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車在青藏高原中繞著綠茸茸的山嶺回旋,不斷地向著云層、向著藍天升高,終于放慢了速度,縱目遠望,“天峻”兩個紅色的大字出現(xiàn)在前面的汽車收費站的天空,——我們的目的地到了。
多么美的名字——天峻!
中國作家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采風隊天峻組考察的主要對象就是天峻。
一
我們的第一站是哈熊溝,說是溝,實是一個包抄的山谷。進入山谷,抬頭看,陡峭的石峰如刀槍劍戟般直插云霄。從石峰的單體形象看,類似于江南的黃山,也類似三清山,但有著明顯的不同。江南的石峰,均零亂地聳立著,似散兵游勇;而這里的石峰多連成一排,更似城墻寨堡。江南的石峰或披蒼苔,或巖隙間生出雜樹,郁然青翠;而這里的石峰,均裸露著,如一股股肌肉,爆漲,勁挺。江南的石峰,人們多比喻為美女,風姿綽約;而西北的石峰更像一群武士,揮拳相向,霸氣沖天!江南的石峰,以奇秀取勝,而西北的石峰,以雄健見長。
這種情況,應(yīng)與環(huán)境有關(guān)系。江南多雨,江南的石峰更多的是雨水溶蝕的產(chǎn)物。上億年的雨水,不斷地沖刷,終于打造出山峰的千姿百態(tài)、婉約秀雅。西北的石峰,則更多的是太陽暴曬的產(chǎn)物。白天,火辣辣的太陽將石頭幾乎烤焦,到了晚上,氣溫陡降,在這種驟熱驟寒的錘煉下,經(jīng)不起折騰的石頭碎裂,化成石塊,化成粉末,而經(jīng)得起考驗的石頭則百煉成鋼。
當然,遠古的西北氣候也許不像今天這樣高寒少雨,這山也不應(yīng)該這般裸露著,山上多是森林,郁郁蔥蔥。但氣候的變化,讓它少雨,讓它嚴寒,讓它晝夜溫差巨大,于是,終于將西北的石山打造成這樣的鋼筋鐵骨!
西北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民族的伏羲氏、女媧氏、神農(nóng)氏、炎帝、黃帝、堯、舜、禹均誕生于此,或主要在此活動。西北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錘煉著我們祖先堅忍不拔的意志,培育著他們崇高的品德與偉大的智慧。
從西北的石峰,我仿佛看到了中華民族先祖的脊梁。
二
哈熊溝有一條不知從哪里流出的泉水,極為清冽。時值正午,太陽直曬,正是最熱的時候,我不禁用手舀起溪水,喝起來。一股涼悠悠的感覺直達肺腑,頓時全身通泰。
舉頭望天,天空深藍,浩瀚高遠,白云悠悠。坐在溪水邊,環(huán)顧周遭嶙峋的高山,心里突然生出一個疑問:這山上有野生動物嗎?正要問,坐在旁邊的祁連山首席攝影師鮑永清說,這山上動物可多了,有雪豹、巖羊、藏原羚、藏狐……
雪豹?一聽雪豹,我就來神了。這是世界上的珍稀動物,多活動在海拔三千多米以上的西北高寒山區(qū)。我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這種動物,我知道鮑永清是拍雪豹的高手,他有一本雪豹影集正待出版。
我問,這山上有雪豹嗎?
他指指山頭,說,也許,此刻雪豹就在山頭看著我們呢!只是你看不到它。
鮑永清說,雪豹是世界上珍稀動物,也是瀕臨滅絕的動物,天峻是它們主要的棲息地之一。雪豹是極敏感的動物,行蹤詭異,小心謹慎,不容易拍到它。只能在它可能出現(xiàn)的地方,架起攝像機,隱蔽起來,等待著它的出現(xiàn)。
鮑永清說起雪豹的家庭生活,繪聲繪色。他說,雪豹是單親家庭,交配后,雄雪豹就此告辭,不再聯(lián)系;雌雪豹生育孩子后,獨自養(yǎng)育。待寶寶長到兩歲,雌雪豹就讓它們?nèi)リJ蕩生活,從此再也不去看望它的寶寶了。
此種生存方式,聽起來似不可理解,但這就是生態(tài),嚴峻的生態(tài)!
