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珍
摘 要 《紅樓夢》是曹雪芹“悲金悼玉”的一曲哀歌!這部書中包蘊(yùn)的春愁春恨,則通過穿插其中的眾多“傷春”詩詞,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出來,這既是對傳統(tǒng)“傷春”意緒的賡續(xù),又是對其細(xì)化和深化。梳理這些傷春詩詞,探討其與傳統(tǒng)文學(xué)“傷春”主題的聯(lián)系,對于更好地把握《紅樓夢》的主題、更好地促進(jìn)對《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 傷春詩詞;消解苦難;整本書閱讀
《淮南子·繆稱訓(xùn)》里提到“春女思”,把女子的思緒與春天聯(lián)系起來,揭示了春天和女子的難解之緣。太虛幻境“薄命司”楹聯(lián)曰:“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警幻仙姑則作歌曰:“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 雖諄諄告誡,奈何“紅樓”眾兒女恰是情之所鐘者、情之所陷者、情之所迷者、情之所誤者,既秉了花容月貌,面對著“春柳春花滿畫樓”,又怎會少了春愁春恨?而通過對《紅樓夢》中傷春詩詞的解讀,理解紅樓兒女身上的春愁春恨,以及其藉詩詞以消解苦難的方式,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紅樓兒女的悲劇命運(yùn)!
首先,《紅樓夢》“傷春”詩詞,是對傳統(tǒng)“傷春”意緒的賡續(xù)。
自《詩經(jīng)·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開啟傷春詩源流,以“賦”的手法,寫女子因春日遲遲而“相思懷人”,生出“春愁”;到《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寫道:“傷彼蕙蘭花,含英揚(yáng)光輝。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用“比”的手法,諷喻男子“花開堪折”,為傷春詩在“相思懷人”之外,又注入“人生苦短”的內(nèi)涵,添得“春恨”。從此“春愁”“春恨”便攜手常駐古詩詞。江山代有才人出,也代有才人賡續(xù)著“傷春”的傳統(tǒng),被視為詩中圣哲的老杜尚且感慨“一片花飛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diǎn)正愁人”,被目為英雄詞人的辛棄疾也難免“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更不必說亡國之君李煜沉痛地哀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起于懷春,源于惜春,終于傷春,“傷春”的意緒不斷被強(qiáng)化被豐富。
“悼紅軒”的主人曹雪芹更是借《紅樓夢》一書,接續(xù)了這一“傷春”傳統(tǒng)。通部書中與春有關(guān)的詩作,除了元春省親時的幾首應(yīng)制之作和寶玉初入大觀園時寫下的展示貴族公子怡然自得情懷的《春夜即事》,以及寶釵立意翻新、不愿落入俗套的《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其他諸如《葬花吟》《桃花行》《如夢令·豈是繡絨殘吐》《南柯子·空掛纖纖縷》《唐多令·粉墮百花州》《西江月·漢苑零星有限》都脫不開“傷春”的主題!賈府四艷,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諧音“原應(yīng)嘆息”,正隱喻了整部《紅樓夢》也不過是一曲哀悼青春逝去的“傷春”挽歌!
其次,《紅樓夢》是對傳統(tǒng)“傷春”情懷的細(xì)化。
我們咀嚼著文人學(xué)士的“傷春”,卻多少和他們隔膜著,而《紅樓夢》的妙處則在于以對“半世親睹親聞的這幾個女子”的“離合悲歡,興衰際遇”的描繪,供我們把玩,讓我們耳目一新,也讓我們對古人的“傷春”意緒可以有一個“追蹤躡跡”式的理解與把握!
《紅樓夢》里這些傷春詩詞,創(chuàng)作于兩個時期,一是眾芳入駐大觀園之際的芒種時節(jié),一是大觀園眾芳行將風(fēng)流云散的暮春之際。正所謂其始也傷春,其終也傷春,當(dāng)紅樓眾兒女步入青春,他們的青春便遭遇著各式各樣的悲歡離合,他們的興衰際遇便涂抹上了濃厚的“傷春”色彩!
