億千瓦,發(fā)電量占全國發(fā)電量的10%。張廷克分析[7],預計到2025 年,我國核電在運裝機規(guī)模將達到7 000 萬千瓦左右,在建規(guī)模接近4 000萬千瓦;到2035 年,我國核電在運裝機規(guī)模將達到2 億千瓦左右,發(fā)電量約占全國發(fā)電量的10%。中國要實現(xiàn)“2060 碳中和”,理論上推測屆時核電發(fā)電裝機規(guī)模將達到4~5 億千瓦,按全國當年用電量20 萬億計,發(fā)電量占全國發(fā)電量的近15%~18%。總體來看,我國核電發(fā)展總量遠大于目前世界其他國家的規(guī)模,其在世界核電總量中將有較大的占比。
1)據(jù)《紅皮書》預測[8],按低、高兩個方案,全球核能發(fā)電量2025 年分別為3.64 億千瓦和4.21億千瓦,2030年分別為3.65億千瓦和4.98億千瓦,2035 年分別為3.53 億千瓦和5.67 億千瓦,2040 年分別為3.54 億千瓦和6.26 億千瓦(表2)。
表2 全球核能發(fā)電量各方案預測(2020—2040 年)[8]Table 2 Global nuclear power forecast scenarios,2020—2040
2)據(jù)UxC 預測[5],按低、中、高3 個方案,全球核能發(fā)電裝機2030 年分別為3.62 億千瓦、4.2 億千瓦、4.86 億千瓦,2040 年分別 為3.41 億千瓦、4.87 億千瓦、6.71 億千瓦(表3)。
表3 全球核能發(fā)電裝機各方案預測(2020—2040 年)[5]Table 3 Global nuclear power forecast scenarios,2020—2040
基于UxC 咨詢公司預測的結果,結合專家對2035年中國核電的裝機容量最高為2億千瓦[7]和最低裝機容量為1.2億千瓦[5]的預測,本文以2035年中國核電的裝機容量1.5億千瓦為中方案。根據(jù)壓水堆每100萬千瓦首爐裝料折和需要天然鈾當量400 t,年換料需要天然鈾當量175 t計算天然鈾需求量,以綜合回收率70%計算天然鈾資源消耗量。
預測結果表明:2025、2030、2035年和2040年全球核電對天然鈾需求分別是6.98萬tU、7.81萬tU、8.50萬tU和9.57萬tU,累計天然鈾需求分別是41.86萬tU、79.29萬tU、120.60萬tU和166.21萬tU;對天然鈾資源量的消耗分別是9.98萬tU、11.16萬tU、12.15萬tU和13.67萬tU,累計天然鈾資源量消耗分別是59.78萬tU、113.25萬tU、172.29萬tU和237.43萬tU(表4)??傮w而言,核電對天然鈾的需求基本處于不斷上升趨勢。
表4 2020—2040 年全球核電發(fā)展對天然鈾需求和鈾資源消耗預測Table 4 Uranium demand and consumption by global nuclear power,2020—2040
2040年以后,全球核電裝機容量保持不變,按5.31億千瓦計算,到2060年,全球天然鈾累計需求達351.9萬tU,鈾資源量消耗502.7萬tU。
同樣在2035 年中案情形下,中國裝機容量達到1.5 億千瓦,核算中國2020—2040 年滿足“兩碳目標”電裝機容量對天然鈾的需求和消耗。預測表明,中國反應堆鈾需求處于不斷增長趨勢,在2021 年對天然鈾的需求將突破1 萬tU,2025、2030、2035、2040 年和2060 年,對天然鈾需求分別達1.2 萬tU、1.9 萬tU、2.8 萬tU 和3.7萬tU;預測對天然鈾資源儲量的消耗量2025、2030、2035 年 和2040 年分別是1.8 萬tU、2.7 萬tU、4.0 萬tU 和5.3 萬tU;至2025、2030、2035 年和2040 年對天然鈾需求和消耗量分別累計為6.3 萬tU 和9.1 萬tU、14.6 萬tU 和20.8 萬tU、27.2 萬tU 和38.9 萬tU 以 及44.8 萬tU 和64.0 萬tU(表5)。
