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磊,國瑞坤,楊先海,吳祥臻,肖龍波(山東理工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
蚯蚓養(yǎng)殖有著很高的經(jīng)濟效益,蚯蚓中所含有的生物酶、激素和蛋白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制藥領域,蚯蚓養(yǎng)殖產生的蚓糞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富含大量的氮磷鉀以及有機物,被稱作“有機肥之王”。蚯蚓養(yǎng)殖的整個生產鏈有很高經(jīng)濟效益[1-3]。但是目前國內外仍無高效率蚯蚓蚓糞分選裝置。蚯蚓的生長周期較短,如何快速高效地進行蚯蚓和蚓糞的采收成為制約蚯蚓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技術難題。目前,蚯蚓養(yǎng)殖多為小規(guī)模養(yǎng)殖,采用的分選方法多為人工分選,分選過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資源,限制了蚯蚓養(yǎng)殖的規(guī)模。因此,急需設計一種新型蚯蚓分選裝置,實現(xiàn)蚯蚓蚓糞采收高效化[4]、自動化[5]。
大規(guī)模蚯蚓養(yǎng)殖時采用室內恒溫恒濕環(huán)境下養(yǎng)殖箱式養(yǎng)殖模式,蚯蚓生長周期短,蚯蚓成熟時需要將其從培養(yǎng)基中篩分出來。研究蚯蚓分選,需要先對篩分物進行分析。本文研究的待分選蚯蚓培養(yǎng)基為無土培養(yǎng)基,其主要成分為蚓糞、蚯蚓以及殘余基料(圖1),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蚓糞,其次是蚯蚓。表1為蚯蚓培養(yǎng)基的主要成分。
表1 蚯蚓培養(yǎng)基的主要成分Table 1 Main components of earthworm culture medium
圖1 蚯蚓培養(yǎng)基的主要成分Fig. 1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putum medium
蚯蚓培養(yǎng)基含水量較高,且成分復雜,滾筒篩在處理此類物料時具有較好的分選效果[6-7]。但是由于蚯蚓培養(yǎng)基顆粒表面存在一層水化膜,液橋力的作用使得蚓糞顆粒之間的粘附力增大,培養(yǎng)基顆粒容易相互之間粘附結球,從而導致顆粒的粒度增大,蚓糞顆粒的過篩概率降低。因此,在設計滾筒式分選裝置之前需要對蚓糞粘附結球機理進行研究。
由于顆粒之間存在粘附力,蚓糞顆粒在運動過程中會形成二次、三次蚓糞顆粒,在這一過程中蚓糞顆粒的粒度不斷增大,顆粒粘附過程如圖2所示。建立顆粒粘附結球模型,如圖3所示。假設顆粒間的接觸角為0°,則顆粒間的粘附力:
圖2 蚓糞粘附結球過程Fig. 2 Process of earthworm feces adhered to become sphere
圖3 蚓糞顆粒粘附結球模型Fig. 3 A model of earthworm excrement binding into spheres
(1)
R1=r(secβ-1)
(2)
R2=r(tanβ-secβ+1)
(3)
由公式(1)、(2)、(3)可得:
(4)
式中:τ.表面張力;r.顆粒半徑;β.鉗角
由公式(4)可知,兩顆粒之間發(fā)生接觸時,蚓糞顆粒之間的粘附力與顆粒半徑、鉗角大小以及含水率有關。在體積為V的空間中存在N個顆粒,t時間內任意兩顆粒之間發(fā)生碰撞的概率為:
(5)
式中:Vr.顆粒相對運動速度;N/V.顆粒濃度。
由公式(5)知,蚓糞顆粒之間發(fā)生碰撞的概率與顆粒直徑、相對運動速度以及顆粒濃度有關。
