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芯銘
年幼的弟弟喜歡鸚鵡很久了,這個寒假媽媽終于買了兩只虎皮鸚鵡。弟弟看到鸚鵡,抱著媽媽親了一口,拍著手說:“媽媽真好,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笨吹降艿艿呐e動,我和爸爸在一旁哈哈大笑。
兩只鸚鵡剛到我們家時,有些怕生,鮮少露臉,一直待在籠子里梳梳羽毛,撓撓癢癢。餓了來到籠子邊吃幾口小瓶蓋里的食物,渴了拍幾下翅膀,到另一邊的小瓶蓋里喝幾口水,然后快速地飛到籠子中間,把頭埋在窩里,只留條小尾巴露在外面,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幾天后,它們才徹底暴露了天性。它們將毛茸茸的頭探出來四處張望,確認沒有危險后,便大搖大擺地從籠子里走出來。它們還很小,走路還有些搖晃。心情舒爽時,它們就“嘰嘰喳喳”地叫幾聲,清脆動聽,似乎在說:“我很快樂呀,我很舒服呀?!?/p>
虎皮鸚鵡的頭羽和背羽一般呈黃色且長有黑色條紋,毛色和條紋猶如虎皮一般。我家的兩只虎皮鸚鵡,一只體羽為藍色,另一只體羽為綠色。藍色的那只眼皮底下有兩道像胡子一樣的毛,說來也奇怪,這兩道毛旁邊全是白得發(fā)亮的羽毛,從頭頂延伸到腹部。從脖子處開始,羽毛從淡藍漸變?yōu)樯钏{,甚是好看,甚是神奇。它那虎皮斑與綠色的那只略有不同,遠遠看去像藏了許多星星,還眨巴著眼睛。我便給它取名為“小星”。它像公主一樣華麗而矜持,性格安分得多。
那只綠色的虎皮鸚鵡長得也好看,但沒有小星的公主氣質(zhì),很調(diào)皮,天真無邪,倒也惹人喜愛。我看它好動貪玩,又披著一身碧綠的羽毛,便給它取名為“雪碧”。
雪碧的行為常常惹人大笑。剛到家里沒幾天,它就開始表演雜技,在籠子里的秋千上蕩啊蕩,很享受的樣子,還用腳趾抓住秋千上的小木棍,360度一上一下地繞圈,看得人不禁為它捏把汗。我生怕它掉下來,而它卻不以為意,依然樂此不疲。我們一家常常圍在鳥籠邊看它表演雜技。有一次,我們吃午飯時,雪碧的小腦袋探出籠子,用嘴咬住鎖籠子的拉手,沿著籠子往左飛,竟然將籠子打開了,真是太神奇了!還沒等我反應(yīng)過來,它“呼啦”一聲,靈巧地飛到我的肩上,兩爪緊緊抓住我的肩膀,低下頭戳戳我,咂咂嘴,仿佛在示意它也想嘗嘗我碗里的飯菜?!把┍?,你膽子咋這么大呢?你看人家小星靜靜地在籠子里吃自己的鳥食呢。”我話音未落,小星居然也飛出鳥籠,落在了餐桌上。“這兩只鳥也太好玩了吧,居然不怕人,膽子還這么大?!眿寢尭锌馈0职致犃诵χf:“人家都披了虎皮了,再不大膽些是不是太(尸從)了?”兩只鸚鵡似乎聽懂了爸爸的話,“嘰嘰喳喳”地叫了幾聲表示贊同。
看著兩只鸚鵡古靈精怪的樣子,我們一家人不禁開懷大笑。
(指導老師 吳正榮)
簡 評
文章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兩只虎皮鸚鵡的日常,以及它們帶給作者一家的快樂,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都源于作者嫻熟的寫作技巧和布局。
一、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剛開始時,兩只虎皮鸚鵡都特別乖巧,“鮮少露臉”“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后來熟悉環(huán)境了,就逐漸活潑起來,蕩秋千,飛出籠子,與人親密接觸等,前后一靜一動,形成了鮮明對照。文章不再是線性的,不再是平面化的,而是有了波瀾,有了起伏,有了層次感,簡單的故事生動起來了。
兩只鸚鵡的個性對比也很鮮明,一只“安分得多”,一只“好動貪玩”,讓人印象深刻,這就是個性化的刻畫。
二、巧妙借用攝影中的特寫鏡頭、鏡頭切分、局部放大等表現(xiàn)手法。作者抓住幾個有特色、有價值的瞬間來寫,比如鸚鵡打開籠子飛出去,這個場景就是一個特寫鏡頭;“咬住”“往左飛”“打開”“抓住”“戳”“咂咂嘴”等一連串的動作,作者采用慢鏡頭式回放,切分鏡頭,細化了動作,放大了細節(jié),把這個看似簡單的特寫鏡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讀者充分感受到這個小精靈的聰明、可愛。
三、作者還精于觀察,這也是文章成功的關(guān)鍵。生活中其實沒有那么多轟轟烈烈的事,更多的是平凡的身邊小事。細心觀察生活,關(guān)注平凡的事物,你將會發(fā)現(xiàn)許多不平凡的東西。
(吳正榮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