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顏
毛澤東與楊開慧
1982年,人們在修葺楊開慧故居時,發(fā)現(xiàn)了一卷用蠟紙包裹著的書信。雖然紙張已經(jīng)殘破,但清秀的筆跡中寫滿了對毛澤東的深深思念。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臉頰、你的額、你的頭,你是我的人,你是屬于我的?!?/p>
“我要能忘記你就好了,可是你美麗的影子、你美麗的影子,隱隱約約地看見你站在那里,凄清地看著我?!?/p>
“天陰走朔風(fēng),濃寒入肌骨。念茲遠(yuǎn)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備?孤眠誰愛護(hù)?是否亦凄苦。書信不可通,欲問無人語。恨無雙飛翮,飛去見茲人。茲人不得見,惆悵無已時?!?/p>
……
這是毛澤東從未收到過的繾綣家書。此時距楊開慧犧牲已經(jīng)過去52年,距離毛澤東逝世已經(jīng)6個春秋?!拔沂湕罹Я瑮盍p飏直上重霄九?!庇⑿坭F骨錚錚,更懷柔情萬丈?!八啦蛔阆?,惟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這份深情大義在戰(zhàn)火連天的革命年代里沉淀,牢牢纏繞著至死不渝的情絲,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長河中,閃閃發(fā)光,永垂不朽!
1918年8月,毛澤東從湖南來京,住到了恩師楊昌濟(jì)家里。楊開慧是楊昌濟(jì)的小女兒,比毛澤東小8歲。毛澤東在湖南一師讀書時,楊開慧還只是一個小女孩。這次相見,她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在父親和旁人口中,楊開慧已聽了他許多故事。毛澤東不光能寫一手漂亮文章,還是一個極有趣的人。他會跟人打賭,一頓飯吃下三碗紅燒肉;他會不帶一分錢跑去鄉(xiāng)村游歷,一走就是一個月,回來的時候給老師帶來一大袋的社會調(diào)查筆記;他在冰天雪地的冬日跳進(jìn)河里,大聲對好友喊道:“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楊開慧對這位師兄充滿好奇和崇拜。在毛澤東幫助下,楊開慧大量閱讀了《新青年》《新潮》等進(jìn)步刊物。交往中,兩顆心越靠越近,他們常常一同漫步在故宮河畔和北海公園,再一起走回到鼓樓,看潔白的梅花盛開,看倒垂在湖面的楊柳枝頭懸著的冰柱。
幾個月后,毛澤東返回湖南。兩人約好以后互相通信,交流思想。毛澤東的信很快到了,信中,他稱她的號:“霞”。楊開慧的回信,稱呼也是一個字:“潤”。
情竇初開,楊開慧不覺愛他已深,“不料我也有這樣的幸運,得到了一個愛人!我是十分的愛他……我想象著,假若有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親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著他去死!假若他被人捉著去殺頭,我一定要同他共這命運?!?/p>
相思磨人,毛澤東在一個秋夜里,披衣起身,為她寫下一首《虞美人·枕上》: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燼,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p>
1920年,楊昌濟(jì)病逝,楊開慧回到長沙。毛澤東在長沙成立文化書社,楊開慧第一個支持,她還把父親的奠儀金,拿出來支持毛澤東的革命活動。此時的毛澤東不僅是父親口中的“青年之光”,是中國未來的希望,更是她托付一生的良人。
1920年冬,楊開慧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tuán),成為湖南第一批團(tuán)員,也正是這年冬天,19歲的楊開慧和毛澤東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沒有花轎,沒有媒人,也沒有任何儀式,楊開慧一個人帶著自己的衣物,搬到了毛澤東在第一師范教員的宿舍。毛澤東花6塊銀圓辦了一桌酒席,宴請了當(dāng)時在長沙的親友們,兩名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終成眷屬。
這樣一場“驚世駭俗”的婚禮,在當(dāng)時的湖南新青年中傳為佳話,被稱為“理想的羅曼史”。
革命者四海為家,楊開慧帶著孩子,跟著毛澤東從上海輾轉(zhuǎn)武漢、長沙、廣州……顛沛流離,朝不保夕。但有他在身邊,她甘之如飴。
楊開慧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和孩子。把飯菜熱在鍋里,半夜拿出來給徹夜工作的毛澤東吃;冬天,她會幫毛澤東弄好取暖的“湯婆子”,深夜,也不忘給烘籠加炭。
她不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革命助手。她幫毛澤東從事交通聯(lián)絡(luò)工作,抄寫文稿;幫他搜集整理材料,到工人夜校講課;把革命思想編成通俗易懂的歌謠,傳播給廣大農(nóng)民。
然而,革命伴侶的愛情,注定伴隨著革命的驚濤駭浪,離別又是其中的常態(tài)。結(jié)婚七年,楊開慧生了三個兒子,每一次生產(chǎn),毛澤東都不在身邊,她卻風(fēng)趣地寬慰他:“生小孩,你在這里我要生,你不在這里我也要生,你工作要緊!”
