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古以來,中國形成了以農為本的小農經濟,農業(yè)的生長和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水源,但水患也容易給人們帶來災害,于是,人們塑造了眾多水神,賦予他們以神秘力量,從而達到庇佑生產生活的目的。據(jù)同治《新寧縣志》[1]記載,新寧縣(今達州開江)有龍神廟、天后宮、禹王宮、蕭公廟等水神廟宇,眾多廟宇是民間信仰的外在體現(xiàn),本文依托該縣志,梳理該地域內相關的龍神信仰、天后信仰、大禹信仰、蕭公信仰等,旨在說明清代新寧地區(qū)豐富的水神崇拜與信仰。
【關鍵詞】 水神信仰;新寧縣;清代
【中圖分類號】B9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0-0046-03
基金項目:本研究成果獲得四川文理學院2019年度科研啟動專項重點項目資助。課題名稱:開江“水族鬧春”的人類學解讀。課題編號:2019KR005Z。
一、龍神信仰
在傳統(tǒng)文化中龍被認為是四靈之一,掌管雨水,因此人們很早就把龍當作水神來崇拜,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佛經、道教中關于龍王能“興云布雨”的說法廣為流傳,致使人們對龍神的崇拜更為篤信,龍王廟也遍布全國各地,人們對水神的崇拜和祭祀逐漸演變?yōu)閷埻醯募漓搿!缎聦幙h志》記載該地龍神祠一在治西北黑天池,為乾隆十一年知縣捐建:一在東岳廟旁,是嘉慶二十三年募建。
二、天后信仰
天后,一般稱為“媽祖”,起源于宋朝福建沿海一帶的民間信仰,可庇佑人們出海平安歸來,隨著人員的流動,當?shù)孛癖姲驯就列叛龅泥l(xiāng)神帶往各地傳播發(fā)展,遠離河海的新寧地區(qū)建有天后宮,也是人員流動和移民活動的結果。
《新寧縣志》記載,新寧縣的天后宮是知縣黃位斗在道光年間所倡建,他是福建連城人,他不僅倡建天后宮而且還多次撰寫祭祀天后的祭文,他是當?shù)靥旌笮叛龅挠辛ν苿诱?。黃位斗既是福建人,同時也是官方的代表,為天后信仰在新寧縣的傳播提供了民間和官方的雙重支持。
另據(jù)縣志記載新寧縣的天后宮建有戲臺 ①,由此可見,在天后信仰的祭祀上除了神圣的祭祀天后儀式外,同樣也包括世俗的娛樂活動來娛人娛神,既祭祀了神靈也增進了同鄉(xiāng)之間的情誼。天后信仰傳入四川之后,她的職能也逐漸從掌管河、海、航運的外來神靈逐漸轉變?yōu)閮汝懙貐^(qū)保護農業(yè)生產、生活的農業(yè)神,通過與當?shù)氐奈幕叛鋈诤?,促進了天后信仰的進一步發(fā)展與傳播。
三、禹王信仰
禹王信仰源于人們對大禹的崇拜,大禹治水的神話眾人皆知,據(jù)傳大禹生于川西羌人地區(qū),婚配于長江沿岸的涂山氏女,大禹一生治理過眾多的河流,因其治水有功進而成為中華大地的水神,后世對大禹的崇拜中將許多洪水神話的內容不斷融入大禹信仰中,使大禹信仰的傳播范圍更加廣泛,大禹信仰起于夏,興與蜀,盛于湖廣。
黨一鳴在其《移民文化視野下禹王宮與湖廣會館的傳承演變》[2]一文,將禹王宮的類型分為三類:一是在大禹遺跡處建立的紀念性禹王宮;二是具有教化功能的禹王宮;三是由明清時期湖廣移民建造的“會館式”建筑,據(jù)《新寧縣志》記載的禹王宮是楚籍常德人所建,屬于第三類,是明清時期湖廣移民建造的“會館式”建筑,這一類的禹王宮祭祀大禹的功能已經弱化,主要充當會館的作用,通過祭祀相同的神靈,加強彼此的同鄉(xiāng)情誼,維護共同的利益。
四、水神蕭公信仰
前文中的龍神信仰、天后信仰、禹王信仰在學術界較多學者、專家研究,僅作簡單梳理,而關于水神蕭公信仰的相關研究較少,接下來將重點論述。
(一)關于水神蕭公的民間傳說
蕭公是長江流域江西一帶的民間水神,關于水神蕭公有諸多傳說,向柏松在其《中國水崇拜》[3]一書中收錄了這樣一則故事:蕭公有著濃濃的眉毛、烏黑的頭發(fā)以及一束長胡子,為人剛正不阿,不茍言笑。在他長大成人后做出的一些事情也常常讓人難以理解,有時他和朋友們一起聚會喝酒,當別人正開懷暢飲時,他卻在酒桌之上睡著了,朋友們以為他喝醉了也不去理會。過了會兒當他清醒過來的時候,他對朋友們說剛才江里有一條船翻了,便趕過去救人,并且還成功就下了幾個,在一起坐的朋友們聽他說完之后都似信非信,但又看蕭公一臉認真的樣子,就有好事之人跑到江邊去一探究竟,果然看到江里有一條船翻了,邊上還有幾個被營救上來的人在哭訴著。