而首抒“傷春”之情的便是林黛玉。芒種時節(jié),多情兒女齊來祭餞花神,而風(fēng)雅如林妹妹、多情如林妹妹則更是接續(xù)南宋吳文英 “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明唐寅以錦囊葬牡丹并以“柔情綽態(tài),如泣如訴”的《落花詩》送之的傳統(tǒng),擔(dān)花鋤,執(zhí)花帚,備錦囊,置花冢,葬落花,并歌之以《葬花吟》。那么,黛玉緣何會在滿是歡聲笑語的青春樂土大觀園里,首吟“傷春”哀歌呢?通過“追蹤躡跡”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乃性格使然,林黛玉的前世乃絳珠仙草,游于離恨天,食蜜青(諧“情”)果,飲灌愁海水,五內(nèi)郁結(jié)著纏綿不盡之意,原是為酬報灌溉之德,才下凡“還淚”的,故而才有了“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diǎn)點(diǎn),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妹妹,其多愁善感原是與生俱來,“傷春”乃性格使然,其入駐大觀園不久便在那畸角上設(shè)了一個花冢,脂硯齋更是批示:費(fèi)如許工夫,修造一座大觀園,原來卻“只為一個葬花?!?!二乃命運(yùn)使然,生就的不足之癥讓她“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父母的不舍,讓她未能借“度化”以遠(yuǎn)離紅塵之?dāng)_擾;父母的早逝,讓她自小就寄人籬下,更令她無法規(guī)避“見哭聲”、見“外姓親友之人”的命運(yùn),寶黛初逢,寶玉便以“摔玉”的癲狂之舉,讓她開啟“還淚”之旅,踏上命運(yùn)之途,“情情”的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中遭遇“情不情”的寶玉,注定了要柔腸百結(jié),以淚洗面。三乃情境使然,林黛玉剛遭遇怡紅院夜不開門,一腔無名火正未發(fā)泄,又遇見餞花之期,更勾起傷春愁思,不由一邊掩落花,一邊感花傷己,吟出《葬花吟》。可以說由黛玉來首抒“傷春”之情,實乃偶然中之必然。曹雪芹不僅將“還淚”的風(fēng)月事故展示地“更加瑣碎細(xì)膩”,亦將傳統(tǒng)的“傷春”情懷展示的“更加瑣碎細(xì)膩”。
而隨著“紅樓”故事的推進(jìn),大觀園外的凄風(fēng)苦雨日益吹進(jìn)大觀園,于是“傷春”的意緒自然蔓延開來,投射到每一個“紅樓”兒女身上,七十回中《桃花行》和柳絮詞諸作,便普遍地涂抹上“傷春”意緒,而且“傷春”意緒益發(fā)濃重,對此我們沒有突兀之感,便是因為有“瑣碎細(xì)膩”的風(fēng)月故事的支撐。
最后,《紅樓夢》是對傳統(tǒng) “傷春”意緒的深化。
“相思懷人”的“春愁”和“人生苦短”的“春恨”是傳統(tǒng)“傷春詩”的兩大內(nèi)涵?!都t樓夢》這部鴻篇巨制原本就是為“悼紅”而作,其所展示的原本就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哀歌,蘊(yùn)含在這部書中的“傷春”意緒,在“相思懷人”“人生苦短”外,更添了“有命無運(yùn)”的悲劇況味。
群芳諸艷萃聚大觀園為二月十二日花朝節(jié),這天乃黛玉生日、百花生日。而作《葬花吟》之日又偏是芒種節(jié),諸花謝盡,花神退位之日(據(jù)周汝昌考證此日亦為寶玉生日),這其中的象征意味自是不言而喻。黛玉是花的象征,是“花魂”,《葬花吟》是其感嘆身世遭遇的哀音,亦隱喻群芳終將殞落,正如脂硯齋在庚辰本回前序中所言:“《葬花吟》是大觀園諸艷之歸源小引,故用在餞花日諸艷畢集之期?!?《葬花吟》這首詩借助豐富奇特的想象,幽傷凄清的畫面,哀傷凄惻的情調(diào),盡顯黛玉心靈世界,這其中既有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又有對冷酷現(xiàn)實的控訴,更有對愛情的焦慮、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命運(yùn)的傲岸不屈。