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農村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程越來越受到關注,要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要求,滿足小學生對網絡世界的探索,為促進小學生身心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對網絡環(huán)境下的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學習,提出在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措施,為實際課程的順利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網絡;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
隨著互聯(lián)網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農村小學思想教育課程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農村小學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我們要將現(xiàn)代化的科技手段與傳統(tǒng)的教學教育經驗相結合,充分發(fā)揮網絡教育的實效性、便捷性的優(yōu)勢,從而綜合提升小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網絡教育的普及對于農村道德與法治教育產生深遠影響,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將網絡技術運用到現(xiàn)實的教育中,提高農村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高度。
一、農村道德與法治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農村道德與法治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特別多。農村教育資源相對貧乏,有些農村學校缺乏相應的設施,缺乏創(chuàng)新教育的教學理念,導致農村道德與法治教育效率低下。
(一)教學觀念落伍
新課改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小學在思想教育中確實受到了許多條件的制約,包括農村小學部分老師的思想觀念沒有與實際的課改要求結合起來,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接受能力也無法提高。在思想教育中,教師仍然將學生放在客體的地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引導作用,導致學生成績不理想、教學效果不明顯。
(二)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發(fā)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于課堂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如果部分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認識不足,沒有將道德與法治作為提高學生思想素質的基本方式,就會影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另外,還有些教師實際教學思想過于陳舊,與目前的教學理念不匹配,造成新課改不能順利進行,只使用傳統(tǒng)思維進行教學教育。最后,教師教學熱情較低。這些都是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三)教學設備落后
受經濟條件的制約,部分農村無法擁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師對現(xiàn)代化教育的認識也不足,有些教室甚至無法安裝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因此只能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提供的學習工具不相符的情況出現(xiàn)。
(四)教師的評價系統(tǒng)單一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需要多方面的改善措施,其中對于部門教師的評價尤為重要,教師往往沒有從實際出發(fā),忽略了教學與實際相結合的情況,只是單純地注重評價結果而忽略了教學的過程,這樣的評價會產生極大的負面結果,影響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提升。
二、網絡環(huán)境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措施
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要從根本上去改善,首先要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轉變教學觀念,從現(xiàn)代化的角度開展
活動。
(一)教師要樹立網絡意識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培養(yǎng)學生個人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關鍵途徑,教學時要充分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換位思考,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要時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核心素養(yǎng)。目前,科技發(fā)展迅速,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農村小學來說,網絡環(huán)境的融入能夠讓學生開闊視野,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網絡技術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當中,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網絡情境促進學生體驗
由于部分農村十分偏僻,小學生對社會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設計中一定要體現(xiàn)創(chuàng)新能力,并將兩種方式進行結合,將網絡環(huán)境與實際情況有效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教師要將網絡知識點與現(xiàn)實教學相結合,讓學生主動融入當中,提升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習樂趣。
(三)利用網絡促進教師、學生交流
要讓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實施成為可能,必須從整體上優(yōu)化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師、學生對話,增加學生學習的機會和平臺,打破課堂時空界限,更好地讓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得到升華。
(四)根據(jù)教學情況因材施教
教學環(huán)境要因地制宜,教師要起到引導的作用,要將網絡學習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開展針對性的教學,以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融會貫通,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三、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下的教學當中,要借助網絡的便利,將現(xiàn)實教育與互聯(lián)網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科技帶來的信息流通,為學生提升綜合素質起到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國儉.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2):249-250.
[2]代澤豐.淺論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4):37-38.
[3]劉孝華.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9,2(13):113-114.
作者簡介:車月季(1981—),女,漢族,甘肅臨洮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農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