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門話題#奧運會狠狠修正了我的審美#她們將極限一點點延向更廣闊,才擁有的“人”之美。
都市話題劇《我在他鄉(xiāng)挺好的》刻畫了四個性格迥異的青年女性,并從其生活切入,直面異鄉(xiāng)人在都市漂泊中面對的痛點。在每一集的結尾,該劇會有一段圍繞這一集內容的總結性旁白,其中一集結尾道――
我們都喜歡執(zhí)著于過去,穿舊的衣服,占著內存卻舍不得刪掉的老照片,還有偶爾會在無眠的夜里想起曾經的戀人,對于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更多是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但過去畢竟已經過去了,我們都應該試著學會告別。
一位微博網友說――
這屆我們的女運動員向全世界證明了,女人可以是留寸頭、干勁十足的,可以是渾身肌肉、充滿力量的,可以是性感颯爽、手持重劍的,可以是戴可愛發(fā)卡、做珍珠美甲的。不是“男孩氣”,不是“男人婆”,不是“刻板印象”。因為女人就是她們那樣。
體育運動品牌NIKE在俄羅斯的一則廣告詞《女孩是用什么做成的》――
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我們的小女孩是用什么做的,用鮮花、用銀鈴、用秋波和果醬做成我們的小女孩。用鋼鐵、用努力、用奉獻和競爭做成我們的小女孩。用堅強不屈和讓國家驕傲的優(yōu)雅做成我們的小女孩。是用傷痕、擊打,是用勇敢和緊握的雙拳,是用獨立的精神和技巧,是用激情的心理和尊嚴,是用比石頭還堅定的意志,是用力量和心中的火焰,是不用畏懼別人意見的自由,是用成果和成就,做成我們小女孩的。
攝影師薇薇安·邁爾每找到一份保姆的工作后會對新雇主說――
我得告訴你,我會把我的一生都帶過來,我這一生都裝在那些盒子里。
對于“轉身”,律師徐靈菱在《三聯(lián)生活周刊》的采訪中說――
我相信很多職場人都是在等待一個能真正觸動內心的機緣,自然而然地被推動改變。
在《奇葩說》中,關于“下班后的消息該不該回”,導師劉擎說――
人不只是有效率,不只是能夠當作成本收益的計算的符碼,人是作為一個目的的存在,而不僅僅是任何發(fā)展的工具。
在電視劇《酋長的男人》里,演員張晗扮演的云河說――
懸崖上的人臉上帶著笑,心里藏著刀。
演員龔俊在《新京報》的采訪中說――
我就是特別晚熟的那一類,我覺得這也不是壞事兒。
作家平路在《人物周刊》的采訪中說道――
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我們看到和以為的那樣。比如從小到大,我們以為人生的目的就是要獲得幸福和快樂。特別是女性,一定要獲得婚姻,一定要有另一半或者兒女來愛我、養(yǎng)我才會幸福。但當你這樣,其實就背上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