生態(tài)是生命的共同體,生命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但生命的存在方式卻千奇百怪。每種生物均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人啊,千萬不要以自己的生存方式去看待動物,千萬不要以人類的愛去推論動物的愛,動物有它們的愛,這種愛,于它們是自然的,而于人類也許就完全不能理解。
以生態(tài)之心去理解雪豹的天倫之愛,就釋然了。
鮑永清說,天峻之所以是雪豹最佳棲息地,是因為這里有一個對于雪豹生存最佳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天峻,不只是有雪豹,還有諸多野生動物。天峻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現(xiàn)在的天峻沒有獵人。人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
正說著,有人喊,快看,那里有巖羊!我忙要過望遠鏡,看到幾只小巖羊正在巖石間穿行。
哈熊溝,顧名思義,應(yīng)是哈熊出沒的地方,我問,哈熊是什么動物。鮑永清說,就是棕熊!
祁連山作為首批國家公園,生態(tài)好,是其突出的優(yōu)點。天峻其魅力之一,不就在生態(tài)優(yōu)秀嗎?
三
陪同我們考察的一位當?shù)氐牟刈逋嬖V我,這個地方有西王母的傳說。他指著山頭一塊平整地,說,瞧,那是西王母設(shè)宴的地方。
仿佛電光火石,我的頭腦中突然閃亮?!渡胶=?jīng)》中一段有關(guān)西王母的介紹清晰地出現(xiàn):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p>
西王母,“其狀如人”,應(yīng)該說,就是人,但是,她的身上有動物的一些因素:豹尾、虎齒。是不是可以做這樣的理解:西王母身上其實沒有豹尾,也沒有虎齒。豹尾,是裝飾;虎齒,是因為戴有虎頭面具,面具上長長獠牙特別突出。
原始人對于動物有一種崇拜的心理。他們將動物看作神。為了獲取動物的認可,或者說為了與動物神靈溝通,原始人會將自己化裝成動物的樣子。這是巫術(shù),學者們通常將它稱為模仿巫術(shù)。
祁連山有豹,也有虎?;谥T多動物有尾,在人的腚后安裝一條動物尾巴,是常用巫術(shù)之一。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史前彩陶盆就有裝飾有動物尾巴的舞人形象。
動物以肢體為武器,各種動物均有自己最厲害的武器,虎是齒,豹則是尾。豹尾猶如鋼鞭,搏斗中,豹子往往迅疾轉(zhuǎn)身,尾巴一掃,置敵于死命。西王母以豹尾、虎齒做裝飾,企圖借助于這樣的巫術(shù)獲得豹、虎的威力,完全可以理解。
哈熊溝有雪豹,天峻還有一些地方有雪豹,為此,我也認定西王母的部落就在這一帶活動,說不定她還建有一個國。
四
西王母周遭,看來都是黃帝的地盤。
從《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的記載來看,西山始于華山,陜西地面。
自華山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峚山,這座山上“多丹木,圓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飴,食之不饑”。此山產(chǎn)玉膏,玉膏可以滋養(yǎng)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黃帝喜歡食這座山產(chǎn)的“玉膏”。
峚山即密山(密爾岱山),這是一個可以確定的地名。諸多游記寫到這座山。如徐松的《西域水道記》云:“密爾岱山(舊作辟勒)……山峻三十許里,四時積雪,谷深六十余里。山三成:下成者為麓,上成者顛,皆石也。中一層則瓊瑤函之,彌望無際,故曰‘玉山……探者乘牦牛至其巘鑿之,墜而后取,往往重千萬斤。山與瑪爾魯克峰巒相屬?!睆摹渡胶=?jīng)》的介紹看,峚山是黃帝部落主要的居住地之一。
自華山西三百二十里,有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從這里發(fā)源。此山物產(chǎn)豐富,有瑯玕、黃金、玉等寶物?!渡胶=?jīng)》說,此山“為帝之平圃”,即黃帝的田園。
