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歷史上擁躉無數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因其忠誠與智謀廣受后人的贊許與稱頌,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對其進行了十分細致的刻畫,在各類影視劇中,你不難發(fā)現,明明雙腿健全的諸葛亮,打仗的時候卻總是坐著“輪椅”,這是為何?
作為三國時期的著名歷史人物,諸葛亮的一生頗為傳奇。諸葛亮為漢室的復興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以其無雙智謀支撐起了三國中國力孱弱的蜀漢政權,他想盡一切辦法來改變戰(zhàn)爭態(tài)勢,為蜀漢贏得戰(zhàn)略主動權。
雙腿健全卻愛坐“輪椅”
作為蜀漢政權的核心人物之一,《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外貌這樣描寫:“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眴螐耐饷裁鑼懮?,羅貫中就給諸葛亮刻畫了一個美男子形象。
在“狀諸葛之智近妖”的《三國演義》中,對于諸葛亮的智謀有著十分細致的描寫。與之相對的,對于諸葛亮的外貌形象也同樣不遑多讓。而自從獨力挑起蜀漢政權的大梁后,原本超塵脫俗的諸葛亮開始愛坐“輪椅”。
諸葛亮率軍從崎嶇不平的蜀道進發(fā)中原,在祁山一帶多次與魏軍展開對壘,“只見門旗影下,中央一輛四輪車,孔明端坐車中,綸巾羽扇,素衣皂絳,飄然而出”。兩軍對壘之時,諸葛亮的“輪椅”成為了膠著的戰(zhàn)場上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細節(jié)。
其實,根據《世說新語》的相關記載,諸葛亮所乘坐的是酷似輪椅的四輪車,真正的名字叫“素輿”,是古代一種特有的載具,供腿腳不便的人士使用。然而,諸葛亮明明雙腿健全,為何打仗的時候要坐這種“輪椅”呢?
李白在《蜀道難》中高呼“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巴蜀地區(qū)與外部連接的道路要么崎嶇不平,要么泥濘難行,這對于行軍打仗來說更是噩夢。為了克服地理環(huán)境對北伐戰(zhàn)爭的制約,諸葛亮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為了在崎嶇狹窄的蜀道中運送糧草,諸葛亮發(fā)明了可以代替畜力的木牛流馬,不僅可以在山區(qū)道路中穩(wěn)步前行,還不用在路上消耗糧草。
而諸葛亮盡管雙腿健全,卻始終是一個體弱的文人,如果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顛簸行進,必然十分耗費體力。
對于一支軍隊而言,主帥的安全與身體狀況無疑會對戰(zhàn)局產生很大的影響。諸葛亮深知巨大的體力消耗會影響自己進行戰(zhàn)局決策,而“輪椅”則可以保證他在行軍途中保存體力,養(yǎng)足精神進行決策布陣。
氣定神閑的心理震懾
在“輪椅”的加持下,諸葛亮從容不迫地帶領蜀漢大軍由巴蜀地區(qū)出發(fā),穿行崎嶇坎坷的連綿蜀道,抵達前線與敵軍交鋒對壘。
而除卻可以節(jié)省體力這一優(yōu)點以外,諸葛亮在打仗的時候坐著“輪椅”,氣定神閑地指揮作戰(zhàn),還能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無論是魏國還是吳國的臣民都十分畏懼敬重,與諸葛亮對壘多年的魏軍都督司馬懿更是因為畏懼諸葛亮被人譏諷為“畏蜀如虎”。
而當乘坐著“輪椅”的諸葛亮出現在兩軍陣前時,無疑會給魏軍將士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懾。在魏軍將士眼里,諸葛亮氣定神閑地坐著“輪椅”出現在面前,既不需要特別的防護,也不擔心魏軍的攻擊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一副胸有成竹、氣定神閑的樣子。這使得原本就十分畏懼諸葛亮的魏軍惴惴不安、無心作戰(zhàn)。
如果單憑兩國實力來看,蜀漢國力遠不如占據著廣大中原地區(qū)的魏國。然而,在兩軍對壘之時,卻往往呈現出蜀攻魏守的局面。實力雄厚的魏軍將士竟然不敢出擊蜀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諸葛亮坐在“輪椅”上氣定神閑的形象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壓力。
通過運用一把小小的“輪椅”,就能夠巧妙地對敵軍造成心理震懾,迫使對方畏懼自己,從而彌補了由于兵力和物資不足形成的劣勢,諸葛亮可謂把“心理戰(zhàn)”玩到了極致。
與諸葛亮有著相同“愛好”的人
先秦時期,戰(zhàn)車一度是戰(zhàn)場上的主力,到了春秋時期,戰(zhàn)車的多少更是成為了衡量戰(zhàn)斗力的標準,強如秦國、趙國、楚國,戰(zhàn)車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千乘,在戰(zhàn)場上可謂勢不可當、所向披靡。發(fā)展至漢代,戰(zhàn)車仍沒有退出歷史舞臺,據《史記·孝文本紀》記載,漢文帝十四年冬,漢軍為防備匈奴,“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
然而,一直到了五胡十六國時代,才終于出現了一個與諸葛亮有著相同“愛好”的人。據《晉書》記載,謝艾乃是一國之主簿,不但文武雙全,而且喜歡在作戰(zhàn)時乘小車。當年,羯族人發(fā)動三千黑槊龍驤軍(裝甲騎)進行突襲,直奔謝艾大軍而來。一時之間,謝艾一方人仰馬翻,陣容大亂。豈料就在這個時候,謝艾下了小車,坐在了一個胡床(木凳)之上。
見到謝艾的這個行為,作戰(zhàn)雙方生出了不同想法,羯族騎兵認為,謝艾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不知隱藏了什么陰謀詭計,于是變得畏手畏腳,不敢上前。而謝艾一方的將士,也以為他有什么妙計,變得士氣大振,一鼓作氣大敗敵軍,斬殺了一萬三千余人,獲得了最后的勝利。顯而易見,謝艾采取的是典型的心理戰(zhàn),他表現得越胸有成竹,越能讓敵人心生畏懼。
此外,南梁的名將韋睿身經百戰(zhàn)后因身體不再硬朗,只能坐著板輿(需要人抬)參戰(zhàn)。并獲得了“韋虎”的稱號。由此可見,打仗是一個斗智斗勇的過程,即使坐著“輪椅”,同樣是可以獲勝的。(《三國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