表5 2020—2040 年中國核電發(fā)展對天然鈾需求和鈾資源消耗預測Table 5 Uranium demand and consumption by China nuclear power,2020—2040
據(jù)《紅皮書》統(tǒng)計[8],截至2019 年1 月1日,全球已查明常規(guī)鈾資源量(可回收資源)為807 萬tU,遠景資源量還有1 千多萬噸(表6)。可以說全球鈾資源具有總量較大,但分布不均衡、集中度較高的特點。鈾資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25.39%)、哈薩克斯坦(12.01%)、加拿大(10.82%)、俄羅斯(8.20%)、納米比亞(6.25%)、南非(5.55%)、尼日爾(5.44%)、巴西(3.43%)、中國(3.34%)、印度(2.43%)、烏克蘭(2.32%)、蒙古(1.78%)及烏茲別克斯坦(1.64%)等13 個國家,合計約占全球鈾資源總量的88.6%;全球已查明常規(guī)鈾資源量成本小于40、80、130 和260 美元/kgU 的差別較大。從資源總量角度看,全球鈾資源可以滿足全球未來核電100 多年發(fā)展需求。
表6 2019 年全球主要鈾資源國家已查明資源量(截至2019 年1 月1 日)[8]Table 6 Identified recoverable resources by major countries (as of 1 January,2019)
全球天然鈾生產主要由少數(shù)幾個國際化公司控制,其撐控了世界上主要的已探明地質儲量和礦產地,生產礦山主要集中在幾個核電不發(fā)展的國家中。據(jù)UxC 咨詢公司數(shù)據(jù)統(tǒng)計[9],2019 年世界排名前3 的產鈾公司分別是Kazatomprom、Cameco 和 Orano(表 7)。Kazatomprom 公司控股了哈薩克斯坦大部分在運鈾礦山,這些鈾礦山的產能達到了21 841tU,全球中占比24.5%;Cameco 公司控股了加拿大產量最大的Cigar Lake 礦山和計劃中的McArthur River 礦山以及美國計劃中的Smith Ranch-Highland礦山,3座鈾礦山產能18 654 tU,全球中占比20.9%;Orano 公司控股的礦山分布在哈薩克斯坦、蒙古和尼日爾,其中蒙古的礦山為計劃中的礦山,其他為在運礦山,產能為9 050 tU,全球中占比10.2%;其他排名第4至第10 位的公司依次為ARMZ、Swakop Uranium、Uranium One、BHP、Rio Tinto、Energy Fuels Inc 和Navoi MMC,控股礦山合計占全球產能的34.8%。
表7 世界主要產鈾公司及其控股礦山情況一覽表(據(jù)2019 年控股礦山產能排序)[9]Table 7 Worldwide major uranium producing companies and their holding mines (ranked by capacity of holding mines)
從資源供應國與需求國分布來看,二者存在明顯“分離”特征,天然鈾的主要生產國不是天然鈾的消費國,而核電大國的天然鈾主要依靠他國供應。據(jù)UxC 咨詢公司數(shù)據(jù)統(tǒng)計[5],2020 年全球的天然鈾產量為4.7 萬tU,主要分布在哈薩克斯坦(40.9%)、澳大利亞(12.9%)、納米比亞(11.1%)、加拿大(8.2%)、烏茲別克斯坦(7.1%)和尼日爾(6.7%)等國家。2020 年全球核電在運反應堆442 個,裝機容量共計39 289 萬千瓦,主要分布在美國(25%)、法國(16.1%)、中國(11.7%)、日本(8.1%)和俄羅斯(7.4%)等國家(表8)。