《山海經(jīng)》說槐江之山“其陽(山南)多丹粟……后稷所潛也”,“丹粟”,一種農(nóng)作物,說明當時有農(nóng)業(yè)了。農(nóng)業(yè)始祖后稷就生活在這里。按《山海經(jīng)》所述,此地早就有人居住,且開始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自華山往西南四百里,就是昆侖山了,這昆侖山是“帝之下都”,帝就是黃帝?!跋露肌薄孛娴氖锥?。按神話,黃帝在天上也是有宮城的。
自華山向西三百五十里,有玉山,西王母就居住在這里。玉山距昆侖山不遠。西王母所建立的國應(yīng)該是黃帝的屬國。西王母的工作當有二:一是在自己的國當酋長,二是在黃帝的手下做大巫師。西王母的巫師裝是“豹尾虎齒”,她行巫時,扯著嗓子長嘯,嘯聲洪亮而婉轉(zhuǎn),感天動地,故謂之“善嘯”。
昆侖山是中國文化之源,中華民族的先祖首先生活在這里。那么,昆侖山究竟在哪里?不錯,祁連山的西北部有一座山就名昆侖山。那么,《山海經(jīng)》中所說的“昆侖”就是指這座山嗎?中國的學者意見不一致。
葉舒憲、簫兵、鄭在世等先生認為:“就世界文化史而言,最有資格做神話昆侖母型的,應(yīng)數(shù)和田南山(即‘今昆侖)——無論從史實、神話抑或地理上看都是如此。然而‘祁連依然不失為華夏——漢人及其近接民族(包括匈奴、氐、羌等)的一座世界中心式的‘天山,依然不失為華夏或中原神話里‘昆侖的一個較早期的母型,而且大西域混沌文化叢的一個重要構(gòu)成(仍稱其為‘昆侖1吧)?!?/p>
其實,不管是不是將祁連山認作昆侖山,祁連山作為中國文化之源的地位都是不容否定的。黃帝及其部族在峚山食玉膏,后稷在槐江之山種植丹粟,西王母在哈熊溝著“豹尾虎齒”裝祭告天地,均是中華民族人文之源的顯示。
五
黃帝的事半是傳說,半是歷史。西王母與黃帝的關(guān)系,主要是我的猜測。然而,周穆王與西王母的故事則主要屬于歷史,雖然有文學的成分。故事出自古籍《穆天子傳》。
周穆王是西周第五代國君,在位五十四年?!洞呵镒髠鳌吩疲骸澳峦跤疗湫?,周行天下。”主要不是游覽,而是宣示國家主權(quán)。
《穆天子傳》記載穆王曾有過一次北征。途中,他經(jīng)過“昆侖之丘,以觀黃帝之宮”,這與《山海經(jīng)》所記“昆侖之丘,實惟黃帝下都”相印證。
周穆王又經(jīng)過春山,此山《山海經(jīng)》載為“邊春之山”,邊春之山與西王母所住的玉山不遠。周穆王最后來到西王母所在的國。
《穆天子傳》記“天子賓于西王母”——以客人身份受到西王母的款待。晉代學者郭璞有注:“西王母如人,虎齒,蓬發(fā),戴勝,善嘯,紀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侖丘,見西王母?!笨梢姡@西王母就是《山海經(jīng)》中說的西王母。周穆王誠摯地向西王母獻上了錦緞等禮品,西王母高興地收下了,于是,“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一場盛宴在瑤池舉行。
瑤池在哪?在哈熊溝!陪同我們參觀哈熊溝的藏族同胞這樣說。打量哈熊溝祼露的石崖,池在哪?也許現(xiàn)在不存在了,當年有?!艾帯耙浴坝瘛睘槠裕f明瑤池是產(chǎn)玉的地方,說不定它如峚山上的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包S帝是食是饗”。西王母住的地方為玉山,應(yīng)該也有產(chǎn)玉膏的水池,那就是瑤池了。
宴席擺在近瑤池的地方,可以在山上,山上有平地,也可以在山下,山下有草坪。當然,不會是露天,會在豪華的帳篷中。從西寧來天峻的途中,我們見過許多藏族風格的帳篷,用牦牛毛編織,防風,保暖,非常舒服。最大的帳篷可住一千人。
西王母在哈熊溝設(shè)宴,不排除這個地方風景好這一重要因素。哈熊溝很可能建有西王母的行宮,周穆王及其隨行人員說不定就住在行宮內(nèi)。
宴席開始,西王母為周天子唱起歌來,歌詞曰: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歌聲如此深情,悲兮,恨兮,怨兮,盼兮!載歌載舞,聲裂金石,舞動山川。這還才見面,就傷心地盼再會。敢情西王母愛上了周穆王?
