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超 洪向華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顧黨的百年奮斗征程,高度概括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首次對偉大建黨精神進行了概括,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①正是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和鼓舞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辟偉大道路,創(chuàng)造偉大事業(yè),取得偉大成就,向歷史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塑造奠定了基礎。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延續(xù)發(fā)展的內在基因。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所在。黨的百年發(fā)展史,是一部黨從革命、建設、改革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奮斗史,更是一部革命精神的發(fā)展傳承史。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歷經風雨,在自身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同時,團結帶領全體人民不斷取得了偉大成就。厘清偉大建黨精神的生成邏輯,有利于把握其實質與內核,在實踐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更好地提供指引。
(一)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理論根基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是一個“外來”與“自發(fā)”雙重合力的結果。從外部來講,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fā),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從內部來講,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發(fā)展是近代以來中國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而選擇的新道路、新方法。1918年11月,李大釗基于馬克思主義立場,在《Bolshevism的勝利》與《庶民的勝利》兩篇文章中,對有關中國革命對象、道路、方向與階級的情況作出了科學判斷。五四運動后,他通過《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tǒng)闡釋了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社會主義。陳獨秀通過《談政治》《社會主義批判》《和區(qū)聲白談論無政府主義》等文章,提出中國要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缎虑嗄辍贰稏|方雜志》《星期評論》等雜志也為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提供了一定的媒介支持。正是這些先進思想火炬的傳遞,在風雨如晦的中國點燃了馬克思主義的赤火,使中國革命走向了新征程。早期共產主義者作為建黨主體,在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中,蘊涵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愿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初心,并以此為內核形成了具有強大感召力、創(chuàng)造力、戰(zhàn)斗力與凝聚力的偉大建黨精神。
(二)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實踐基礎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戰(zhàn)亂頻發(fā),國內積貧積弱,民生凋敝,山河破碎。面對三座大山的壓迫,中國各階級開始奮起反抗。農民階級自身的脆弱性與局限性決定了其不能扭轉中華民族的命運。地主階級開啟的自救運動,終究是中興幻夢一場空。資產階級改良派以滿腔熱血進行的改良運動,但仍是山頹海嘯始茫然。在孫中山等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領導下,辛亥革命徹底敲響了腐朽不堪的清王朝的喪鐘,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進程。1918年12月,李大釗寫下了“人道的警鐘響了!自由的曙光現(xiàn)了!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②此后,各地工農組織或共產黨早期組織陸續(xù)成立,積極擔負起研究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任,并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乃至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開展論戰(zhàn)。早期共產黨人在工人群眾中積極開展宣傳與組織工作,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為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共產黨組織儲備了基本條件。這些革命舉措以新思維引領救亡運動,以新組織匯聚革命力量,逐步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根”。在這種“根”與“魂”的激勵下,中國共產黨在嘉興紅船上播下革命的火種,并在百年征程中,逐漸成長為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巍巍巨輪,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礎
中華文明有著極強的凝聚性與包容性。對于中華民族而言,“大一統(tǒng)”觀念早已成為一種文化意識與政治認同。從“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的理想設計到“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禮記·中庸》)的制度實踐,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凝聚性的深刻體現(xiàn)。進入近代以來,不論是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在一番嘗試中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正是缺乏一個社會民眾共同認可的強有力的領導力量。于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凝聚中國民眾力量的核心,應運而生。早期共產黨人在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發(fā)展過程中,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現(xiàn)代性轉化,并為其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提供思想武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建立大同社會的終極理想、強烈的人道主義、服務現(xiàn)實世界的實踐智慧、樸素唯物主義等價值理念都與馬克思主義高度契合、相融相通。③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正是在這種實踐與探索中得到了鞏固與加強。廣大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逐漸將開天辟地、不畏艱難、求同存異、艱苦奮斗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熔鑄入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
偉大建黨精神作為共產黨人在建黨過程中自覺形成的精神意識成果,其基本內涵既源自建黨創(chuàng)黨的歷史經驗,也從整體上涵蓋了該議題所處的時代語境,回答了黨“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等問題。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黨為人民服務初心的深刻體現(xiàn),是黨在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永葆先進性與純潔性的精神指引。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政治品質,科學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時代議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責任本色,科學解答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的主體秘密。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意志品格,深刻揭示了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內生邏輯。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價值立場,全面昭示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立場、決心和信心。
(一)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根本支柱,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共同的思想追求和安身立命的根本。作為偉大建黨精神的首要內涵,鮮明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與科學性。一百年前,中國先進分子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山河破碎的中國點燃了一片赤色之火。由此,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這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燃起了希望之火。事實證明,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能”。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理論武器,堅持以辯證思維與唯物主義相結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以實現(xiàn)全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為追求,在推進偉大事業(yè)過程中,將遠大理想與現(xiàn)實實踐相結合,不斷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實踐性。
