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
快看那里,是大禹,快去和他打個招呼吧!
你們好,我是大禹。我姓姒(sì),名文命。我的父親是鯀(ɡǔn),我們一族是黃帝的后代。幼年時,我隨父親遷至中原,為堯帝效力。那時中原水患嚴重,父親受命治理水患。父親十分辛苦,為治理水患抬高河堤,我體恤父親的辛苦,努力學(xué)習(xí),希望成長為一個和父親一樣為天下蒼生謀幸福的道德高尚之人。
父親的努力沒有能夠完全解決洪水水患,終于,舜帝命我接替父親治理洪水。我受命上崗,與益和后稷一起去視察河道,總結(jié)父親治水不成功的原因,最后決定使用疏通河道的方式治理水患。我兢兢業(yè)業(yè)治水,不敢有一絲懈怠,因為每年水患都會害很多百姓流離失所甚至丟掉性命。終于,我用了13年的時間疏通河道、挖泥建堤,成功治理了中原的洪水災(zāi)害。
許多年的治水歷程,讓我走遍了全國,我了解了每一個地方的地理、民俗和物產(chǎn)等特點。于是我將中華大地劃分為九個州,這也成為了我人生最大的成就之一,聽說后世的人們還會稱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為“九州大地”。
我還建立了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的朝代哦!
大禹說
大禹治水
大禹,是原始部落的一位領(lǐng)袖。大禹治理水患為百姓解決安全隱患,造福萬民。
出自明朝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昔日大禹治水,從岷山導(dǎo)出岷江?!?/p>
《山海經(jīng)》
中的大禹
《山海經(jīng)》里的大禹具有神話的色彩。雖然書中一些關(guān)于大禹出身、治水的經(jīng)歷還有定九州的事件都是我們平時聽說過的故事,但是文中賦予了這些歷史人物許多神圣的光輝,比如大禹一族是神族出身,大禹的形象也與人類有異,對于洪水暴發(fā)的原因也有另一番解釋。當(dāng)然,《山海經(jīng)》本身就是一本記錄怪志的古籍,像大禹這樣歷經(jīng)傳奇的人物在書中難免會被神化。
“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于羽郊。鯀復(f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的父親鯀因為偷了息壤擅自下凡治理水患,被祝融殺死。此后天帝命令禹治理水患,規(guī)劃土地,從此就劃定了九州。這里記載的是大禹父親鯀治水失敗,大禹成功治水并劃定九州的故事。
三過家門而不入
禹和妻子涂山氏剛剛結(jié)婚,便被舜帝委任了治水的任務(wù),離家治水。當(dāng)涂山氏生啟時,禹正好路過家門外,聽到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他卻因為水患緊急,沒進家門便匆匆離去。第二次他治水路過家門,他的兒子啟已經(jīng)學(xué)會叫爸爸了,啟揮手和父親打招呼,禹也回應(yīng)了過去,但還是沒有停下腳步回家看看。大禹第三次路過家門時,十歲出頭的啟請求父親回家休息,但大禹堅持治理完水患后再回家。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說明他治水十分認真努力。
“有毛民之國,依姓,食黍,使四鳥。禹生均國,均國生役采,役采生修(),修殺綽人。帝念之,潛為之國,是此毛民。”
傳說大禹的后代修殺了綽人,于是大禹為悼念綽人為綽人的子孫建立了國家,也就是書中的毛人國。這段故事也十分有趣,且不說為什么大禹三十歲才娶妻,又為什么會和他的后代生活在同一時代,那毛人國的人真的都長著動物一樣的毛嗎?這些真的就無從考究了,但是神話故事的傳說多半都是“故事”大于“真實”的。不過我們也從故事里看到了大禹心地善良的本性。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huán),食于九土。其所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臺?!?/p>
《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中說大禹殺死了九頭相柳,這個怪物是共工的大臣,生性貪婪,窮兇極惡。大禹殺了它,平息了洪水。神話了洪水的起因,馬上使大禹這個形象光輝了起來。雖然其中的故事讓人難以相信,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當(dāng)時大禹在人們心中是怎樣的一個英雄人物。
共工
共工是炎帝的后代,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共工比較有名的故事是“怒觸不周山”,故事是共工與火神祝融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共工一怒之下撞折了不周山,不周山是擎天的支柱,不周山倒塌之后,天就破了個大洞,之后就有了女媧補天的故事。
《淮南子》中的大禹
西漢劉安著的《淮南子》中,有兩段非常精彩的關(guān)于大禹的故事。
淮南王劉安
著有《淮南子》的劉安是西漢的淮南王,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愛好讀書撫琴,善于寫文章,且尊賢愛才,愛民如子,百姓也都十分愛戴他。傳說我們平時吃的豆腐就是他發(fā)明的,明朝羅頎()的《物原》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有提及劉安做豆腐的故事。
“治洪水,通轅()山,化為熊。謂涂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硖?,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p>
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來到這里決定在轅山開辟一條疏通水路的通道,禹離家動工前對懷孕的妻子涂山氏說:“你聽見我擊鼓的聲音,就來給我送飯?!?/p>
大禹在治水時為了盡快打開山間的通道化作一只熊,不料開山鑿石時滾落了一塊石頭擊中了鼓,涂山氏聞聲送來了飯菜,看到丈夫變成了一只熊,十分羞愧,于是迅速跑開直到嵩山的山腳下化作了一塊大石頭,禹見狀連忙跑過來,大喊一聲:“把孩子還給我!”
這時大石裂開,禹的兒子啟誕生了。
大禹化熊、涂山氏化石和夏啟出生都十分具有神話的意味。熊在古代是象征力量的圖騰,可見大禹在古代人民心中力量之大和能力之高。
“禹乃使太章步,自東極至于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豎亥步,自北極至于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凡洪水淵藪,自三百仞以上,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淵。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保ā痘茨献印嬓斡?xùn)》)大禹命太章和豎亥測量神州大地的距離,經(jīng)二人的測量大地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兩位善于行走的人步量了整片大陸,這一點就十分具有夸張的意味了。其實很有可能文章也是根據(jù)其他史料計算陸地大小的,現(xiàn)在也無法考證,只是禹為治洪水丈量了大地的故事還是十分有趣的,可見大禹是一個十分嚴謹并善于思考的人。
鯀殛()禹興
鯀治水無功被殺,其子禹治水成功。比喻一人有罪不能株連親屬。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鯀殛而禹興,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無怨?!?/p>
史書的記載多多少少對歷史進行了藝術(shù)上的加工創(chuàng)作,其實對于大禹的記載最為樸實詳盡的還屬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妒酚洝は谋炯o》比較詳細地講述了夏朝四百年歷史,告訴我們夏禹是一位十分賢明的君主,他治水救民,統(tǒng)一地方的進貢制度,創(chuàng)造了安寧祥和的社會局面。不過漢代距離原始部落時期已經(jīng)有很長的時間,這些記載的真實性可能并不高,但是大禹的故事還是被人們傳頌,他辛苦為民的精神也一直為后人所贊美。
古代許許多多的史籍中都有記載大禹的事跡,在閱讀中我們也對大禹有了許多了解。下一次,我們一起到春秋時期認識一下大禹的后代、著名思想家——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