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是莧科莧屬植物,原產(chǎn)于美洲和亞州南部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中國商代的甲骨文已經(jīng)出現(xiàn)“莧”字。五代十國時期的文獻中記載有“六莧”,即赤莧、白莧、人莧、紫莧、五色莧、馬莧,不過其中有些和今天的莧菜親緣關(guān)系很遠。
莧菜以人工種植蔬菜出現(xiàn)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時期,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是紅莧菜(拉丁學名Amaranthus tricolor),又叫三色莧、雁來紅、米谷菜等。
紅莧菜的菜湯顏色鮮艷,可以拌飯吃,但如果不小心濺到衣服上就很難洗掉。紅莧菜菜湯中的色素就是莧菜紅,一種水溶性色素,屬于花色苷類物質(zhì),主要成分是莧菜苷和少量甜菜苷(甜菜紅)。雖然它和花青素的顏色類似,但化學結(jié)構(gòu)有較大差異,因此化學性質(zhì)相對更穩(wěn)定。莧菜紅也有弱點,比如耐不住長時間加熱,不太喜歡堿性環(huán)境。在酸性環(huán)境下,莧菜紅是鮮艷的紫紅色,當PH值超過10的時候它就會變成黃色。
現(xiàn)在,人們會將莧菜的色素提取出來用于食品工業(yè),主要用于糖果、糕點、飲料等。不過,你在食品配料表里看到的“莧菜紅”并非來自莧菜,而是另一種色素,因為天然來源的莧菜紅色素應當標注為“天然莧菜紅”。食品配料表里的“莧菜紅”和“檸檬黃”一樣,只是因為顏色和天然食材接近才起了這樣的名字,實際上它是人工合成的偶氮類化合物。
(摘自《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