甲戌眉批直言:“非顰兒斷無是佳吟,非石兄?jǐn)酂o是情聆。”更聲言:“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作于餞花之期的《葬花吟》不僅是林黛玉自憐身世的哀歌,也是她“冷月葬花魂”的詩讖,同時還是大觀園諸艷之歸源小引,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挽歌。大觀園眾兒女盡管具體的遭遇各不相同,但在“有命無運(yùn)”這一點(diǎn)上卻并無二致,一樣歸屬“薄命司”,“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這“門”原是他們的命運(yùn)之門。
如果說“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不自知”的話,那么而出現(xiàn)于七十回的《桃花行》和柳絮詞諸作,則顯示“紅樓”眾兒女已然隱約感知到未來的不幸命運(yùn)。這一回里再提詩社,但還未起設(shè)寫詩填詞,便先寫了寶玉的荒涼處境:“爭奈寶玉因冷遁了柳湘蓮,劍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氣病了柳五兒,連連接接,閑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得情色若癡,語言常亂,似染怔忡之疾?!被\罩在紅樓眾兒女頭上的陰霾愈來愈重,即便眾人都道“如今正是初春時節(jié),萬物更新,正該鼓舞另立起來才好”,而其創(chuàng)作除了寶釵的翻新之作,其他都無一例外的染上濃厚的“傷春”色彩。在創(chuàng)作于桃花社之前的古風(fēng)《桃花行》中,林黛玉于花開之日,便遙想淚干春盡,寂寞簾櫳,空余一彎月痕,滿腔哀音,一片荒涼。其“聲調(diào)口氣”不離黛玉性情,而其“哀音”盈耳卻未必只是“曾經(jīng)離喪”,別忘了寶琴事實上也曾經(jīng)離喪,更多的是四大家族大廈將傾、“木石前盟”前途未卜的情感投射罷了!柳絮詞里,湘云深情地呼喚:“且住,且?。∧勾汗鈩e去?!?探春落寞地嘆息:“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睂毲偈涞馗锌骸叭菏聵I(yè)付東風(fēng),明月梅花一夢。” 黛玉幽怨地悲泣:“嫁與東風(fēng)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蔽ㄓ袑氣O批判寶琴等人作品“終不免過于喪敗”,立意翻新,發(fā)言“好風(fēng)頻借力,送我上青云”,其實,她也不過是在“傷春”的大背景下,逆風(fēng)而行,努力于困境中尋找出路罷了!飄浮無定柳絮,隱喻了美好的逝去,而“柳絮詞”恰便是填詞之人對各自未來的自況,他們仿佛已然看到“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既定命運(yùn),其傷春情懷顯而易見。在這些或情致嫵媚,或纏綿悲戚,或果然翻得好氣力的詞作中,我們看到了“紅樓”眾兒女對美的熱愛和執(zhí)著。
親眼目睹美好事物逝去卻又無可奈何,是人生最大的缺憾;親眼目睹美好事物不斷地遭受命運(yùn)的侵蝕卻又無可奈何,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如果說李后主是以詞“擔(dān)荷人類苦難”,那么曹雪芹就是以《紅樓夢》“擔(dān)荷人類苦難”,尤其是女兒苦難?!凹t樓”眾兒女以“傷春”詩詞來消解他們的人生苦難,而我們則借助對《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消解我們?nèi)祟惖墓餐嚯y。
[作者通聯(lián):山東淄博市臨淄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