周穆王也不是無情之人,他答道:
予歸東土,和治諸夏。
萬民平均,吾顧見汝。
此及三年,將復而野。
有承諾的:三年再來。
離別的日子終于來到了。周穆王升上弇山,題字勒石:西王母之山。西王母將周穆王送走之后,思念不已,郁郁寡歡,她做了一首歌。歌曰: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
虎豹為群,于鵲與處。
嘉命不遷,我惟帝女。
彼何世民,又將去予。
吹笙鼓簧,中心翱翔。
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現(xiàn)在我們不能考證這歌詞的真實性了,但歌詞連同這故事,就這樣載入史冊。從歌詞看,西王母國的人民對于周穆王印象是美好的,這是因為周穆王不是為征伐而來,而是為友情而來。
西王母與周穆王的故事是中原王朝與西北少數(shù)民族友好相處的最早記載。
六
參觀完哈熊溝,回到縣城天峻已是傍晚了。天還未黑,太陽將西天涂上鮮艷的晚霞,天峻周邊的山嶺金碧輝煌。而新城天峻以挺拔的麗姿,立在高原上,顯得非常大氣,仿佛它就是這一方土地的主宰。我在想,哈熊溝大概只能做西王母的行宮,她正式的宮殿應(yīng)該在天峻。天峻才是西王母國的國都。
《詩經(jīng)·崧高》有語:“崧高維岳,駿極于天?!贬?,作嵩,即中岳嵩山?!膀E極于天”就是高達于天的意思。古漢語中,“駿”通“峻”?!抖Y記·中庸》中有句“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發(fā)育萬物,峻極于天”,“峻極于天”就來自“駿極于天”。
《詩經(jīng)·崧高》是送別詩。作者為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送別的是對象是申伯。申伯是周宣王的母舅,封地在謝。周宣王當政時,申伯來朝,返回封地時,周宣王隆重禮送,還特意囑尹吉甫做一首送別詩。
周穆王早于周宣王一百多年。此時,周穆王與西王母的故事應(yīng)該早記入史冊,周宣王當然知道這件事。西王母送別周穆王、周宣王送別申伯,都是送別,而且都是轟轟烈烈的送別?!熬O于天”既可用于周宣王送別申伯,也可用于西王母送別周穆王。
“天峻”一名,敢莫就來自于此?
我沒有把握,問天峻縣攝影家協(xié)會的理事李應(yīng)平。李應(yīng)平也是拍攝雪豹的高手,他告訴我,天峻山,藏語叫“真尕天青”,意思是白色平臺,白色平臺,不就是雪山頂??!不知誰將它譯為漢語“天峻”的,譯得好??!
“峻極于天”,含意絕佳。天峻取名于此,至少有三點是當?shù)玫模浩湟唬炀幥嗖馗咴沟?,而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它確實高峻;其二,它的自然生態(tài)是最好的,既是人類的樂園,也是諸多野生動物的樂園,它確實卓絕;其三,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fā)源地之一。中國西北高原,有昆侖山、天山、祁連山等大山,這些高山是中國山脈體系之始,撐起了中國地理西北高東南低的格局,中國主要河流黃河、長江等均從這些山脈發(fā)源。天峻作為青藏高原的腹地,有它特殊的貢獻。神話傳說及史料記載,它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最早的生活區(qū),農(nóng)業(yè)的發(fā)源地,在中國文化中具重大影響的西王母國所在地。它確實神圣。
“峻極于天”。天峻,你夠的!
作者簡介:陳望衡,湖南邵陽人,大阪大學文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美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優(yōu)秀專家,國際應(yīng)用美學研究會國際咨詢委員會副主席,亞洲藝術(shù)學會副會長,德國特里爾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著有《中國古典美學史》《文明前的“文明”》等著作四十余部。三次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學界譽為“中國境界美學代表人物”“中國環(huán)境美學主要創(chuàng)造者”“中國美學史研究的領(lǐng)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