表8 2020 年全球天然鈾生產和核電發(fā)展情況[4-5,10]Table 8 Worldwide uranium production and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2020
全球鈾資源具有類型多,開采方式多樣,資源總量和經濟性差異較大的特征。據(jù)《紅皮書》統(tǒng)計[8],全球已查明的常規(guī)鈾資源類型就有10 多種,鈾礦類型主要為:元古代不整合面型(Unc)、砂巖型(Sst)、多金屬鐵氧化物角礫巖雜巖型(PBx)、古石英卵石礫巖型(PQPC)、花崗巖型(Gran)、變質巖型(Met)、侵入巖型(Int)、火山巖型(Volc)、交代巖型(Mso)、表生型(Surf)、碳酸鹽型(Carb)、坍塌角礫巖筒型(CBx)、磷酸鹽型(Pho)、褐煤型(LigCo)、黑色頁巖型(Bsh)或未詳細說明的。但儲量較大的主要集中在5 種中,而經濟性較好的主要有3 種。截至2019 年1 月1 日,全球已查明鈾資源按礦床類型進行統(tǒng)計,其中已查明的砂巖型(Sst)(28.4%)鈾資源占據(jù)了所有回收成本級別資源的最主要位置,其次為多金屬鐵氧化物角礫巖雜巖型(PBx)(18.6%),排名第3 位的是元古代不整合面型(Unc)(12%)(表9)。
全球鈾資源開發(fā)方式包括常規(guī)方法、地浸、堆浸或其他未詳細說明的,開采方式多樣。
在對比已查明資源的不同回收成本級別的統(tǒng)計中,在高成本(<260 美元/kgU 和<130 美元/kgU)的統(tǒng)計中常規(guī)地下開采方法(51%)是全球鈾資源最主要的開發(fā)方式,其次為常規(guī)露天開采(17%)和酸法地浸(16%);而在低成本(<80美元/kgU 和<40 美元/kgU)的統(tǒng)計中,酸法地浸(46%)則是最主要的開發(fā)方式,其次為常規(guī)地下開采(35%)和常規(guī)露天開采(6%)(表10)。
全球鈾資源的質量狀況具有低成本總量有限,高度集中在少數(shù)國家的特征。據(jù)《紅皮書》統(tǒng)計[8],截至2019 年1 月1 日,<40 美元/kgU 的鈾資源全球中占比13.4%,主要分布在哈薩克斯坦(49.1%)、加拿大(24.1%)、巴西(12.8%)、中國(8%)和烏茲別克斯坦(5.1%)等國家;<80 美元/kgU 的鈾資源全球中累計占比24.9%,主要分布在哈薩克斯坦(35.9%)、加拿大(13.4%)、南非(11.4%)、巴西(11.4%)和中國(7.7%)等國家;<130美元/kgU的鈾資源全球中累計占比76.2%,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27.5%)、哈薩克斯坦(14.7%)、加拿大(9.2%)、俄羅斯(7.9%)、納米比亞(7.3%)和南非(5.2%)等國家。
澳大利亞占據(jù)了世界鈾資源的主導地位,全球回收成本<130 美元/kgU 的級別中的已查明鈾資源27.5%和最高成本<260 美元/kgU 的級別中的已查明鈾資源中25.4%均集中在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位居全球第2 位,擁有回收成本<130 美元/kgU 和<260 美元/kgU 這兩種級別中已查明鈾資源分別占世界總量的14.7%和12%(表11)。
表11 2019 年全球已查明資源量經濟性及國家占比[8]Table 11 Economy and proportion of global identified resources,2019
