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印象派法國畫家保羅塞尚以其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繪畫風格而聞名,這極大地影響了20世紀的抽象藝術。亨利·馬蒂斯和巴勃羅·畢加索都深受保羅塞尚塞尚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認為是在19世紀后期印象派和20世紀早期的新藝術探索線,立體派之間的橋梁。他對設計、色調(diào)、構圖和色彩的掌握貫穿了他一生的作品,本文就從塞尚的生平,繪畫風格和特點出發(fā),來探尋塞尚的創(chuàng)造之路。
關鍵詞:塞尚生平;中式美;油畫民族化
一,塞尚早期的生活
塞尚于1839年1月19日出生在法國普羅旺斯的艾克斯。他的父親菲利普·奧古斯特是一家銀行公司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這給了塞尚很好的經(jīng)濟保障,保羅的職業(yè)道路也是由他的父親為他選擇的,他的父親認為塞尚應該成為一名律師,并管理家庭的財富。迫于父親的壓力,他進入艾克斯法學院學習,1852年,塞尚結識了左拉并成為朋友,這對年輕人的友誼充滿了浪漫主義,他們設想在巴黎蓬勃發(fā)展的藝術事業(yè),(塞尚作為一個畫家和左拉作為一個作家)。1857年,塞尚開始在Musée d'Aix(現(xiàn)在的Musée Granet)附屬的自由繪畫學校學習學習繪畫和素描。這時候的塞尚已經(jīng)決定成為一名藝術家
他的父親反對追求藝術生涯,1861年,塞尚終于說服他的父親允許他去巴黎,和左拉一起,并在Académie Suisse就讀。雖然塞尚從盧浮宮的參觀中獲得了靈感——尤其是通過研究迭戈Velázquez和卡拉瓦喬——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巴黎五個月后陷入了自我懷疑。回到艾克斯后,他進入了父親的銀行公司,但繼續(xù)在設計學院(School of Design)學習。對塞尚來說,這十年的剩余時間是一段變動和不確定的時期。他想在父親的企業(yè)里工作,但失敗了,1862年,他回到巴黎,在那里呆了一年半。在此期間,塞尚結識了克勞德·莫奈和卡米爾·畢沙羅,并結識了古斯塔夫·庫爾貝和édouard·馬奈的革命作品。這位嶄露頭角的藝術家也很欣賞Eugène德拉克羅瓦畫作中熾熱的浪漫主義。但對于巴黎的生活,塞尚從來沒有完全適應過,他定期回到艾克斯,在那里他可以相對孤立地工作。
二,塞尚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風格
塞尚19世紀60年代的畫作風格很奇特,主題沉思憂郁,包括幻想,夢,宗教圖像和一般的對恐怖的專注。一個迷人方面是他的工作中充滿活力的感覺,他在這些早期繪畫中的技巧同樣是浪漫的,經(jīng)常是充滿激情的。雖然這些早期的作品與藝術家后期的表現(xiàn)相比,似乎是摸索和不確定的,但它們揭示了一種深刻的情感。每一幅畫似乎都準備好爆發(fā),超越它的極限和表面。而且,每一個似乎都是一個藝術家的概念,他可以是一個瘋子,也可以是一個天才——世界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因為塞尚的真實品格是許多人,如果不是所有人,他的同時代人都不知道的。
在創(chuàng)作《戴藍帽的男人》(1865-1866年,也被稱為《多米尼克叔叔》)時,他用調(diào)色刀涂抹顏料,使作品表面處處布滿了濃稠的油彩。同樣的特質也刻畫塞尚獨特的“洗尸”(1867-1869),它似乎既描繪了停尸間的事件,又是pietà-a對圣經(jīng)中的圣母瑪利亞的再現(xiàn)。
到19世紀60年代中期,塞尚雖然收到印象派畫家和朋友佐拉的鼓勵塞尚已經(jīng)確立了自己的畫家地位,盡管官方的成功微乎其微:他被拒絕進入école des Beaux-Arts畫廊,并被系統(tǒng)地排除在沙龍展覽之外。這種拒絕來自于他相對激進的繪畫風格,
1872年,塞尚搬到法國蓬圖瓦茲,在那里他與畢沙羅密切合作了兩年。也是在這個時期,塞尚開始相信人們必須直接從自然中繪畫。這種藝術哲學的變化的一個結果是浪漫主義和宗教主題開始從塞尚的畫布上消失。此外,他的調(diào)色板中憂郁、陰暗的范圍開始讓位給更新鮮、更有活力的顏色。
三,塞尚作畫的特點
早期塞尚用調(diào)色板刀涂抹像漿糊一樣的肌肉狀線條,這是他從現(xiàn)實主義大師古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那里繼承來的技術。他粗獷的舉止與他采用的鄉(xiāng)巴佬形象相匹配,這是一種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策略——同樣是模仿庫爾貝——在這個國際化的首都贏得了名聲。在塞尚職業(yè)生涯的第一階段,充斥著陰郁的肖像和充滿情感的強奸和謀殺場景,同時也有他個人生活中的焦慮:在首都感到不安,塞尚在艾克斯和巴黎之間來回穿梭,尋求一種更明確的藝術聲音。艾克斯郊區(qū)的Jas de Bouffan農(nóng)場是路易-奧古斯特(Louis-Auguste)于1859年買下作為家族莊園的一個大型農(nóng)場,作為藝術家早年及以后探索實驗的中心場所。
