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喬
引言
小學生口語交際和習作交互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教學中不可忽略的教學任務。
口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學生從小培養(yǎng)并不斷增強的能力,口語教學更加強調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口語的能力以及需要教師尋求合適的教學策略,而微課不僅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習作交互的教學通過培養(yǎng)學生合理運用語言技巧的能力來增強學生聽、讀、說的交互應用,使得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所增強,而微課可以從視覺上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下面就如何在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和習作交互教學中應用微課展開說明。
一、微課在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的運用
(一)口語教學課堂前導入微課
在口語教學課堂中運用微課,可以在教學前播放一段視頻,內容包括本次教學的重點、難點知識,通過合適的例子以及匹配的情景進行概括與引導,同時在視頻結尾設計具有延展性、互動性、能力激發(fā)性、合作性的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例如,教學三年級語文課文《不懂就要問》時,可以把教學資源視頻提前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通過視頻動畫大體了解課文內容。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什么事情,課文中的故事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發(fā)。讓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邊讀邊想邊思考,并生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見解。通過在課堂前導入微課,能讓學生提前進行預習,對課文的內容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思考。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也會更加高效,學生聽課的效果也會更好。
(二)口語教學課堂過程中穿插微課
在口語教學過程中插入微視頻是以講授重點知識為出發(fā)點,這需要教師在課前將重點知識進行分類總結然后根據知識類別匹配相應的微視頻,針對知識點進行生動的講解。微視頻的講解會更有針對性,可以根據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來選擇視頻的播放,從而幫助學生對于理解不夠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對于重點知識深入理解,對于微小知識也不放過。例如,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文《搭船的鳥》,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情境導入,問學生喜歡鳥嗎?喜歡哪一種鳥?讓學生用自己的詞匯對鳥進行描述。讓學生可以在觀看視頻講解的同時了解相關的知識點,甚至應用相關的知識點。此外,教師可以將視頻資源發(fā)放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學習。班級的學生學習能力有強有弱,教師的視頻資源發(fā)給學生以后,學生就可以通過看視頻來補足自己落下的知識點,或者重溫今天老師上課的知識點。
(三)口語重難點知識的教學中引用微課
微課在重點、難點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也有著關鍵性作用。由于網絡具有交流互動性、遠程協(xié)助性、實時連接性等特點,教師可以實現共享優(yōu)質資源,在網上找到相關的知識點、重難點,一定程度解決不同地區(qū)教學資源不平衡的問題,真正實現教學目的。例如,三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身邊的“小事”》,教師可以播放課文中的歌謠讓學生聽并提問:“同學們身邊有哪些小事是不夠文明的呢?有沒有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
(四)語文練習微課,促進學生交際自信
學生不會用精煉話語說話的原因之一是害怕自己說錯,教師也會對學生語病有過多的要求。學生受到各種限制和阻礙,自然不敢開口去用精煉的口語交流。教師通過微課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更多自己的思考和口語交際訓練??梢猿鲆粋€話題讓學生嘗試和身邊的同學進行交流,學生可以把自己交際的話題用本子記錄下來。
二、微課在小學習作交互教學中的運用
(一)預熱生字詞,生字詞活用
許多學生在字詞學習、記憶與使用上存在許多問題,直接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會出現忘記詞語,寫錯別字等困難,寫作時力不從心,寫作的動力也會隨之遞減。針對此類問題,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微課幫助學生在寫作之前預熱生字詞,做到生字詞活用,使得寫作難度降低,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fā):
(1)利用微課將詞匯根據話題進行分類。以小學語文為例,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以課文類型為分類單元,所以小學語文寫作大多從某一特定話題出發(fā)進行創(chuàng)作。但在話題引導下的寫作經常存在學生想法無法表達出來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因為學生對應話題的生字詞掌握不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進行描述。例如,上語文口語交際的時候,有一個工作的單元,該話題需要用到許多與職業(yè)相關的詞匯,但學生對該類詞匯并不是非常熟悉。教師需要列舉出關于工作的生詞,司機、護士、醫(yī)生、個體、忙碌、卡車等等。教師可以針對該問題制作微課視頻,將詞匯依據話題進行組合分類,通過情境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2)通過結合文字云圖的微課來進行生字訓練。結合文字云圖的微課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生字訓練,靈活運用生字詞。這里文字云圖指的是一種圖案,圖案是根據出現生字的不同頻率然后根據算法規(guī)律將各類詞匯組合形成的,它擁有各種不同顏色的組合。它的實質是將文本進行了可視化,更加直觀地幫助學生完成圖像圖形到符號語言的信息轉化任務,同時在培養(yǎng)學生視覺素養(yǎng)中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云圖在短時間內掌握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即使是很復雜的文章,文字云圖也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大腦中的單詞儲備,提高閱讀效率。文字云圖的線索詞根據重點與否,字體的大小會不一樣。學生可以通過字體的大小來判斷這個單詞的關鍵程度來把握文章的大體內容。
(二)語句訓練,扎實運用句型
從學生自身的認知情況和實際學習進度出發(fā),由簡到繁,由淺入深是語句訓練需要遵循的法則。在進行文章寫作時,學生易受中文表達習慣的影響導致句型表達存在句子不完整、句子結構錯誤等問題。由于微課具有可重復觀看、可視化的特點,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沒聽懂的知識點可以反復地觀看,直到自己了解為止。此外,還可以運用微課在已知句型結構的情況下,進行句型發(fā)散的訓練。句型訓練當中,遣詞造句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教學方法策略,通過了解學習句型結構的關鍵詞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句型使用。例如,在進行《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寫作訓練時,它的關鍵句型有很多種,這里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將該主題下的有關家鄉(xiāng)話題的文本內容展現出來,運用語音對學生進行引導找出適合描寫家鄉(xiāng)的句子和生字詞,然后帶領學生對該句型進行梳理同時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前的朗讀訓練,該訓練是通過句型的關鍵詞進行的,它能夠帶領學生更加主動地思考、學習,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發(fā)散的思維,為學生寫作提供動機同時為寫作打下了語句基礎。
(三)語篇分解,篇章結構優(yōu)化
在語文學習中,語篇作為重要的素材,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聽、讀、說、寫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獲取語言素材。在寫作學習中,語篇是最終的表達形式,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也會不斷提高,語篇結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在教學中也是學生的難點,因為學生容易產生不分主次、結構混亂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創(chuàng)建相應情境引導學生在思考與回答問題中分解出主干部分,對文章結構完全理解,從而學會對語篇進行分解,優(yōu)化結構。
三、結語
總結上述,本文主要就微課如何在小學生口語交際和習作交互教學中進行運用展開了探究與論述,對于口語交際可在教學課堂前導入微課、課堂過程中以及重難點教學中穿插、引用微課;對于習作交互可以詞匯學習過程中、語句訓練中、語篇分析中運用微課實現活用詞匯、理解句型結構、優(yōu)化文章結構等教學目標,讓微課真正運用在教學實踐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