據(jù)UxC 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9],2019 年全球在產的礦山共計36 座,開發(fā)方式以地浸為主,少部分為常規(guī)露天和地下開采,總資源量為183 萬tU,總產能為7.9 萬tU/年(表12)。其中生產全成本<40 美元/kg 的在產礦山共13 座,資源量為73萬tU,占在產礦山總資源量的40%,產能約為3.0 萬tU/年,占總產能的38%;生產全成本40~80 美元/kg 的在產礦山共10 座,資源量為37 萬tU,占在產礦山總資源量的20%,產能約為2.0萬tU/年,占總產能的26%;生產全成本80~130美元/kg的在產礦山共11座,資源量為63萬tU,占在產礦山總資源量的35%,產能為2.7萬tU/年,占總產能的35%;生產全成本>130 美元/kg 的在產礦山僅兩座,資源量為9.8 萬tU,占在產礦山總資源量的5%,產能為0.17 萬tU/年,占總產能的2%。
表12 世界在產礦山產能及基本情況一覽表(據(jù)礦山全成本排序)[9]Table 12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basic information of worldwide mines in production (ranked by total cost)
天然鈾生產主要集中在哈薩克斯坦、加拿大、澳大利亞、納米比亞、尼日爾、俄羅斯和烏茲別克斯坦等7 個國家(圖1)。天然鈾產量受控于鈾需求量的變化,據(jù)UxC(2019,2020)[9-10]和《紅皮書》(2009,2018)[11-12]統(tǒng)計,2006 年以來,全球天然鈾需求量處于上漲趨勢,導致鈾價格不斷上升,刺激礦山增產,全球天然鈾產量處于穩(wěn)定增長趨勢,2006 至2016 年由4 萬tU增長至6.2 萬tU;由于2011 年福島核事故和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長期影響,導致市場鈾價格降低并長期低迷,逐漸對礦山的生產產生負面影響,2016 年全球天然鈾產量開始下降,至2020 年產量僅4.7 萬tU(表13)。
圖1 全球主要產鈾國生產情況Fig.1 Bar chart showing worldwide uranium production
表13 全球和哈薩克斯坦天然鈾生產歷史和現(xiàn)狀[9-12]Table 13 Worldwide and Kazakhstan Uranium production history and status
哈薩克斯坦是全球最大的鈾生產國,擁有全球12%的已查明鈾資源量,其天然鈾年產量與全球產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據(jù)《紅皮書》統(tǒng)計[8],至2019年1月1日,哈薩克斯坦成本低于260美元/kgU 的已查明常規(guī)鈾資源量為97萬tU;據(jù)WNA公布的數(shù)據(jù)[4],其中可地浸的鈾資源量為72 萬tU。哈薩克斯坦現(xiàn)有礦山大部分以地浸方式進行鈾資源生產,WNA預估其產能為2.5萬tU/年,以此估算哈薩克斯坦現(xiàn)有可地浸資源量可保障至2048年有序的鈾生產活動。
從全球歷史天然鈾產量和需求量來看,2006 年以來,全球天然鈾產量處于穩(wěn)定增長趨勢,占世界總需求的比例自2006 年開始穩(wěn)步上升,2015 年達到最高為98%的占比,之后逐年降低至2019 年的80%。
據(jù)QYReaserch 的調研數(shù)據(jù)分析[13],全球生產的鈾資源按照市場應用的銷售渠道有3種:核電、軍事武器和其他。其中以核電發(fā)電為主要銷售渠道,每年約有98%的天然鈾銷售至核電發(fā)電市場,2020 年核電市場的銷售量為6.5 萬tU;其次為軍事武器的銷售渠道,一般存在涉核軍事的國家,例如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本國生產的天然鈾供應軍事核需求,全球每年共計約有不到1%的天然鈾銷售至軍事武器市場,2020 年的銷售量為649 tU;每年約有1%左右的天然鈾銷售至其他市場(具體未知),2020 年銷售量為728 tU(表14)??梢?,全球鈾資源用途較為單一。
