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穎
(貴州省有色地質勘察局物化探總隊,貴州都勻558000)
貴州地區(qū)殘坡積紅粘土分布范圍較廣,紅粘土分為原生及次生兩種,原生紅粘土是指分布于基巖上部且由碳酸鹽類巖石(如灰?guī)r、泥灰?guī)r、白云巖等)在濕熱氣候條件下經風化、淋濾和紅土化作用形成的一種棕紅或黃褐色的高塑性粘土,其液限等于或大于50%;次生紅粘土為原生紅粘土經搬運、再沉積的產物,其仍保留原生紅粘土的基本特征,并且液限等大于45%的[1]。由于紅粘土具有獨特的物理力學性質以及厚度變化大等特點,因而它屬于一種區(qū)域性的特殊土。
(1)顏色:顏色除棕紅色外,還有褐黃、褐紅等色。
(2)狀態(tài):眾多研究表明,紅粘土從地表往深部有逐漸變軟的規(guī)律;出現這種特征的原因可能有兩種,其一是地表水向下滲流,下部土體含水量高于上部,同時近地表土體中的水分蒸發(fā)較快,因含水量低而硬度相對較大;其二可能與下伏巖體中的基巖裂隙水有關,由于基巖裂隙水的補給和毛細管作用,導致靠近基巖的紅粘土含水量較近地表的土體大[2]。
(3)土層厚度:因紅粘土是由碳酸鹽巖風化、淋濾而成,而碳酸鹽巖在發(fā)生溶蝕風化時會形成較深的溶溝、溶槽,部分地區(qū)溶溝、溶槽深度可達數十米;因此,下伏碳酸鹽巖基巖面常伏較大,因而導致紅粘土厚度大小不一,變化很大。部分工程勘察中常發(fā)現,在水平方向上雖兩個鉆孔之間距離很近,但紅粘土厚度卻變化很大,局部地段甚至會出現突變的現象,相差可達10m,因而厚度不穩(wěn)定是紅粘土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福泉某工程的地質勘察成果顯示,在同一工程地質剖面上紅粘土厚度相差達6m(圖1)。
圖1 福泉某工程地質剖面圖
(4)土層結構和構造特征:裂隙發(fā)育也是紅粘土的主要特征之一,主要以豎向裂隙為主,傾斜和水平裂隙為輔。由于粘土形成于濕熱交替的氣候條件下,故土體會伴隨氣候的濕、熱交替而發(fā)生失水收縮,隨著收縮程度的加劇而形成收縮裂縫,使得土體被裂隙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塊體,導致土體完整性變差;當紅粘土形成后,粘土中的裂隙形成了地下水的運移通道和存儲空間[2],由于土體的存在進一步影響了紅粘土的巖土工程特性,使其不利于工程建設。
豎向裂隙是土體最主要的軟弱結構面之一,當斜坡或陡坎上的紅粘土發(fā)育豎向裂隙時,在雨季由于雨水的長期浸泡使土體的抗剪能力降低,加上豎向裂隙中充滿水所產生的水壓力較大,最終在多種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崩塌或滑坡地質災害[2]。有紅粘土層中的裂隙形成了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的運移通道,在長期的水動力作用下可能會形成土洞,土洞的存在對土體的工程地質性能影響較大,當其位于基礎下部時常因土洞塌陷而威脅上部建筑物的安全。
由于形成環(huán)境的特殊性,不同地區(qū)的紅粘土在物理力學性質指標上會有所差異,總的來說具有下述特點:
(1)天然含水量高而液性指數小,說明天然含水量以結合水為主,自由水較少;
(2)飽和度大,一般在85%以上;
(3)天然孔隙比大,密度?。?/p>
(4)塑性指數高;
(5)顆粒細而均勻,粘粒含量高,具高分散性;
(6)強度高,壓縮性較低,多屬中壓縮性土,具較高的承載力;
(7)紅粘土收縮性明顯,失水后強烈收縮,原狀土體收縮率可達25%,擾動土可達40%~50%。浸水后多數膨脹性輕微(膨脹率常小于2%),但個別例外;
(8)除少數的紅粘土具濕陷性外,一般不具濕陷性。
高度分散的粘?;驓埩舻难趸锬z形成較穩(wěn)固的團粒結構,土體近于兩相體,且土中水又多為結合水,這是構成紅粘土具較好力學性能的基本因素之一。
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它的多變性及成層性,進行勘察設計時,絕對不能將這種土層組成的地基視為均勻地基,而應當將其劃分成不同的土質單元,每一土質單元采用一套計算指標來進行地基計算。
紅粘土可按濕度狀態(tài)、土體結構、復浸水特性及地基均勻性實行分類:
(1)按濕度狀態(tài),即以土的含水比aw將土按表1劃分[1]。
表1 紅粘土的狀態(tài)分類[1]
(2)按裂隙發(fā)育特征,紅粘土的結構按表2分類[1]。
表2 紅粘土的結構態(tài)分類[1]
(3)紅粘土的復浸水特性按表3分類[1]。
表3 紅粘土的復浸水特性分類[1]
由于紅粘土層一般厚度變化較大,但壓縮性較低,選用紅粘土作地基時應進行地基均勻性評價。紅粘土地基均勻性以基底下壓縮層分布深度(Z)范圍內的土層組成劃分[1],詳見表4。
當不能滿足承載力和地基變形要求,需采取工程措施時,應優(yōu)先選擇對地基進行處理,貴州省建筑巖土工程技術規(guī)范[1],地基處理主要方式如下:
(1)地基處理時可改變基礎寬度、調整基底應力及增減基礎埋深;
(2)當根據表4判定為變形不均勻地基時,可進行地基換填處理。
表4 紅粘土地基均勻性分類[1]
①當基底有外露石芽時,由于石芽強度與紅粘土強度差異較大,可通過清除石芽并在原石芽處設置軟褥墊層,可達到地基變形協調的目的;清除石芽的體積宜等于或略大于基礎寬度,褥墊材料宜采用燃爐煤渣(0.5~10mm)、中粗砂等,其鋪填厚度為0.3~0.5m或由下式確定:
注:基底壓縮層分布深度Z應按下列公式計算[1]:當單獨基礎的總荷載P1為500~3000kN,條形基礎每延米荷載P2為100~250kN/m時,單獨基礎Z=0.003P1+1.5,條形基礎Z=0.05P2-4.5[1]。
式中:ΔS——需要調整的不均勻變形量,cm;
S11——褥墊材料在相同荷載下的相對壓縮量,cm/m,由單軸壓縮試驗確定。褥墊材料分層虛鋪厚度與壓實后的厚度的比值由試驗確定,當初步確定時可選用0.85~0.87。
如圖1所示的工程,通過計算得該工程Z值為3.3m,ZK4鉆孔紅粘土基底以下厚度為0m,屬變形不均勻地基,根據上述方法對ZK4鉆孔位置進行處理后,有效地避免了地基的不均勻沉降。
②由于紅粘土具有橫向厚度差異明顯的特征,因此,對于水平方向厚度變化較大的可塑、軟塑紅粘土層,可根據勘察成果以及建筑物布置和結構特征對地基變形較大的區(qū)域進行處理,如采用強度較高的材料進行換填墊層處理等,墊層材料可用碎石充填角礫,其底部鋪10cm厚中細砂,并分層夯實[1]。
由于紅粘土具有特殊的巖土工程地質特性,在勘察時,對于紅粘土層,應分層取樣,以便準確地判定其物理力學特征。要特別注意紅粘土地基的均勻性,并對其進行分析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