1923年冬,在中共三大上被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的毛澤東受黨委派,離長沙赴滬轉(zhuǎn)穗,去參加國民黨一大。那時毛岸青剛剛出生,正是需要人的時候,她要留,他要走。這一次,他們起了爭執(zhí)。
楊開慧和兩個兒子毛岸英(右)、毛岸青
他還是走了。此身已許國,再難許卿。南去的火車上,毛澤東在隨身攜帶的布袋里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牛皮紙包,里面是一小包飯,一些辣椒牛肉干和一個煎荷包蛋。那一刻,他心中五味雜陳。曾經(jīng)的大家閨秀,自從跟了他,受盡苦楚,他欠她、欠這個家太多了。他揮筆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賀新郎·別友》: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fēng)掃寰宇。重比翼,和云翥?!?/p>
“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他一身的抱負(fù),唯有她才能成全。他們是并肩戰(zhàn)斗的一雙知己、一對愛人!
1927年8月31日清晨,長沙清泰鄉(xiāng)板倉的天色還未大亮,空氣里透著幾許初秋的涼意,離別再次臨近。毛澤東對著妻子囑咐道:“霞,我這一走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你。萬一我犧牲了,你切莫悲傷,把孩子們教育成人,讓他們繼承我的遺志。”看到丈夫的身影漸漸融入夜色之中,楊開慧的心突然空了,天之將明,可這濃稠的黑夜啊,將他心愛的人帶往何方?
此時,二人絕想不到,板倉一別,竟成永訣。
一個多月后,楊開慧收到一封簡短的書信:“霞:我來此經(jīng)商,開始生意不佳,蝕了本,如今漸有好轉(zhuǎn),興旺起來了。甚堪告慰……潤。”
他是安全的,楊開慧忍不住喜極而泣,可從此以后,毛澤東又是音信全無。楊開慧只能從報紙上收羅一點只言片語關(guān)于革命的消息,推斷毛澤東的情況。
面對嚴(yán)重白色恐怖,在與上級組織失去聯(lián)系的情況下,楊開慧參與組織和領(lǐng)導(dǎo)了長沙、平江、湘陰等地武裝斗爭,發(fā)展黨的組織,堅持斗爭整整3年。
毛澤東離開的1000多個日子,孤燈長夜里,楊開慧伴隨那流淚的燭光,思念著遠(yuǎn)方的丈夫。她把心事寫進(jìn)一封封書信里,封在墻壁里。一道小小的墻縫,留下了一個女子綿綿的愛意和滾燙的淚水。
“天陰走朔風(fēng),濃寒入肌骨。念茲遠(yuǎn)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備?孤眠誰愛護(hù)?是否亦凄苦。書信不可通,欲問無人語。恨無雙飛翮,飛去見茲人。茲人不得見,惆悵無已時?!?/p>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臉頰、你的額、你的頭,你是我的人,你是屬于我的。”
“我的心挑了一個重?fù)?dān),一頭是你,一頭是小孩,誰都拿不開。”
“說到死,本來, 我并不懼怕,而且可以說是我喜歡的事,只有我的母親和我的小孩呵!我有點可憐他們!”
毛澤東手跡《蝶戀花·答李淑一》
字字泣血,情真意切。
她最終沒有逃脫敵人的魔掌。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一同被抓的,還有8歲的毛岸英和保姆陳玉英。獄中的楊開慧受盡折磨,敵人軟硬兼施無果,聲明只要她和毛澤東脫離關(guān)系,就可以重新獲得自由。楊開慧說:“要我和毛澤東脫離夫妻關(guān)系,除非海枯石爛!我死不足惜,只盼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這是她最后的遺言,也是她對毛澤東最深情的告白和祝福。
敵人窮兇極惡地叫囂:“毛澤東的堂客不殺,別的政治犯都可以不殺了?!?930年11月14日下午1時,楊開慧在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刑場英勇就義,年僅29歲。楊開慧犧牲兩個月后,在江西指揮紅軍反“圍剿”的毛澤東才得知這一噩耗,他在寄給楊家的信中悲痛萬分地寫道:“開慧之死,百身莫贖?!?/p>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住在中南海,三十年前,他和楊開慧在北海定情,短短的距離,已然滄海桑田。毛澤東一生都沒有忘懷過楊開慧。1957年,65歲的毛澤東會見了當(dāng)年的保姆陳玉英,他說:“看見你,我就像又看見了開慧。”說罷,兩位老人淚如雨下。
也是這年的5月11日,毛澤東滿懷深情地寫下《蝶戀花·答李淑一》一詞: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p>
1982年,人們在修葺楊開慧故居時,發(fā)現(xiàn)幾封藏在墻縫里的信,那些沒能寄出去的思念,已在冰冷的墻壁中沉睡了半個世紀(jì)。革命早已成功,只是收信人也已經(jīng)逝世六年了。
命運何其捉弄,他生前曾經(jīng)盼望的、尋找的、等待著的她的痕跡,居然就在眼前的方寸之中。此刻,他們在天上,一定重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