表14 全球不同應用鈾銷售量及市場份額[13]Table 14 Worldwide uranium sales volume and market share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s
一方面,核電對天然鈾的需求主要取決于裝機容量的發(fā)展,也受其他因素影響,包括反應堆負載系數(shù)、燃料的循環(huán)周期、濃縮豐度、尾料豐度、燃耗及燃料類型(如MOX 燃料)等,本文對天然鈾需求的分析主要基于UxC 公布的數(shù)據(jù)和專家預測的數(shù)據(jù),就核電裝機容量分析天然鈾供需情況。
另一方面,天然鈾供給主要由一次(初始)鈾源供給和二次鈾源供給兩部分構成。一次鈾源供給主要基于對全球在產礦山鈾產量的預測,二次鈾源供給主要考慮全球政府儲備、濃縮鈾工廠二次鈾源供給、商業(yè)庫存、核燃料“銀行”、混合氧化物燃料(MOX)和貧鈾尾料再濃縮(RepU)。其中,二次鈾源供給在鈾市場中持續(xù)占有重要地位,其供給量占天然鈾供給總量的25%~30%。據(jù)UxC、IAEA 等機構的統(tǒng)計[8-9],全球保有二次鈾源供給量約為61~63萬tU 的天然鈾當量。
在理想狀態(tài)下,當一次鈾源供給不足時,二次鈾源會釋放到市場,補齊相應的部分,總體上不會出現(xiàn)供給不足的情況。但是,由于鈾資源的戰(zhàn)略性和特殊性,其供需市場受各國政策傾向、大國關系,以及突發(fā)狀況(例如新冠疫情爆發(fā))的影響。
UxC 對一次鈾源和二次鈾源2021—2035年的供給量進行了預測(表15),其結果顯示:每年的鈾供給量均存在一定供需缺口,隨著核電的積極有序發(fā)展,其供需缺口在逐漸增大。到2030 年一次鈾源的天然鈾供給量為5.0 萬tU,二次鈾源的天然鈾供給量為0.76 萬tU,2030 年全球天然鈾總供給量為5.7 萬tU,相對當年核電7.8 萬tU 天然鈾的需求量存在2.1 萬tU 天然鈾的供需缺口,按照市場規(guī)律,該部分缺口應由全球保有的二次鈾源來供應。
表15 全球天然鈾供給預測和供需關系[10]Table 15 Worldwide uranium supply forecast and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第三方面,鈾資源主要生產地與使用地相距較遠,需要大量跨境運輸。當前全球天然鈾生產排名前6 位的哈薩克斯坦、澳大利亞、納米比亞、加拿大、烏茲別克斯坦和尼日爾等國,年均供應全球87%的天然鈾來滿足核電運行需要,其中除加拿大有少量的重水堆外,其余各國均無核電運行和在建。而核電發(fā)展居前10 位的國家——美國、法國、中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烏克蘭、英國、德國,除俄羅斯、加拿大鈾資源能自給外,其余均需要他國供應。
由此可見,全球天然鈾供需具有需求牽引、政治影響,原礦為主、二次為輔,以及異國生產和跨境運輸?shù)幕咎攸c。
天然鈾是核電發(fā)展的基礎和糧食,安全可靠、持續(xù)穩(wěn)定的天然鈾保障能力是核電高效發(fā)展,平穩(wěn)運行的重要保障。我們不僅要能拿得到天然鈾,更要能拿回和用得起。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有充足的天然鈾資源,而且要能經濟性的拿回來,更要能安全運回來。因此,對天然鈾保障核電發(fā)展的數(shù)量和品質及運輸提出了新的要求。
4.2.1 天然鈾對全球核電發(fā)展保障的量和質
