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喜 程巍
摘要:從三全育人角度出發(fā),構建出一個后勤服務育人體系,能夠提升高校育人水平?;诖?,本文通過圍繞關于后勤服務育人的調查、訪談所得出的數據信息展開了高校后勤育人體系構建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了三全育人下,后勤服務育人體系的構建策略,希望能夠為高校教育水平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校后勤;后勤育人
引言:三全育人,即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這要求后勤服務體系也參與到育人工作中,因此,為了響應國務院、中共中央提出的三全育人要求,高校應當積極構建后勤服務育人體系,由此強化自身的育人能力,使大學生教育工作獲得更好的效果,加快推動高校教育系統(tǒng)的建設發(fā)展。
一、育人體系構建分析
(一)調查分析方法
在此關于后勤育人的調查中,研究者采用了調查問卷法、訪談這兩種方法,來收集基礎數據資料,作為育人體系構建的依據。在此過程中,研究者先以學校整體學生為單位,進行了調查問卷、訪談信息的統(tǒng)計,然后又單獨統(tǒng)計了外貿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學生的問卷訪談調查結果,用以分析專業(yè)差異下,后勤育人體系構建現狀,為后續(xù)的后勤育人體系建設策略制定提供有力依據。
(二)調查分析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校內有總體比例97.9%的學生認為后勤服務具有育人作用,其中,有總體48.44%的學生認為后勤服務本身具備極大的育人效果。由此可見,從高校整體上來看,學生對于后勤服務育人具有極高的認可度。在此過程中,外貿專業(yè)、酒店管理專業(yè)的學生,認為后勤服務有育人作用的學生比例分別為96.36%、97.01%,認為后勤教育作用較大的學生比例分別為54.05%、50.51%,因此,在后勤育人作用的認可上不存在學生專業(yè)差異。但在問卷中,關于多選問題“您認為哪些后勤服務機構,具有育人功能”,外貿專業(yè)的學生選擇餐廳的人數比例為59.6%、選擇公寓的人數比例為54.8%、選擇浴室的人數比例為30.69%、選擇校醫(yī)院的人數比例為28.79%,選擇商貿的人數比例為30.4%,而酒店管理專業(yè)的學生選擇餐廳的人數比例為73.7%、選擇公寓的人數比例為69.67%、選擇浴室的人數比例為36.45%、選擇校醫(yī)院的人數比例為44.42%,選擇商貿的人數比例為46.81%,由此可見,在此問題上,學生的回答呈現出明顯的專業(yè)差異,但從整體上來看,答案為餐廳、公寓的學生人數占比最高,分別為74.03%、74.33%。在此過程中,從院校整體調查統(tǒng)計結果來看,,讓學生印象最深的服務育人功能崗位主要以餐廳窗口服務、宿舍管理服務以及保潔服務為主。當問到后勤機構具有什么樣的育人功能時,學生們普遍選擇了價值導向、環(huán)境熏陶、文化育人等多項育人功能,同時,大多數學生認為,積極組織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做好情感互動、規(guī)范管理制度,是后勤發(fā)揮好育人功能的主要保障,如果后勤能夠保持形象整潔、服務態(tài)度良好、善于溝通的狀態(tài),那么則會發(fā)揮出更讓學生印象深刻的教育功能。
(三)調查分析結果討論
從上述調查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首先,鑒于學生對后勤育人的高度認可,說明后勤育人體系構建,在實現三全育人教育上,具有合理性。其次,在專業(yè)差異的前提下,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對各類后勤服務機構的育人功能認可度存在差異,但認可度最高的機構均為餐廳、公寓、浴室,其主要原因在于,這三項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均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務,這使得學生與這三種后勤服務機構的接觸較為頻繁,受到熏陶和影響的程度更深。此外,從整體的角度上來看,在被問及后勤的具體育人功能時,學生普遍選擇了多種育人功能,由此可見,后勤體系的育人功能是多樣性的,而根據三全育人要求,學校應當充分發(fā)揮后勤服務的多樣性育人效用,達到全面的育人。在此過程中,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分析,還可以得出,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后勤與學生的良性情感溝通、規(guī)范化的服務管理等方面,能夠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因此,需從情感溝通、管理、環(huán)境建設等方面入手,制定育人體系構建策略,才能有效踐行三全育人要求。此外,上述調查結果指出,學生認為最能起到育人作用的后勤崗位,主要以餐廳窗口、宿舍管理,以及保潔為主,該結果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與這三個崗位接觸比較密切,因此,在育人體系建設時,需重點關注這三個崗位,以增強體系建設效果。
二、育人體系構建優(yōu)化建議