塞尚標志性的美學宗旨:色彩的結構力量。他最后的偉大成就是他的浴者系列繪畫,這是他一生都在處理的主題,最終在這個時期完成了三幅超大的油畫。后者重新塑造了長期存在的關于裸體和人物與風景的關系的概念。塞尚與印象派有關,但總是有其他目標。他說他的抱負是“讓印象派成為像博物館藝術一樣堅固耐用的東西”。塞尚的作品是在19世紀90年代被巴黎的先鋒派發(fā)現(xiàn)的。它對畢加索和20世紀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保羅塞尚是一位風景大師,高聳的圣維多利亞山,都是用短而平行的筆觸畫成的一塊塊顏色。保羅塞尚的確因他的圣維克托瓦爾山風景畫而聞名,這座山位于他的家鄉(xiāng)法國普羅旺斯艾克斯附近。塞尚在19世紀70年代與印象派一起展出了幾次,他從他們那里吸收了許多現(xiàn)代藝術的觀點。
通過直接從自然中繪畫,印象派打破了繪畫歷史題材的學術實踐,著眼于過去的藝術。塞尚是不同的。對他來說,在主題前面作畫并不妨礙對古代大師們進行真正的、持續(xù)的研究。塞尚對盧浮宮的某些藝術家深感尊敬,經(jīng)常向他們尋求靈感和指導,即使是在他成熟的時候。
此外,塞尚支持對某些對象使用多個輪廓,而對其他對象則完全不使用輪廓。在檸檬中央的突起處有細長的紅色線條,在線條逐漸消失之前,用鉛筆勾勒出輪廓。在最右邊的蘋果上,一個橘紅色的圓圈剛好在蘋果的上方。它分解成更多的藍色陰影、藍灰色桌布和深藍色輪廓;紅色的斑塊似乎位于蘋果的上方,而不是蘋果的一部分。
同樣地,在它后面的葡萄柚上,左右等高線沒有相交,兩條開放的等高線之間有一條黃色的條紋流出來,就像進入或退出迷宮一樣。人們可以指出塞尚的畫作中有許多不包含他的畫作的例子:酒杯在與窗簾相接的遠處邊緣只有部分輪廓;輪廓線在投手的頂部跳躍,并延伸到更遠的空間;水果盤的左右兩邊永遠不能相遇。
畫面的不連貫,空間的模糊,從蘋果到桌布的色塊——這些都是塞尚的工作方法被譽為現(xiàn)代主義的創(chuàng)新。塞尚呼吁關注被涂表面;他的工作是在二維繪畫藝術的范圍內(nèi)調(diào)和三維物體世界的幻覺。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宣稱這些審美選擇是現(xiàn)代主義的。畢加索和布拉克在20世紀早期簡樸的立體派繪畫后來探索了塞尚作品中暗示的空間分裂。
塞尚主張的“現(xiàn)代主義”的藝術更傾向于素描風格,因為印象派畫家喜歡在現(xiàn)場直接從自然中繪畫。在后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等現(xiàn)代主義藝術家開始在印象派基礎上建立現(xiàn)代藝術之后,原創(chuàng)性的觀念優(yōu)先于對過去的崇敬?,F(xiàn)代主義藝術家應該與過去決裂,因為他們努力創(chuàng)造一些全新的東西。塞尚的藝術對野獸派和立體主義等現(xiàn)代主義運動的發(fā)展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塞尚在他描繪自然的同時,繼續(xù)研究過去的藝術。
結語:
塞尚到這個世界上,注定要成為一場藝術革命的領袖,其影響之深遠,其影響之重要,不亞于1848年那次偉大的嘗試。他的一生是與十九世紀晚期不斷發(fā)展的資產(chǎn)階級文明和中產(chǎn)階級道德作斗爭;他的藝術是宣示一個嶄新的世界的承諾,在這個世界里,人們可以像在伊甸園一樣,赤身裸體、無愧于心、自由地行走。他是注定要打破社會習俗的惰性重量下的荒唐事,革命已經(jīng)破碎的武裝力量在政府的處置:但是他的想法是點的方法,藝術和生活的新概念,只有未來才能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塞尚及其畫風的發(fā)展[M]. 廣西美術出版社 , 羅杰·弗萊, 2016
[2] 塞尚的“實現(xiàn)主義的還原”——以喬納森·克拉里的塞尚研究為中心(上)[J] 蘇杭.當代美術家. 2019(02)
[3] 塞尚畫面元素探究[J]. 楊韜.哈爾濱學院學報. 2020(08)
[4] 我的父親左拉[M].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法)德尼絲·勒布隆-左拉(DeniseLeBlond-Zola)著, 2002
[5] 塞尚傳[M].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法)約翰·利優(yōu)爾德著, 1997
[6] 塞尚的疑惑[J]. 梅洛—龐蒂,劉韻涵.文藝研究.1987(01)
作者簡介:
王娟 1984年5月1日,女,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9屆研究生碩士在讀 研究方向: 寫實與意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