至2030 年,從需求側來看,全球核電反應堆裝機容量達到4.35 億千瓦,反應堆天然鈾需求達到7.8萬tU,當年相應的鈾資源消耗量約為11.2萬tU;自2021—2030 年,10 年間天然鈾累計鈾資源消耗量103.4 萬tU,天然鈾累計需求量約為72 萬tU。就供給端而言,全球已查明資源回收成本<80 美元/kgU(計36.32 美元/磅)的資源量約201 萬tU,回收成本<40 美元/kgU(計18.16 美元/磅)的資源量約為108 萬tU。由此可見,回收成本40~80 美元/kgU 的鈾資源,從已查明資源“量”上完全可以滿足核電發(fā)展至2030 年的需求。而從資源的“質”上來看,截至2019 年,生產成本小于80 美元/kgU 的在產礦山,資源量為110萬tU,10年合計總產能約50 萬tU。在這種情況下,小于80 美元/kgU 的礦山即使全產能生產,與72 萬tU 的核電天然鈾需求仍存在約22萬tU 的供需缺口,缺口一方面可從“二次鈾源”“通道”補充約13 萬tU,再從通過在產礦山擴大現(xiàn)今1.4 倍產能補充約9 萬tU,或者另一方面僅通過擴大現(xiàn)有礦山的1.8倍產能“通道”獲得,第三方面,還可以通過與80~130 美元/kgU 礦山組合生產“通道”來實現(xiàn)。
總體來看,至2030 年滿足核電發(fā)展的“量”上有保障,從“質”上亦能保證低于或80 美元/kgU 上下的相對低成本供給。2016—2020 年,近5 年平均鈾價為73美元/kgU(計33美元/磅),在供給“質”和“量”均有保障的情景下,至2030 年前,在無大的政策、政治或突發(fā)事件沖擊的情景下,鈾價預計將穩(wěn)定在93~115 美元/kgU(42~52 美元/磅)。
至2040 年,從需求側來看,全球核電反應堆裝機容量將達到5.31 億千瓦,反應堆當年天然鈾需求達到9.6 萬tU,當年相應的鈾資源消耗量約為13.67萬tU;自2031—2040年,10年間天然鈾累計鈾資源消耗量124.2 萬tU,天然鈾累計需求量約為89 萬tU。就供給端而言,至2030 年,全球已查明資源回收成本<80 美元/kgU(36.32 美元/磅)的資源量10 年間將消耗100 萬tU,剩余的約100萬tU,從資源“量”上還可以支撐核電發(fā)展8 年左右,不足的將從回收成本80~130 美元/kgU(59 美元/磅)的資源量上補充,而該回收成本區(qū)間的已查明資源量約為415 萬tU。由此可見,保守估計2035 年前,回收成本40~80 美元/kgU 的鈾資源,從已查明資源“量”上可以滿足核電發(fā)展需求,2035—2040年后需要開發(fā)一定量的回收成本80~130 美元/kgU 的鈾資源來補足。
從資源的“質”上來看,生產成本小于80美元/kgU 的在產礦山的資源在30 年前若全產能生產已有資源將基本“消耗完”,若考慮二次鈾源和其他成本資源的組合生產,維持現(xiàn)有產能和效率的情況下,低成本礦山的總產能的一半左右也將“消耗完”,剩余總產能(20~25)萬tU,因此,無論上述哪種情況,均需80~130 美元/kgU 的在產礦山的產能來支撐。截至2019 年,生產成本80~130美元/kgU 的在產礦山資源量為63 萬tU,5 年間總產能為13.5 萬tU。小于80 美元/kgU 的在產礦山剩余產能以及80~130 美元/kgU 在產礦山產能合計約38.5 萬tU,基本可以滿足2031—2035 年核電發(fā)展對天然鈾的需求(約41 萬tU);若有不足,或一些突發(fā)情況,二次鈾源“通道”可以再次“開啟”(2031—2035年,二次鈾源預計可以釋放3.5萬tU),而2035 年后,80~130 美元/kgU 成本的礦山將成為支撐核電發(fā)展的“主角”。
由此可見,2031—2035 年,鈾價將稍有走高,預計為115~121 美元/kgU(52~55 美元/磅)。