(一)全員育人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反映出的后勤育人現狀,結合三全育人的要求,高校應當在全員育人上,重點發(fā)揮餐廳窗口、宿舍管理、保潔這三個后勤崗位的育人作用,并利用這三個崗位作業(yè)與學生活動之間接觸密切的優(yōu)勢,通過為這三個崗位賦予育人職能,同時加強崗位工作人員的管理,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以發(fā)揮后勤育人體系的熏陶、示范功能,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推動其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但就目前來看,上述能夠與學生進行密切、直接接觸,具有較強育人效能的崗位,均為基層崗位,而高校后期服務基層崗位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普遍較低,難以有效發(fā)揮崗位的育人能效,因此,為了實現全員育人,高校應當注重后勤基層崗位人員的綜合素質建設,由此塑造出更為優(yōu)越的后勤育人體系。基于此,在育人體系構建中,高校需對現有的基層工作人員進行綜合素質考核,并確立學生反饋機制,如設置學生投訴信箱、學生反饋網絡郵箱等,收集基層服務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綜合素質的評估信息依據,然后將考核評估結果計入到工資績效中,由此激發(fā)基層服務人員的自我提升意識,同時,還要通過培訓,將育人意識融入到后勤服務意識體系內,引導后期服務人員積極履行自身的育人職能,由此更好地實現全員育人,提高后勤服務育人體系建設效果[1]。
(二)全程育人
在三全教育視角下,全程育人強調各個后勤服務機構、環(huán)節(jié)相互配合,保持育人工作的良好銜接狀態(tài),以打破環(huán)節(jié)、機構個體之間的育人孤島問題,深入優(yōu)化后勤育人體系的整體性,強化體系內部結構之間的協同效應。但就目前來看,學校的后期服務體系中,各個服務機構、服務環(huán)節(jié)之間的交互程度較低,因此,很容易出現育人孤島問題,影響后勤服務育人效能的發(fā)揮。為此,在育人體系建設中,應當做好統(tǒng)籌建設工作,并設置整體性的育人實踐方案、規(guī)劃,尤其是針對餐廳、公寓、浴室這三個學生影響力較大的機構,必須保持機構之間良好交互,由此提升后勤體系育人能力水平。在體系建設中,可以圍繞后勤育人,定期組織服務機構之間的會議,并在會議上明確劃分各個機構的育人職能以及育人流程位置,構建出一個以機構為個體的全程育人計劃。此后,在機構內,還要以崗位為單位,定期組織會議,將之前制定的育人計劃予以細化分解,使全程的育人計劃方案得以被按照崗位細化和分配,由此實現對后勤育人工作的統(tǒng)籌安排。在此過程中,為了保證崗位、機構之間交互的便捷性,還要設置配套的信息平臺,以保持實時的信息互通,深入消除育人孤島的問題,達到全程育人的效果。此外,在全程育人上,也要注意,突出學生這一服務主體,嚴禁在服務過程中,對學生提出道德品質或其他相關要求,以免服務主體在服務糾紛時,處于被動狀態(tài),由此在行使育人職能的同時,保證后勤服務質量[2]。
(三)全方位育人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可知,大部分學生對后勤服務的價值導向、環(huán)境熏陶、文化育人、行為規(guī)范、勞動教育、健康保障等多種育人功能均進行了肯定,認可了后勤服務體系全方位育人能力,因此,在三全育人角度下,也要注重發(fā)揮后勤體系的全方位育人效能,并將此作為后勤服務育人體系建設重點,以獲得更好的高校后勤育人效果。為此,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需借助后勤服務育人體系建設,構建出一個職業(yè)道德生活化環(huán)境,并要求服務人員更加注重職業(yè)道德觀引導,然后通過向學生展示服務人員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為其提供示范,以幫助其建立正確的職業(yè)道德觀,推動其綜合素質水平的發(fā)展。在此過程中,高??梢钥紤]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來約束服務人員的行為舉止,使其能夠習慣于踐行各項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由此形成一個職業(yè)道德環(huán)境,以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觀與行為規(guī)范。根據上述調查分析討論,可知,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后勤與學生的良性情感溝通、規(guī)范化的服務管理等方面,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后勤體系的育人效能,因此,在全方位育人的育人體系建設中,需將服務作業(yè)、與學生溝通方式、個人儀表行為等方面,均納入到配套制度的建設中,為服務人員提供有效的工作指導,增強全方位育人效果。此外,還要認真研究當前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以總結出高校育人需求,然后基于此,不斷優(yōu)化和改善,全方面育人的配套育人體系,推動后勤服務育人水平的發(fā)展[3]。
結論:綜上所述,增強高校后勤育人體系建設效果,有助于高校人才培養(yǎng)水平的提升。在高校教育建設中,借助合理的后勤育人體系建設策略,可以提高后勤人員的教育參與度、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圍、加快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成長,從而強化高校教育體系的育人效能。
參考文獻:
[1]林國斌. 新時代高校后勤育人:構成體系、問題與對策[J]. 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21,11(02):112-118.
[2]王志建,張楓. 高?!叭恕斌w系的構建[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1):143-146+158.
[3]陸龍坤,李國棟,周志強. 高校服務育人體系建設的新范式轉換——以重慶郵電大學為例[J]. 高校后勤研究,2020,(06):5-7.
作者簡介:
王雙喜,男(1980.07-),漢族,籍貫:安徽省無為縣,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物業(yè)管理
程巍,女(1965.01-),漢族,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