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麗華
摘要:介紹了馬鈴薯的生長特性;分析了馬鈴薯栽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馬鈴薯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對策。
關鍵詞: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對策
1? 馬鈴薯生長特性
馬鈴薯俗稱洋芋,土豆等,屬茄科1~2年生草本植物,富含淀粉、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適應性強,生育期短,產(chǎn)量高,是一種宜糧、宜菜、宜做工業(yè)原料等具有多種用途的經(jīng)濟作物,用塊莖繁殖的植株無主根,只有須根,根系分布在土壤耕作層內(nèi),入土較淺,要求土層深厚、疏松、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砂壤土最好,其中,沙壤土生長的馬鈴薯塊莖整潔、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便于收獲,最適宜的土壤pH值是5.0~5.5,一般每天日照時數(shù)在11~13h最為適宜,喜溫涼潮濕的氣候,塊莖增長期是馬鈴薯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建水大春馬鈴薯、秋馬鈴薯、冬季馬鈴薯三季都有栽培。
2? 馬鈴薯栽培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連作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病蟲害發(fā)生嚴重
馬鈴薯連作,不但產(chǎn)量低,而且病蟲害發(fā)生嚴重,應與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輪作較好,不能與茄子、西紅柿、辣椒等茄科作物連作。
(2)品種混雜退化現(xiàn)象嚴重
馬鈴薯田間矮化、黃化、花葉、皺縮株率較高,部份薯型不整齊,商品率低。
(3)播種種塊太小,造成馬鈴薯出苗不齊,幼苗生長細弱而減產(chǎn)。
(4)耕作粗放、栽培管理技術落后。
(5)盲目施肥,造成植株徒長。
馬鈴薯一生中需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適宜的氮、磷、鉀比例為 2.5:1:5,切忌因氮肥過多造成莖葉徒長而減產(chǎn)。
(6)種植密度過大,營養(yǎng)面積不足。
(7)播種過淺,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降低,致使結薯外露、青頭。
3? 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對策
3.1? 整地施肥
在前作收后,深翻曬垡,一般要求深翻25~30cm,施足底肥,施腐熟農(nóng)家肥或土雜肥2000~3000kg/667m2,播種時還應施尿素10kg/667m2、普鈣25kg/667m2、硫酸鉀20kg/667m2作種肥,但化肥不能直接接觸種薯。
3.2? 因地制宜,選擇適宜播期
在沒有灌溉條件,主要靠雨水生長的山區(qū)或高寒山區(qū),以種植大春馬鈴薯為主,2~3月播種,7~8月收獲;在冬季水源條件較好的壩區(qū)和半山區(qū),以種植冬馬鈴薯為主,11~12月播種,3~4月收獲。秋馬鈴薯一般7~8月播種,10~11月收獲。秋馬鈴薯由于薯塊在秋涼季節(jié)形成,退化少,是防止良種退化、保證良種供給的一項較好的栽培制度。
3.3? 選用良種,整薯播種
目前在建水栽培較多的品種主要有合作88、米拉、麗薯6號、宣薯2號等良種,選重50g左右的薯塊播種,可防止環(huán)腐、干腐等病菌感染和爛種缺苗。
3.4? 合理密植,把好播種質量關
一般株行距35×60cm,3000株/667m2。肥地2000株/667m2,瘦地4000株/667m2,播種時嚴格按照打塘一放種一蓋糞一施化肥一復土—蓋膜”的程序進行。
3.5? 加強田間管理
(1)中耕培土、防除雜草。苗高10~15cm時淺培土一次,開花前結合追肥大培土一次。
(2)科學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苗期,以清糞水為主,或用10kg/667m2尿素潑澆,第二次在蕾期,結合培土施尿素20kg/667m2、硫酸鉀15kg/667m2,每次追肥后要及時灌水,才能充分發(fā)揮肥效。
3.6? 適時灌水
馬鈴薯全生育期灌水4次,分別為苗期、蕾期、盛花期、末花期各一次,以浸灌潑澆為宜。
3.7? 打權摘花蕾
對肥沃的地塊,分枝多的品種,適當打掉一些側枝、弱枝、保留強壯枝3~4枝,不僅可以集中養(yǎng)分,還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發(fā)現(xiàn)花蕾及時摘除,以免耗費養(yǎng)分。
3.8? 蟲害防
3.8.1 蚜蟲:選用艾美樂(吡蟲啉)3000倍液或5%高滲抗蚜威可溶性液劑1000~2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2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
3.8.2 斑潛蠅:斑潛蠅:44%速凱乳油1000~1500倍液。1.8%集琦蟲瞞克乳油2500倍液,25%斑潛凈乳油1500倍液。
3.9? 病害防治
3.9.1 病毒?。哼x用無毒種薯,出苗前后及時防治蚜蟲,并及早拔出病株。發(fā)病初期選用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0.5%氨基寡糖素水劑600倍液+3%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3.9.2 早、晚疫?。喊l(fā)病初期選用銀法利600倍液或阿克白15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隔7~10d噴一次,連噴2~3次。
3.9.3 環(huán)腐病。主要以預防為主,選用無病薯塊,最好是整薯播種,或切薯用50PPM硫酸銅浸泡10min有較好的防效。
3.10? 適時采收
當?shù)厣锨o葉枯黃時,應及時采收,為防止馬鈴薯失水干縮,應保持80%~90%的相對濕度,專供食用的商品薯應在2~5℃的溫度條件下貯存,專供種用的薯塊應在 8~20℃的溫度條件下貯存。
參考文獻
[1] 張軟斌.山西馬鈴薯產(chǎn)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6.
[2] 胡祚,楊菊,楊健康,等.昭通馬鈴薯產(chǎn)業(yè)發(fā)展優(yōu)勢及前景分析[J].農(nóng)技服務,2017(1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