這件事發(fā)生后蕭公的名頭也逐漸傳播開來,他平時喜歡樂于助人又加上關于他的一些事情較為神秘和靈異,所以每當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鄉(xiāng)鄰友人們都喜歡請他到家里去做客,有時候請他的人多了,在時間上彼此沖突,但每次蕭公總會在同一時間參加,過后當人們聚到一起談論請蕭公做客的事情,都會感到比較奇怪,為什么蕭公可以在同一時間參加不同地方的聚會,難道他可以分身不成?這個傳說記錄的是蕭公生前逐漸顯現(xiàn)的不同于常人的一些能力,為他去世之后當?shù)厝税阉斪魃耢`來供奉做了鋪墊。
除此之外,在《中國水崇拜》一書還引用清代李調元《新搜神記·神考》中關于蕭公去世之后的傳說,蕭公一生活了八十二歲,最后無疾而終,蕭公剛去世的時候,外面行船的人還不清楚蕭公去世的事實。有一個船家在外行船途中偶然碰到了蕭公,蕭公拜托他把一個鐵錨帶回蕭家,蕭公說這是之前蕭家被大水沖走的鐵錨,鐵錨非常重但蕭公把它拿到船艙時卻顯得非常輕松,該船戶把鐵錨送回蕭家之后才得知蕭公已經死了。
這一系列關于蕭公生前死后的離奇故事,使人們對蕭公佩服得五體投地,紛紛把他當作神靈來供奉,以求得船夫們外出行船時平安歸來。據(jù)說蕭家的子孫去世之后,紛紛成為蕭公部下的陰官陰兵,專門負責救助在江河翻船落水的船夫們。在江西臨江大洋洲(今為新干縣大洋洲鎮(zhèn))修建的蕭公廟中,還設有其子孫的牌位,一家三代都成了水神,并且被人們供奉在同一廟宇。據(jù)說蕭公的生辰是農歷的四月初一,每到這一天,江西一帶民間都會舉辦祭祀蕭公的盛大儀式活動,來祈求蕭公的保護和庇佑。
(二)水神蕭公信仰的成型
蕭公信仰作為江西一帶重要的水神信仰,先前蕭公神指的是蕭公祖孫三代(蕭伯軒、蕭祥叔、蕭天任),之后具體指代蕭天任,其祖廟在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之大洋洲(今為新干縣大洋洲鎮(zhèn))。縱觀歷史典籍,最早關于蕭公從人成神的記載始于明朝洪武年間,蕭公生前“有聲江湖間”,死后人們立碑刻傳來祭祀他 ②,除此之外,關于蕭公顯靈助明太祖作戰(zhàn)的傳說也記載于《中國水崇拜》一書: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在鄱陽湖作戰(zhàn)時,對方的士兵看到天空中有數(shù)萬士兵現(xiàn)身幫助明太祖作戰(zhàn),他們身穿紅色戰(zhàn)衣,并有書寫“蕭公”字樣的大旗佇立其中,天兵天將們英勇作戰(zhàn),敵軍各個聞風喪膽,四處逃竄,戰(zhàn)爭勝利后明太祖就敕封蕭公為“英佑侯”。
根據(jù)史料記載“英佑侯”這一封號是由明成祖加封的蕭公(蕭天任) ③,而非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敕封。明永樂年間朝廷官員下西洋時遇到海浪,蕭公的神靈顯影救助使他們得以脫險,在朝廷官員的奏請之下,明成祖加封蕭公為“英佑侯”,這是蕭公第一次受到官方加封,第二次受到朝廷加封是在景泰四年(1453年),被賜號為“水府靈通廣濟顯應英佑侯” ④,此次加封是蕭公顯靈護送朝廷運糧有功。經過明代朝廷的兩次加封,蕭公信仰起初由民間百姓的自發(fā)行為已經轉變?yōu)楣俜絿业恼瘢源酥笫捁叛龌境尚筒⒅饾u向外擴散。
蕭公原本只是一介平民,起初因為他生前為人正直、樂善好施,死后受到鄉(xiāng)鄰們的供奉、祭祀,后來加上新淦地區(qū)自然條件惡劣,贛江水道艱險,不利于船只的出海與航行,在這種水域條件,人們在蕭公身上賦予了能夠保佑船只平安出行的美好寄托,逐漸使蕭公初具神力,為成為地方神靈提供條件,最后,隨著明代官方對蕭公的兩次加封,使蕭公信仰的范圍逐漸擴大,最終從地方的鄉(xiāng)土神靈轉變?yōu)楣俜降恼胫?,從此蕭公信仰的地位達到頂峰。
