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莉 馬軍
摘要:在隱喻框架內對中美新聞漫畫中的國家象征物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物品、動物和人物都可以用來指代國家。物品能代表國家主要是因為憲法或法律所賦予的地位,而動物和人物更多是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產(chǎn)物,因此具有文化特色。研究結果對新聞漫畫報道和文化傳播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中美新聞漫畫;隱喻;國家象征物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0-0052-02
一、引言
新聞漫畫是以繪畫為表現(xiàn)形式,通過夸張、比喻、諷刺或幽默的藝術手法對社會事件、新聞現(xiàn)象進行報道或評論的一種體裁,兼具新聞性、評論性和藝術性的特征[1],深受大眾喜愛,是一種有力的宣傳手段。從語言學的角度看,自萊考夫提出“概念隱喻”[2]以來,隱喻研究不斷深入,其研究對象也不再囿于語言本身。語言學家們意識到同樣是交流符號的其他手段(如圖像、音頻、顏色等)也可以用來構建表達概念。在此背景下,漫畫也成為研究的重點內容。
從隱喻的角度研究漫畫,主要關注的是文字和圖畫的多模態(tài)互動、漫畫隱喻的分類以及隱喻構建機制等[3-5]。與其他研究不同,本文重點探討中外新聞漫畫隱喻構建中的國家象征物。國家象征物與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等有密切關聯(lián),這就涉及隱喻的文化性問題。
二、隱喻與文化
隱喻從傳統(tǒng)上講就是比喻中的明喻,屬于文體學研究的范疇,而認知語言學中的隱喻研究涉及的范圍要廣泛得多,不僅包括比喻(明喻和暗喻),還涵蓋借喻、轉喻以及借代等修辭手段。隱喻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思維方式,旨在通過一個概念來理解另一個概念。前者被稱為源域,后者被稱為目標域[2]。通過把源域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標域概念中,人們就可以理解其中的含義。例如,在“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這個比喻中,“旅行”是具體的活動,而“人生”則是抽象的概念,把“旅行”的特征(如有起點和終點,中途會碰到困難以及要選擇路線等等)投射到“人生”這個抽象概念上,就很容易讓人理解什么是人生(人生有開始有結束,人生會碰到挫折以及要面臨抉擇等等)。一般來說,源域較為具體,而目標域較為抽象。但是,隨著認知的不斷深入,也可以用一個抽象的概念來理解另一個更加抽象的概念。
作為思維方式的體現(xiàn),隱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因為有些隱喻基于人類普遍的感知經(jīng)驗,如在隱喻中,將“上”與“狀態(tài)佳”相聯(lián)系,將“下”與“狀態(tài)差”相聯(lián)系[6]。漢語中有“蒸蒸日上”“每況愈下”的例子,英語中則有“cheer up”(振作起來,up是“上”)和“feel down”(感到沮喪,down是“下”)。同時,隱喻又會受到特定的文化因素的影響,使不同的語言使用不同的帶有其文化特色的隱喻,這些隱喻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語言使用者是如何思考問題的[7]。例如,英語“spring up like mushroom”的原意為“像蘑菇一樣涌現(xiàn)(即雨后蘑菇)”,但相對應的漢語表達卻是“雨后春筍”,因為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更為熟悉和理解的意象是“春筍”,而不是“蘑菇”。因此,在漫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由于創(chuàng)作者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表達某一主題時,隱喻的構建就會體現(xiàn)出一定的文化特色。本文以中美新聞漫畫為例,探討在表達國家概念時所使用的隱喻象征物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三、新聞漫畫中的國家象征物
在新聞報道尤其是在國際新聞報道中,常常會涉及國家概念。與文字報道的直接指稱不同,漫畫通常采用某些象征物來指代國家,這就構成了隱喻的表達方式。當然,它不屬于兩個不同域之間的跨域映射,而是一個域中的某一特征被凸顯,構成域內映射,即借喻(metonymy)[8]。用來指代國家的象征物主要有物品、動物和人物等,它們分別體現(xiàn)了各自國家的文化特色。
(一)物品
象征國家的物品包括國旗、貨幣和貨幣符號等。國旗是國家的一種標志性旗幟,是國家的象征,它通過一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特色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由于國旗的大眾識別度很高,因此在漫畫中自然就常常被用作國家的指代物。貨幣符號代表著一個國家法定的發(fā)行貨幣,如中國的人民幣符號“¥”、美國的美元符號“$”等,這些貨幣符號在漫畫創(chuàng)作中也常用作國家的象征物。在有些情況下,貨幣可以直接用來代表國家,但通常是帶有頭像的百元紙幣。需要指出的是,把貨幣或貨幣符號用于國家的象征往往出現(xiàn)在財經(jīng)類的新聞報道中,這說明國家象征物的選取取決于新聞報道的主題。
(二)動物
動物也可以作為國家的象征,但具體以什么樣的動物作為國家的象征和該國的歷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被視為中國的國寶,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在國際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世人熟知。同時,大熊貓憨態(tài)可掬,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因此,大熊貓作為中國的象征也是實至名歸。