滾筒篩如圖4所示,滾筒由滾輪支撐安裝在滾筒架上,滾筒架與底架通過擺頁連接,可根據(jù)分選需要調整滾筒安裝傾角。裝置由三相異步電動機提供動力。作業(yè)時,從裝置的進料端投入待分選物料,細狀蚓糞顆粒透篩,大塊蚓糞與蚯蚓沿滾筒傾斜面移動。篩上物經(jīng)過喇叭形出料口,將蚯蚓從大塊物料顆粒中分離開來,蚯蚓從出料口的一側流出,大塊物料從出料口中間位置流出。
圖4 滾筒型活體蚯蚓分選裝置設計與試驗 1.擋板;2.喇叭形出料口;3.輪轂;4.固定輪;5.滾筒固定架;6.托輪;7.擋排;8.主動軸;9.帶座軸承;10.滾筒架;11.電機;12.底架;13.擺頁 1.baffle;2. tubaeform discharge hole;3.hub;4.tight pulley;5. fixed mount of roller;6.riding wheel;7.retaining drainage; 8.driving shaft;9.plummer block;10.roller mount;11.electronic machinenary;12.chassis;13.pendulumFig. 4 Design and test of drum-type living earthworm separation device
篩分發(fā)生于物料在滾筒內運動過程中,為了簡化分析過程,取物料中單個顆粒進行運動分析[8],建立顆粒在滾筒內的運動模型,顆粒在滾筒內的受力如圖5所示。
圖5 顆粒受力圖Fig. 5 Particle force diagram
顆粒在靜摩擦力Fm的作用下隨滾筒轉動,上升的最大高度與滾筒轉速的大小有關。顆粒上升的過程中,重力在滾筒切線方向上的分力不斷增大,摩擦力F也隨之增大,由于顆粒重力在滾筒切線方向上的分力一直小于最大靜摩擦力Fm,顆粒與滾筒之間無相對滑動,在此過程中無顆粒的過篩。當摩擦力F達到最大靜摩擦力Fm時,顆粒發(fā)生滑落,由于顆粒的滑動摩擦力較小,顆粒將滑至滾筒底部,在此過程中有顆粒的過篩。隨著滾筒轉動,物料將一直重復上述過程[9]。由于滾筒安裝存在傾角,物料在下滑的同時還進行軸向運動,直至運動到出料口處。在顆粒在滾筒內的運動過程中,當顆粒處于平衡臨界點時,由平衡條件得:
(6)
式中:Fm.最大靜摩擦力;α.位置角;m.顆粒質量;μ*.顆粒靜摩擦系數(shù),μ*=tanσ,σ為靜摩擦角;R.滾筒半徑。
公式(6)整理可得:
(7)
(8)
(9)
在實際中滾筒傾角的余弦值近似等于1,因此暫不考慮傾角對顆粒受力的影響。由以上公式推導可知,顆粒平衡臨界點位置角是滾筒轉速的函數(shù),由公式(8)作出顆粒位置角α對應ω2的函數(shù)圖像,如圖6所示。
對圖6曲線進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圖6 蚓糞顆粒P受力分析Fig. 6 Force analysis of sputum granules P
(1)當位置角α<σ時,由于顆粒在滾筒內處于自鎖狀態(tài),顆粒在任意轉速均不會下滑。
(2)當位置角σ≤α≤σ+π/2時,取此區(qū)間內一點α<α0進行分析,由公式(9)得:
(10)
當滾筒轉速以ω1轉動時,顆??傻竭_的最大位置角為α0,在到達此位置角之前,顆粒均不會發(fā)生滑動。
(3)當位置角α=σ+π/2時,由公式(10)得:
(11)
當滾筒以ωm轉動時,顆粒可達到的最大位置角為σ+π/2,該點也為曲線的臨界轉速點。當滾筒轉速大于該極限轉速時,顆粒與滾筒之間將不發(fā)生相對滑動,顆粒將與滾筒一起做同步圓周運動[10]。此外,位置角不得超過為90°,否則將顆粒將沿速度方向拋落回篩面,過篩概率較低。位置角90°時滾筒轉速為:
(12)
但是物料在滾筒篩中是以顆粒群的形式過篩的,因此,需要進一步對顆粒群在滾筒內的運動進行分析。由公式(5)可知,顆粒碰撞概率與顆粒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有關。滾筒轉速超過顆粒最大位置角90°對應的轉速時,一部分物料會在滾筒中做斜拋運動,滾筒的篩分率大大降低。根據(jù)相關文獻[11-12],物料在滾筒內篩分的最大位置角通常為20~60°,在進行設計時,位置角選為45°,則公式(12)改寫為:
(13)
通過公式(13)得出了滾筒式分選裝置的理論最佳轉速,在此轉速下的實際分選效果將進一步通過試驗進行驗證。
前文對滾筒式分選裝置篩分機理進行了分析,推導了分選裝置的理論最佳轉速,后面將通過樣機正交試驗確定最佳篩分參數(shù)。
不同的溫濕條件對蚯蚓生長有不同的影響,當濕度低于40%時生長量和產繭量都會降低,濕度超過70%時產繭量會下降,培養(yǎng)基溫度為20 ℃、濕度為60%~65%左右時蚯蚓生長和產繭數(shù)達到最高值[13]。為了提高篩分率,生產時適當降濕至50%~55%左右,本次試驗如圖7所示。
圖7 滾筒式蚯蚓分選裝置現(xiàn)場試驗Fig. 7 Field test of drum-type living earthworm separation device
試驗目的:(1)測試滾筒式分選裝置的篩分效果;(2)分析各篩分參數(shù)對篩選的影響;(3)通過試驗確定滾筒式篩分裝置的最佳篩分參數(shù)。
正交試驗是研究多因素試驗的重要數(shù)理方法[14],滾筒轉速、滾筒傾角以及進料速度是影響篩分效果的重要工藝參數(shù),每個因素取4個水平,進行滾筒式分選裝置篩分試驗,如表2所示。
表2 試驗因素水平設置Table 2 Test factor level setting
建立三因素四水平滾筒型分選裝置正交試驗[15],選用正交表L16(45)安排試驗,需要進行的試驗次數(shù)為16次,正交試驗設計如表3所示。
表3 正交試驗表Table 3 Orthogonal testTable
根據(jù)正交試驗表進行篩分試驗,試驗結果如表4、表5所示,試驗得到的分選物如圖8所示。對篩分率進行極差分析[16],具體如表 6所示。由表6可知,RA>RB>RC,說明各因素對于滾筒篩分率影響的重要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滾筒轉速、滾筒傾角、進料速度。結合表5可知,16組篩分試驗中蚯蚓的過篩損失率在3%以內,蚯蚓過篩損失率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篩下物的質量可近似視為過篩蚓糞的質量。以篩分率為試驗指標,對于A因素來說,不同水平下的篩分率為:k2>k3>k1>k4,B因素不同水平下的篩分率為:k2>k3>k1>k4,C因素不同水平下的篩分率為:k1>k2>k3>k4。因此,滾筒式分選裝置在取得最大篩分率時的篩分參數(shù)組合為A2B2C1,即:滾筒轉速為18 r/min,滾筒傾角為7°,進料速度為0.6 t/h時篩分率最高。
表4 正交試驗結果Table 4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表5 蚯蚓分選率記錄表Table 5 Earthworm screening rate
表6 篩分率極差分析表Table 6 Range analysisTable of screening rate
圖8 試驗分選物Fig. 8 Test screening
通過正交試驗得出了滾筒式分選裝置的最佳篩分參數(shù):當轉速為18 r/min、滾筒傾角為7°、進料速度為0.6 t/h時分選效果最佳。據(jù)此安排分選裝置的驗證試驗,驗證試驗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驗證試驗結果Table 7 Verification test results
通過驗證試驗進一步驗證了最佳篩分參數(shù)下滾筒式分選裝置的蚯蚓分選效果,分選得到的蚯蚓含雜率低,分選過程中的蚯蚓損失率小于10%,可以滿足工廠化養(yǎng)殖模式蚯蚓分選要求。
建立了蚓糞粘附結球模型,分析了篩分過程中蚓糞粘附結球機理,建立了滾筒內顆粒的運動模型,結合粘附結球機理對滾筒篩分機理進行了研究。
進行了樣機試驗,當滾筒轉速為18 r/min、滾筒傾角7°、進料速度為0.6 t/h時,篩分率可達到48.15%,蚯蚓分選率可達到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