(三)水神蕭公信仰與開江
蕭公信仰成為國家正祀之神后,其信仰群體和信仰范圍逐漸擴大,郭學飛在其《明清時期水神蕭公信仰地域研究》[4]一文,對明清時期水神蕭公信仰的地域傳播進行研究,文中提到明清時期蕭公信仰大體形成了六個不同地域的信仰文化圈:一是江西地區(qū);二是四川地區(qū);三是湖南、湖北地區(qū);四是云貴地區(qū);五是淮河以北的河南、山東、直隸地區(qū);六是江淮地區(qū)。其中四川地區(qū)形成了蕭公信仰的另一個信仰中心,此地的蕭公信仰除了有庇佑船只的職能外,還兼具祈旱降雨和祛病救災的功能,這與當?shù)氐纳鐣幕芮邢嚓P。
此文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蕭公信仰于明永樂末期便已在四川地區(qū)傳播,且蕭公廟在四川地區(qū)的修建時間早,廟宇分布范圍廣,由此推測蕭公生前極有可能在四川地區(qū)活動,他通過分析四川各水域地區(qū)蕭公廟的分布情況得出,蕭公廟大多集中在長江主泓流域和岷江流域,在川東嘉陵江區(qū)域則較少,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和該流域的自然、社會環(huán)境有關,長江主泓流域和岷江流域經濟較為發(fā)達,往來交通頻繁,且該地域的水域條件艱難,為水神蕭公信仰在此地的傳播提供了充足的條件,蕭公也自然成為當?shù)厝藗兗漓氡F桨驳乃?。道光年間《培州志》記載了蕭公生前在四川地區(qū)救人的事跡故事,將蕭公的事跡結合本地的情況加以改編,有利于蕭公信仰在四川地區(qū)的傳播。
據(jù)統(tǒng)計,明清時期全國大約有蕭公祠廟254座,其中江西42座,四川47座,達州(綏定府)的4座蕭公廟分別在渠縣、大竹、宣漢、新寧(開江)四地,各有一座。另據(jù)清同治年間的《新寧縣志·卷二 祠廟志》記載,在城內東門建有蕭公廟,為明代知縣李剛所建,現(xiàn)在叫作水神廟,由此可見在清同治年間達州的水神蕭公信仰已廣泛傳播,在四地分別建有蕭公廟,而開江的蕭公廟已改名為水神廟,這說明開江地區(qū)的蕭公信仰已經與本地的其他水神信仰相融合,不再區(qū)分信仰的對象,統(tǒng)一稱為水神廟。
五、總結
同治年間的《新寧縣志》記載新寧縣的祠廟眾多,本文主要對祭祀水神的龍神廟、天后宮、禹王廟和蕭公廟進行梳理,簡要呈現(xiàn)新寧縣的水神信仰情況。由于龍神廟、天后宮、禹王廟學術界對其研究成果頗豐,文中主要側重對水神蕭公信仰的梳理,通過整理可以發(fā)現(xiàn)同治年間新寧地區(qū)的水神信仰多樣,不同的移民人群都從遷出地帶來各自的本土水神信仰文化,在傳入新寧地區(qū)初時,通過祭祀相同的神靈起到凝聚同鄉(xiāng)情誼的作用,隨后不斷與新寧縣本土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文化相融合,使外來的水神職能更既符合當?shù)?、適應當?shù)?,共同促進新寧地區(qū)的水神信仰發(fā)展。
注釋:
①(清)復成修、胡元翔纂:《新寧縣志》卷八,《藝文序十二》,同治八年刻本。
②(明)張美和:《修德堂記》,《大洋洲蕭侯廟志》卷四,第15頁。
③《大洋洲蕭侯廟志》卷三《勘合》,第2-3頁。另見康熙《新淦縣志》卷十五《雜志》,臺灣成文出版社影印,第1015-1022頁。
④(明)陳循:《芳洲文集續(xù)編》卷一《代言》,見《續(xù)修四庫全書》(1328),上海古籍出版社。
參考文獻:
[1]清 · 同治《新寧縣志》卷二.
[2]黨一鳴.移民文化視野下禹王宮與湖廣會館的傳承演變[D].華中科技大學,2018.
[3]向柏松.中國水崇拜[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
[4]郭學飛.明清時期水神蕭公信仰地域研究[D].暨南大學,2013.
作者簡介:
石亮亮,男,山東博山人,法學碩士,四川文理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民俗文化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