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
在《童話中的男性進(jìn)化史》一書中,美國心理學(xué)家艾倫·知念試圖從古老的童話中尋找一種超越英雄主義的男性原型。“在中年的某個時刻,男人青年時的夢想、愿望和理想,頃刻間土崩瓦解,令他們徘徊在地獄邊緣。年少的英雄范式在這個中年啟蒙禮的第一階段便被摧毀殆盡。隨后,男人開始了流浪,漫無目的、毫無方向。與此同時,一個新的形象通過夢境、幻想、友誼或者心理治療開始了。”
金庸的武俠小說大都是關(guān)于成長的故事,是一個少年,如何經(jīng)歷各種挫折與磨難,最終成長為一代英雄。英雄觀的一大特色便是將世界分為善惡兩大陣營,然后把自己標(biāo)榜為前者,而對手妖魔化為后者。而成熟男子面臨的挑戰(zhàn)在于接納自身的善惡和承認(rèn)內(nèi)心的黑暗。由此而言,在金庸的小說里,蕭峰的故事可以說是一則罕見的中年童話。
成為蕭峰
從一出場,當(dāng)蕭峰還是喬峰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天下第一大幫丐幫的幫主,一個威名赫赫的英雄。杏子林事變,他被剝奪了世界,喪失了作為人的條件,以前的價值尺度統(tǒng)統(tǒng)被打碎。他要追尋自己的身世真相,其實是要重新獲得人的條件,是要重返世界,重新獲得立于天地之間的根本。
在杏子林里,他為慕容復(fù)辯護(hù),曾講過兩個故事,把自己對“英雄好漢”的定義說得很清楚。一是他與公孫乾對掌,三掌之下,公孫乾自認(rèn)“江南第二,天下第屁”,英雄在“坦蕩”二字。二是風(fēng)波惡與鄉(xiāng)下人橋頭對峙,受辱之余,不恃強凌弱,不傷及無辜,英雄在“是非分明”。
他與段譽結(jié)拜,是因為段譽的直爽生平未見,對于自己被鳩摩智所擒,來到江南的各種倒霉丑事,毫無文飾遮掩。后來與虛竹結(jié)拜,則是因為虛竹在兇險情勢之中挺身而出,重義輕生。他鄙視慕容復(fù),一把擲出,是因為“人家饒你性命,你反下毒手,算什么英雄好漢?”
成為蕭峰之后,他不再是漢人,但仍然是一個儒家文化打造出來的英雄,即使在巨大的迷惘中,仍然自覺地踐行著他對英雄的標(biāo)準(zhǔn)。但很可惜,這些英雄的準(zhǔn)則不足以幫他應(yīng)付一次次因契丹的身份而帶來的兩難境地,反而讓他一次次越陷越深。
他是契丹人,卻受南朝撫養(yǎng),殺了不少契丹人,破敗了不少契丹的圖謀,豈不是大大的不忠?
他的父母在雁門關(guān)外為漢人害死,他反拜殺害父母的仇人為師,三十年來認(rèn)別人為父為母,又是大大的不孝?
他執(zhí)意復(fù)仇,卻失手打死了最愛的女子,親手毀掉了自己唯一幸福的可能。而他一心要找的殺他養(yǎng)父母和恩父、陷他于種種不義的“大惡人”,到頭來竟然是他的親生父親。
大遼皇帝要他攻宋,他抗拒君命是不忠,不顧金蘭之情是不義,但若南下攻戰(zhàn),殘殺百姓為不仁,違父之志為不孝。忠孝難全,仁義無法兼顧,卻連一走了之也不可得。
最后,中原群豪為救他而來,總不能眼睜睜瞧著他們一個個死于遼兵之手,但若相救,便公然與遼國為敵,成了叛國助敵的遼奸,不但對不起自己祖宗,那也是千秋萬世永為本國同胞所唾罵。
金庸一次次用這些兩難境地制造的矛盾沖突來推進(jìn)蕭峰的悲劇。但如果沒有這些悲劇的不斷發(fā)生,蕭峰也就不再是蕭峰了。
如果他的契丹身份未被揭穿,他一直做著他的丐幫幫主,他仍然會是一代大俠,為國為民,但他會始終秉持著民族的偏見,以為所有的契丹人都是暴虐卑鄙、不守信義、殘殺漢人、無惡不作的無恥之徒。
如果阿朱不死,塞外牛羊之約未曾落空,那么世上也不過是多了一對平凡的夫妻而已。而且,后來金庸借阿紫之口,指出這一理想的無趣之處——“他們說來說去,盡是打獵、騎馬、宰牛、殺羊,這樣的話聽多了,又有什么味道?”
