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摘要:通過研究在建平縣增施商品有機肥與減施化肥的不同施用量及對花生生育性狀、產量等的影響,篩選出最佳的商品有機肥及化肥施用量,為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在本地區(qū)的全面推廣提供數據支撐。試驗結果顯示:施商品有機肥80kg/667m2+硫酸鉀性螯合肥32kg/667m2的施用量可以促進花生生長,且產量最高,達330.52kg/667m2,增產157.71kg,增產率為88.00%。
關鍵詞:增施有機肥;減施化肥;花生;生育性狀及產量
建平縣位于遼寧西部,屬于北溫帶半干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2019年在該縣開展增施商品有機肥和減施化肥不同施用量對花生生產的影響試驗,以期篩選出最佳的商品有機肥與化肥施用配比,為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在本地區(qū)的全面推廣提供數據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建平縣萬壽街道東大杖子村。試驗地土壤為堿性,肥力較低,土壤類型為碳酸鹽褐土,砂壤,前茬作物為高粱,平均產量630kg/667m2。
(2)供試材料? 供試肥料有硫酸鉀型生態(tài)螯合肥(N:P2O5:K2O=12:18:15)、配方肥(N:P2O5:K2OO=30:0:10)、“輝山”商品有機肥(有機質≥45%,N+P2O5+K2O=5%)?;ㄉ贩N為四粒紅。
(3)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個處理,其中處理1為對照,為空白對照,不施肥;處理2為施螯和肥40kg/667m2;處理3為施商品有機肥40kg/667m2+螯和肥36kg/667m2;處理4為施商品有機肥80kg/667m2+螯和肥32kg/667m2;處理5為施商品有機肥120kg/667m2+螯和肥28kg/667m2;處理6為施商品有機肥160kg/667m2+螯和肥32kg/667m2。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每處理16壟、面積90m2。以上肥料作為底肥播種時施入,開花下針期追施配方肥40%(30-0-10)20kg/667m2。除底肥外,各小區(qū)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
(4)測產 隨機抽取三點測產,在樣點處連續(xù)測量10行的距離,除以10,計算出平均行距;每個采樣點選取有代表性的花生1行(壟長5m)或2行(壟長2.5)做記產區(qū)(避開地頭、溝壑及特殊地塊),將所有記產區(qū)花生植株采用人工方式拔出(如果土壤較粘重,可采用鐵鍬先松土),將所有記產區(qū)的花生莢果摘下(如有落果現象,則采用小耙子人工耙出),去除莢果表面附著的土壤,裝入網袋。采用電子稱稱量每個記產區(qū)莢果總鮮重,計算花生莢果產量。然后進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1)各處理對花生生育時期的影響? 通過花生生育時期的調查可以看出,在播種期相同的情況下,施肥處理與不施肥處理的出苗期一致,但施肥處理的拔節(jié)期、抽雄期、灌漿期、成熟期提前2-3天,但與具體的螯合肥和商品有機肥的施肥量關系不大。說明施肥可以促進花生生成長。
(2)各處理對花生生育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由表1看出處理1(空白對照)的株高、飽果數、分枝數、百果重、百仁重表現最差,株高最高、飽果數最多、分枝數最多、百果重最大、百仁重最大為處理4。與處理1 的產量(175.811kg/667m2)相比,處理4增產最大,產量為330.52kg/667m2,增產157.71kg,增產率為88.00%,而且隨著商品有機肥施用量增加、化肥施用量減少,以處理4為峰值,產量出現了先增加后減少的的趨勢。經過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可以看出,處理4的畝產量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處理2、處理3、處理5、處理6之間產量差異顯著,處理1與其他處理產量差異極顯著。
3? 結論
施肥可以促進花生生長,但與具體的螯合肥和商品有機肥的施肥量關系不大。與空白對照相比,施商品有機肥80kg/667m2+控釋肥32kg/667m2的花生株高最高、飽果數最多、分枝數最多、百果重最大、百仁重最大,且增產最大,產量為330.52kg/667m2,增產157.71kg/667m2,增產率為88.00%。而且隨著商品有機肥施用量增加、螯合肥施用量減少,以施商品有機肥80kg/667m2+螯和肥32kg/667m2為峰值,產量出現了先增加后減少的的趨勢;施商品有機肥80kg/667m2+控釋肥32kg/667m2增產顯著,各施肥處理之間差異顯著,不施肥處理與其他施肥處理產量差異極顯著。說明施商品有機肥80kg/667m2+控釋肥32kg/667m2為建平縣地區(qū)的商品有機肥與螯合肥在花生作物上的最佳施肥配比。
參考文獻
[1] 余金富.減施化肥對花生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J].福建稻麥科技,202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