2035—2040 年,5 年累計消耗天然鈾資源65萬tU,累計天然鈾需求約46 萬tU。80~130 美元/kgU 的在產礦山在全產能生產情況下,至2035 年資源量還剩余約50 萬tU,與此間的天然鈾需求量保持平衡,“量”上可以基本滿足核電發(fā)展;“質”上,若這5年維持產能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提供13.5萬tU 的產能,不足的部分依然有3個“通道”,即二次鈾源補充(3.5 萬tU)、擴大現(xiàn)有產能,生產成本大于130 美元/kgU 的礦山投產。預計2035—2040年,鈾價介于121~143美元/kgU(55~65美元/磅)。
至2040 年,預計20 年間將累計消耗鈾資源量228 萬tU,回收成本小于130 美元/kgU 的已查明鈾資源理論上可剩余380 萬tU,若按每年消耗12 萬tU 計算,從“量”上還可以持續(xù)供應30 年;至2060 年,天然鈾累計需求約160 萬tU。但是,從“質”上來看,2040 年后,小于130 美元/kgU 的在產礦山產能還有36.5 萬tU 剩余,其余約120 萬tU 的缺口一方面或者由將大于130 美元/kgU 的礦山產能補充,另一方面二次鈾源“通道”補充、或者通過閉式循環(huán)、離心機分離功提高“通道”補充。
4.2.2 天然鈾對我國核電發(fā)展保障的量和質
為實現(xiàn)“兩碳目標”,我國需要積極有序推進核電發(fā)展,其對天然鈾的需求總體處于逐步上升趨勢。
至2030 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預測達到1.0億千瓦,反應堆天然鈾需求約為2.0 萬tU,相應的鈾資源消耗量為2.8 萬tU,2021—2030 年累計鈾資源消耗量約為20 萬tU。截至2019 年1 月1 日,回收成本小于40 美元/kgU 中國已查明資源量約8.6 萬tU、回收成本小于80 美元/kgU 中國已查明資源量約15.4 萬tU,這兩種成本的已查明鈾資源從“量”上可以保障核電發(fā)展的需求。
至2040 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到1.9 億千瓦,反應堆鈾需求約為3.7 萬tU,相應的鈾資源消耗量為5.3 萬tU,2031—2040 年累計鈾資源消耗量約為38 萬tU。截至2019 年1 月1 日,回收成本小于130 美元/kgU 中國已查明資源量約25 萬tU,小于260美元/kg的約為27萬tU,“量”的保障上存在缺口;同時,以2020 年中國的目前的鈾產量預測,2021—2040累計產量約為4萬tU。由此可見,“碳達峰”后,為保障核電發(fā)展,我國無論是從資源“量”上、還是生產上均存在較大缺口,從國際市場補足、或者推動閉式循環(huán)、提高離心機分離功成為支撐核電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四位一體”天然鈾保障體系,即“產-貿-儲-運”“四位一體”。其中,“產”是指:加大國內勘探力度,盡快摸清國內家底,建立國內一定規(guī)模的生產能力,這是支撐走出去,獲取國外資源的基礎;同時,積極利用礦權合作,草根項目勘查和成熟項目收購獲取海外鈾礦資源和天然鈾的供應。兩者互相聯(lián)動,形成自已能掌控產品供應方式。這是四位一體的核心?!百Q”是指:與國際主要天然鈾生產商簽定長協(xié)合同,鎖定天然供應,實現(xiàn)穩(wěn)定供應渠道。積極與生產商和和貿易商建立天然鈾聯(lián)盟,實現(xiàn)長期穩(wěn)定的貿易渠道?!皟Α笔侵福杭哟髢?,構建國家、企業(yè)兩級儲備體系。
“運”是指:建設跨境運輸?shù)膰H化物流體系,形成穩(wěn)定的天然鈾運輸通道。
