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鑌
摘要:隨著國內建筑行業(yè)快速發(fā)展,建筑結構的高度不斷提升,在施工建設中應用到更多的施工技術、施工機械,整體施工復雜程度明顯提升。在此種情況下,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存在的危險源數量不斷增多,給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造成較大的影響。為有效保證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的安全性,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應注意明確施工危險因素,識別施工危險源,并對之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證施工危險源管理的安全性。
關鍵詞:主體結構工程;危險源;管理措施
第1章 ?相關基礎概念闡述
1.1建筑工程危險源定義
危險源主要指的是可能對人員身體健康和財產造成損害的潛在危險性因素,其通常具有潛在性和危險性兩方面特點,是引發(fā)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而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來講,其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潛在危險因素,如:材料質量因素、施工機械設備質量、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等,這些都可以看作為危險源,一旦在施工管理工作上存在問題,便可能引發(fā)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
1.2建筑工程危險源特點
1.2.1危險性特點
危險性是危險源最為主要的特點,一旦危險源在被引發(fā)之后,可能造成較為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通常危險源危害越大,其在被引發(fā)之后,引起的安全事故損失也將會越大,因此在對危險源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重視對危險性做出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危險源管理措施。
1.2.2涉及范圍較廣
在實際建筑工程項目中,涉及到的危險源在范圍上顯得相對較廣,如:材料質量因素、施工機械設備質量、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等,這些都屬于建筑工程項目中的危險源,且這些因素又存在著較多細小的劃分,如:其中的材料質量因素,建筑工程項目中使用到的工程材料類型較多,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所使用的工程材料質量,是否滿足工程項目施工標準與圖紙要求,這些都屬于危險源。
1.2.3觸發(fā)因素隨機
觸發(fā)因素主要指的是危險源被觸發(fā)引發(fā)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通常觸發(fā)因素是危險源激發(fā)潛在危險的誘導因素,其雖然不屬于危險源的固有屬性,但是在危險事故中卻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施工人員未按照規(guī)范進行施工、施工人員錯誤操作行為、自然環(huán)境因素等,這些都可能成為觸發(fā)危險源的因素。
第2章 ?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危險源管理——以A工程項目為例
2.1 A工程項目概況
A工程項目為住房小區(qū)工程,整體規(guī)劃面積為96581平方米,設計施工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設計按照7度抗震設防,其中給排水工程施工建設主要包括消防給水、室外排水、建筑室內給排水等管路系統(tǒng)的預埋和安裝調試;電氣工程主要包括照明、公用動力系統(tǒng)、消防應急照明、弱電、景觀照明等系統(tǒng)的預埋及安裝調試;暖通主要包括整體取暖、降溫、通風、排煙等系統(tǒng)的預埋及安裝調試。本次研究主要針對A工程項目的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展開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險源。
2.2 A工程項目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危險源管理存在問題
2.2.1施工人員的危險源管理意識淡薄
當前A工程項目中相關施工單位雖然設立了危險源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本身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制度的可行性欠佳,與A工程項目施工現狀貼合度不高;其次,在對全員進行建筑安全施工宣講、危險源防控講解的過程中,形式過于枯燥,員工的參與熱情不高,培訓未能體現實際效能,以致最終危險源管理效果較差;最后,施工人員自身對危險源的管理意識顯得較為不足,大多數現場施工人員認為危險源管理工作主要由專門的人員負責,與自身的關聯度不高,以致在施工中未對之引起重視,甚至部分施工人員為尋求施工效率,出現一些違規(guī)施工作業(yè)的行為,增大施工過程中的事故風險。
2.2.2危險源監(jiān)管有待完善
在A工程項目中未采取有效的危險源監(jiān)督管理辦法,也未設立企業(yè)內部的危險源監(jiān)督管理隊伍,導致施工過程仍然存在較多的危險源管理隱患。如:在A工程項目主體結構工程施工,由于施工現場的環(huán)境復雜,對于機械設備、建筑材料疏于管理。當前A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凌亂擺放了過多的機械設備,且設備的狀態(tài)、保養(yǎng)情況無法得知,非常容易因為設備問題引發(fā)危險事故。
2.2.3施工危險源管理資金投入不足
施工現場危險源管理工作開展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如果出現投入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也必然會對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在本次研究的A工程項目主體結構工程施工便表現出危險源管理投入資金不到位的情況。對其進行概括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現場危險源管理資金投入不足。現場危險源管理工作開展需要由對應的工作人員來完成,在此過程中涉及到較多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在A工程項目主體結構工程施工中由于資金投入不足,所配備的危險源管理人員存在明顯不足,對施工現場危險源管理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2)缺乏足夠的獎勵資金。為保證現場危險源管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開展危險源管理工作,在對施工人員進行危險源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投入一定的獎勵資金,以調動危險源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針對施工現場存在的危險源,積極制定對應的預防措施,提升危險源管理的有效性。但是A工程項目主體結構工程建設中,卻忽略了這部分資金的投入,使得施工現場危險源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欠缺。
2.4A工程項目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危險源管理措施
A工程項目主體結構施工建設過程中,為更好的控制施工危險源,提升施工危險源管理的有效性,應在實際管理中堅持以下二點管理原則:
(1)堅持消除或降低危險源危險性的原則。A工程項目主體結構施工危險源管理措施制定,首先以消除危險源作為首要目標,能夠從根本上消除和減少危險源,能夠有效避免其在特殊情況下引發(fā)安全事故,從而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其次應重視危險源危險性的降低,如:應用危險性較低的方案或資源進行替代、修改施工程序降低施工危害、對人員進行隔離等,這些措施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險源的危險性,從而促進施工安全。
(2)堅持動態(tài)控制原則。隨著A工程項目主體結構施工不斷推進,其中存在的危險源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尤其是該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常存在著多個施工工序交叉施工,此時危險源相較于單一工序有著較大的不同,也就使得項目現場危險源分布、危險性等級等都會隨工程進度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要求施工現場應不斷加強危險源的危險性分析,對之做出科學的評價,從而保證工程現場施工危險源管理具有較高的全面性特點。結合A工程項目實際來看,在危險源評審管理過程中主要應分為以下幾個時間點:
①工程項目開始施工建設之前;
②單項工程項目開始施工建設前;
③具有高危險項目施工作業(yè)前;
④應用新型機具設備、新工藝之前;
⑤現場施工組織機構出現重大變化的時候。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建筑工程項目中,存在的施工危險因素較多,為保證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性,應對相關危險源進行全面細致的管理。從整個過程管理過程來看,首先應結合工程項目施工實際情況,對其中存在的危險源做出識別,然后分析各種危險源的發(fā)生概率以及產生的危害性等,最后提出對應的危險源管理措施。
參考文獻:
[1]孫慶艷.水利工程危險源管理問題及全過程安全管理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20,48(12):149-151.
[2]趙小章,左夢來,高欣.上海悅來城項目采用危險源管理消除安全隱患[J].上海建設科技,2020(06):55-58.
[3]陳海軍,周征.基于流程優(yōu)化設計的裝配式建筑施工危險源辨識與管理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