(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踐行精神信仰、服務人民的責任擔當。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對全人類解放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造就了中國共產黨肩負使命、不忘初心的偉大建黨精神。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來時路,從精神之源出發(fā),承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歷史重任。一代代共產黨人歷經革命的炮火與洗禮,建設的決心與信心,改革的澎湃與激情,為立國興國強國提供了豐厚的滋養(yǎng)。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全體人民實現(xiàn)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跨越,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精神譜系的指引,離不開其不忘初心、擔當使命的高尚情操。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④百年風華崢嶸,初心始終不易。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奮斗中鑄就了初創(chuàng)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zhàn)精神,探索期的大慶精神、青藏鐵路精神、紅旗渠精神,全面推進期的小崗精神、特區(qū)精神、奧運精神、上海精神、改革開放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歸根到底,上述精神皆與偉大建黨精神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產黨人勇于擔當、敢于擔當?shù)氖姑耋w現(xiàn)。
(三)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革命性與斗爭性的深刻體現(xiàn)。無論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理論傳播過程,還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中國的建立過程,都離不開無數(shù)共產黨人前赴后繼的流血犧牲。中國共產黨誕生于中華民族最為危難之際,面對內憂外患、各類救國方案紛紛失敗之境,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早期共產黨人并沒有畏懼困難,而是勇敢站了出來,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傳入中國,依靠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運動,探索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從學校講壇到工廠工地,從青年學生到工農群眾,早期共產黨人不懼風險、不怕犧牲、敢于斗爭,經歷重重艱難險阻,歷經層層生死考驗,付出無數(shù)血淚代價,建立并不斷發(fā)展壯大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后,中國共產黨人并沒有坐享成果,拋棄斗爭精神,而是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繼續(xù)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消滅在中國延續(xù)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成功在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戰(zhàn)勝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居安思危意識,傳承偉大斗爭精神,直面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各類風險,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英勇頑強的斗爭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了諸多歷史性成就和突破,中華民族和廣大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四)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從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容層次和話語邏輯來看,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之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⑤。從黨成立之日起,便將自身的命運與廣大人民、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聯(lián)結在一起,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中國共產黨人并非是脫離于廣大人民的獨立存在,而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生長于人民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秉承人民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初心理念,自身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權勢團體或特權階層的利益,與人民之間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或矛盾問題。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與改革的過程中,無論經歷多大磨難與困難,中國共產黨始終沒有改變?yōu)橹袊嗣裰\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對于所有共產黨人而言,是否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是否做到不負人民,是考核共產黨員身份品質的基本標準。從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納入黨的制度體系建設工作,再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初心使命的探尋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成為新時代全體黨員的價值共識與道路導引。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源,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精神血脈。傳承偉大建黨精神,應在深入把握偉大建黨精神深刻內涵的基礎上,豐富與完善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探索新時代建黨精神話語敘事的時代脈絡。
(一)深厚鮮明的人民性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的重要思想來源和精神動力,是黨帶領全體人民從山河破碎的新民主主義時期走向繁榮富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強大動力。共產黨的價值目標、價值信念與價值追求是為人民謀幸福,人民性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鮮明主線。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便將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處,將為人民服務作為畢生的價值追求,將實現(xiàn)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根本訴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立場的重要性。“我將無我,不負人民”⑥,更是體現(xiàn)了新時代共產黨人對人民立場的重視與堅持。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時代的創(chuàng)新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積極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貫徹群眾路線,將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凝聚眾志成城的磅礴偉力,努力帶領人民群眾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期夙愿。
(二)深邃厚重的實踐性
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于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建黨創(chuàng)黨實踐活動中,與中國共產黨相伴而生,在整個建黨時期發(fā)揮了精神凝聚的重要作用。黨從成立之日起,便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在演化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同時,熔鑄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血脈力量。偉大建黨精神締造了一個嶄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確立了一個科學的指導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開辟了一條全新的奮斗之路——革命、建設、改革。新時代傳承偉大建黨精神深邃厚重的實踐性,就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國內環(huán)境和錯綜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帶來的挑戰(zhàn),在實踐中堅守理想,踐行初心,對黨忠誠,不懈奮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賡續(xù)紅色血脈,將偉大建黨精神發(fā)揚光大。
(三)深刻高遠的時代性
偉大建黨精神在與時代融合過程中,樹起了一座體現(xiàn)時代特征與社會發(fā)展方向的精神豐碑。在傳承過程中,作為黨奮力實現(xiàn)偉大目標所凝聚的磅礴力量和砥礪前行的精神動能,已經融入中華民族偉大斗爭的血脈之中,成為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子,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樹立了鮮明的精神旗幟。大道康莊,行者無疆。在奔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上,要始終堅持以偉大建黨精神為導引,立足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與時俱進,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賡續(xù)紅色血脈,書寫更加絢麗恢宏的社會主義史詩。
[本文作者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督學組督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注釋:
① ⑤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
②李大釗:《Bolshevism的勝利》,《新青年》第5卷第5號(1918年10月15日)。
③郭國祥、喻越:《近代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毛澤東思想研究》2018年第5期。
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
⑥杜尚澤:《“歡迎你到中國去”(習近平主席訪問歐洲微鏡頭)》,《人民日報》2019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