另一個可以代表中國的動物是龍,一個存在于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龍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中國人都自稱為“龍的傳人”,因此龍也是中國的象征。需要注意的是,大熊貓是中國獨有的物種,而作為傳說中的龍在東西方神話中都有,但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中國的龍通常被翻譯成 dragon,但dragon在西方神話中是兇惡的帶翼巨獸。在圖畫中,dragon的身軀龐大笨拙,顏色黑灰,長著巨大的翅膀,口中吐火,吞噬人和動物,形象非常丑陋恐怖,和中國的龍完全兩樣。因此,在漫畫創(chuàng)作中以某種動物作為國家象征物時,需要考慮到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否則就會產(chǎn)生扭曲和誤解。
對美國而言,禿鷹(白頭海雕)可以作為國家的象征物,因為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把北美洲特有的白頭海雕作為美國的國鳥,并把這種鳥作為國徽圖案的主體。因此,在漫畫創(chuàng)作中,禿鷹常常用來指代美國。
(三)人物
除動物外,人物形象也可以用來指代國家。用人物來指代國家在漫畫中較為常見,尤其是用“山姆大叔”來指美國?!吧侥反笫濉笔敲绹木b號和擬人化形象,一般被描繪成穿著馬甲禮服、頭戴星條旗紋樣的高禮帽、身材高瘦、留著山羊胡子的老人形象。1961年,美國國會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民族象征。由于“山姆大叔”最初就是一個漫畫人物,因此在漫畫中用它來指代美國非常恰當。
相比之下,漫畫中還沒有一個固定的人物形象來指代中國。但是,在某些相互對照的條件下,如漫畫中有西方人物形象(戴禮帽、穿西服、拄拐杖、大腹便便等)指代美國,則相應的東方人物形象(戴眼鏡、不留胡須、身材削瘦等)可以用來指代中國。此外,國家的領導人有時也會作為漫畫人物來代表國家。
(四)小結
以上從物品、動物和人物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新聞漫畫中中美兩國的象征物。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象征物有時可以疊加使用,構成雙映射,使所指對象更加明確。另外,這些國家象征物在漫畫中使用頻繁、流傳廣,久而久之在規(guī)約性的作用下就固定下來,形成了所謂的“死隱喻”[9-10]。
四、結語
本文在隱喻的框架下探討了中美新聞漫畫中的國家象征物,主要包括物品、動物和人物。物品通常是國家憲法或法律規(guī)定的能夠代表國家的事物,而動物和人物往往與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等密切相關,具有文化特色。
研究結果對新聞漫畫報道和文化傳播有一定的啟示:第一,與物品象征物相比,動物和人物更加活潑、形象,容易為大眾所接受,傳播效果更好;第二,在使用動物或人物作為國家象征物時,需要考慮到這些象征物背后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避免產(chǎn)生誤解。此外,研究結果也有助于對新聞漫畫的批評性解讀,因為漫畫中的動物和人物造型是由創(chuàng)作者決定的,它們能反映出創(chuàng)作者的立場和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 李舒,楊夢帆.新聞漫畫:現(xiàn)狀、問題與發(fā)展——兼論紙媒“內容為王”的困境及解決之道[J].新聞戰(zhàn)線,2015(09):107-109.
[2] 萊考夫,約翰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80:180-183.
[3] 趙秀鳳.概念隱喻研究的新發(fā)展——多模態(tài)隱喻研究——兼評Forceville&Urios-Aparisi《多模態(tài)隱喻》[J].外語研究,2011(01):2-3.
[4] 福塞維爾,約睿思阿帕里思.多模態(tài)隱喻[M].德國:德古意特出版社,2009:10-15.
[5] 馬廷輝,高原.美國政治漫畫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構建與批評分析——以中美貿易沖突為例[J].外語研究,2020(01):27-29.
[6] 張會平,劉永兵.語言、文化、思維方式之關系論——對語言相對論的重新審視[J].外語研究,2014(02):92-102.
[7] 萊考夫.女人、火和危險事物[M].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87:88-90.
[8] 潘瑟,索恩伯格.借喻[C]//吉拉茨,屈肯斯.牛津認知語言學手冊.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236-263.
[9] 穆勒.隱喻的死與活,沉睡和蘇醒[M].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8:64-68.
[10] 莫嘉琳,劉潤清.死隱喻復活的語義及語用闡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03):75-83.
作者簡介:閆莉(1973—),女,安徽太和人,碩士,講師,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英漢對比、認知語言學。
馬軍(1973—),男,河北順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英漢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