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玉坤
2021年3月27日,97歲的中科院院士、藥物化學家謝毓元不幸逝世。
謝毓元在中科院上海研究所工作。有一天,在讀報時,他讀到一則誤食砒霜的人因無藥可解最終死亡的消息,不由得生出揭開這個劇毒藥物神秘面紗的想法。他將這個想法分享給大家,卻引起大家的反對。當時,國際上權威的科學家對砒霜解毒都束手無策,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怎么能破解這道世界性的科學難題呢?謝毓元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立即集中精力搜集資料,并進行一次次化合物試驗。經過無數日日夜夜的努力,他終于解決了中國阿托品、普魯卡因等急需要藥物合成的工藝問題。
1953年,血吸蟲病在長江中下游肆虐,數萬畝田地變成荒野。為盡快解決治療血吸蟲病特效藥酒石酸銻鉀毒性問題,謝毓元和研究人員合作研發(fā)了重金屬解毒藥物,在臨床使用中有極好的效果,還在砒霜中毒事故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不但使很多病人得到及時救治,而且還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正式批準,作為小兒鉛中毒治療藥物,是我國第一個被國外公司仿制的中國新藥。
多年后,謝毓元對這件事記憶猶新,并給年輕人提出了3條建議。第一,遇到失敗,不要輕易放棄原有設計,即使多次失敗也要堅持不懈,要有信心、耐心和細心,用細心搬走擋在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第二,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難題,都要獨立思考,不要迷信權威,導師雖然有很多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但人都有一些局限性。因此,一方面要尊重導師,另一方面要破除迷信,多一些主動,少一些依賴。第三,干工作一定要充滿激情,遇到難啃的骨頭時,不但要刻苦鉆研,拼搏向上,心無旁騖,耐得寂寞,而且不能一味地鉆牛角尖,最好放松一下,找到自己喜歡的娛樂活動或體育活動,調劑身心。這是德高望重科學家的肺腑之言,也是對青年科學家的殷切期盼。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