如果他不曾自殺,人與人之間的仇恨與褊狹就不會令我們?nèi)绱算と恍捏@。蕭峰人生的最后一戰(zhàn),內(nèi)心經(jīng)歷的煎熬與痛苦無人能夠理解。但他的死,在故事內(nèi)外,在每個人的心里都留下了一個疑問:
“喬幫主果真是契丹人嗎?那他為什么反而來幫助大宋?看來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杰?!薄皟蓢T兵,他成了排難解紛的大功臣,卻用不著自尋短見???”
……
耶律洪基見蕭峰自盡,心下一片茫然:他今日自盡于雁門關(guān)前,自然絕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么?
一生悲劇由何而起
蕭峰一生的悲劇,始于誤會,終于誤會。這些誤會由何而起?
除了陰謀家的詭計和命運的捉弄之外,真正的罪魁禍?zhǔn)浊∏∈仟M隘與偏見。蕭峰和阿朱為馬夫人所騙,這個謊言破綻百出,他們居然照單全收,簡直匪夷所思,但復(fù)仇之令人目盲、智力停擺,本就如此。
看過整本《天龍八部》,最讓人困惑的就是里面幾乎沒有一個聰明人。所有的人都是那么的偏激、狹隘,小到門戶之見、派別之爭,大到民族仇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少林寺大難在前,玄慈方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可全體僧人以身殉寺,也不愿假手于虛竹——一個一心向佛,卻身負(fù)他派武功的高手。他們的偏激、狹隘在今天看起來毫無道理。契丹如何?漢人如何?少林如何?逍遙派又如何?但其實,也許對象不同,但我們今天的偏激與狹隘何嘗少了?
40多年前,著名的英國社會學(xué)家亨利·泰弗爾設(shè)計了一個實驗,讓人們根據(jù)對克利和康定斯基的畫作的喜好而分成兩組。實驗顯示,他們對自己的組員很友好,卻對另一組的人相當(dāng)苛刻。此后,為數(shù)眾多的實驗都向我們揭示,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文化身份的標(biāo)記都能夠讓人產(chǎn)生對“他者”/“圈外人”的敵意。美國經(jīng)濟(jì)學(xué)家塞繆爾·鮑爾斯指出,對自己群體的愛與對異類的敵意很可能相輔相成,從而形成了一種善良與暴力混雜的奇特局面——“就像一半是慈悲的特蕾莎修女,一半是戰(zhàn)斗的蘭博”。
人類社會的許多問題,都源自這種古老的“我們vs他者”的思維模式,以及由此而來的種種偏見、預(yù)設(shè)與刻板印象。是的,尋找認(rèn)同與故鄉(xiāng),是人類的境況本然的一部分。是的,我們信任與我們相似的人。但這意味著我們必然要仇恨和鄙視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嗎?
蕭峰則是個仇恨的影子,他所到之處,到處是腥風(fēng)血雨。復(fù)仇,毀滅了他,也成就了他。他的尋找身世之旅,是自我毀滅的過程,也是破除褊狹的過程。最后,他以生命為獻(xiàn)祭,洗刷兩個民族之間的仇恨,也最終實現(xiàn)了英雄的終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