近15 年來,我國打通了與世界5 大產鈾區(qū)域之間的天然鈾國際物流通道,分別為:中亞(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中國阿拉山口口岸、澳洲(澳大利亞)-中國上海港/湛江港、非洲(納米比亞和尼日爾)-中國上海港、北美洲(加拿大)-中國上海港、歐洲(俄羅斯)-中國滿洲里口岸。形成海、陸兩類,相互補充的天然鈾國際運輸通道。為我國海外生產和貿易的天然鈾運回國內和第三國用戶提供安全穩(wěn)定服務。目前,為我國提供天然鈾等核材料運輸?shù)拇痉謩e有法國的達飛輪船(服務于羅辛鈾礦天然鈾海運)、新加坡的太平船務(服務于湖山鈾礦海運)和中國的中國遠洋(服務于中國原子能濃縮鈾和組件海運)。
未來構建國際海運體系有保障。首先,外籍船公司多樣化。鑒于船舶危險貨物適裝證書(第七類)分為常備證書和單航次證書,目前達飛輪船下屬的船舶為常備證書,建議借助香港在亞洲地區(qū)重要海上樞紐的地位,依托中核國際對丹麥的馬士基航運(優(yōu)勢航線北美洲)、瑞士的地中海航運(優(yōu)勢航線非洲)、新加坡的太平船務(優(yōu)勢航線北美洲和非洲)等國際知名船公司開展危險貨物海運調研,擴大天然鈾國際海運船公司供應商可選范圍,進一步穩(wěn)定天然鈾遠洋運輸通道。
其次,聯(lián)合培養(yǎng)國有海運力量。中國遠洋為世界第三大國際海運船公司,是國資委直管的大型國有企業(yè),擁有豐富的危險貨物運輸經驗,優(yōu)勢航線覆蓋澳洲、北美洲和非洲,建議“十四五”期間,由中核國際借助羅辛權益產品回購契機,與中國遠洋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我國天然鈾國際海運力量。
第三做好國際保險。建議聯(lián)合中國遠洋和中核長安(中核集團保險經紀公司)開展國際海運保險調研,為打造我國天然鈾國際海運力量做好風險管理。
1)全球鈾資源儲量和前景能夠滿足“碳減排目標”下核電發(fā)展的需要
①資源總量夠。全球已查明常規(guī)鈾資源(可回收)小于130 美元/kgU 為615 萬tU;已查明常規(guī)鈾資源(可回收)小于260 美元/kgU 為807 萬tU,加上非常規(guī)鈾資源,潛力巨大。
②資源潛力大。全球仍有相當一部分鈾礦勘查程度低,甚至是空白區(qū),因此,鈾礦找礦潛力較大。
③資源需求較弱。從核電發(fā)展來看,核電上升的幅度不會太大。到2040年全球裝機容量5.31億千瓦,累計需要天然鈾166.2 萬噸、鈾資源消耗量為237.4 萬噸。2060 年,累計需要天然鈾351.9萬噸、鈾資源消耗量為502.7 萬噸。
2)我國核電發(fā)展所需的天然鈾在“兩碳目標”下供應是安全穩(wěn)定的
至2030 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預測達到1 億千瓦,累計需要消耗鈾資源約20 萬噸。從2016—2020 年,平均鈾價33 美元/磅,預計到2030 年,在無大突發(fā)事件沖擊情況下,鈾價將穩(wěn)定在42~52美元/磅,是買得到的;當前已形成了國內+國外生產格局,近15 年來,也打通了與世界5 大產鈾區(qū)域之間的天然鈾物流通道,是運得回的;按照當前和未來對天然鈾價格的預測,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因此,我國核電發(fā)展所需的天然鈾供應是安全穩(wěn)定的。
3)構建新時代“四位一體”的天然鈾保障體系是實現(xiàn)安全穩(wěn)定供應的重要舉措
產:形成國內、國外生產,構建多途徑、多方式供應模式;
貿:鎖定天然鈾供應商,建立天然鈾聯(lián)盟,實現(xiàn)長期穩(wěn)定的貿易渠道;
儲:加大儲備,構建國家、企業(yè)兩級儲備體系;
運:建設跨境運輸?shù)膰H化物流體系,形成穩(wěn)定的天然鈾運輸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