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萌
小年這一天,“電競春晚”的話題正在微博上被傳播得如火如荼。
LPL在2月3日正式開啟電競春晚超級周末活動。想必是賽事方的有心安排,IG和RNG那個周日的對決是過年前LPL的最后一場比賽,此次終于在過年的時間點坐實了“電競春晚”的名號。
為了讓“春晚”更加名副其實,LPL同時聯(lián)合不同平臺推出了比如抽獎、文理科答題等活動,并在微信渠道每天發(fā)放微信紅包封面。整個活動一直持續(xù)到2月7日比賽結束。
為了配合“電競春晚”的主題,賽前的KV畫面也被包裝在紅彤彤的背景里,對聯(lián)和牛頭被擺出來迎接農(nóng)歷牛年;解說們的著裝帶上了“年味兒”;賽后采訪的時候,駱歆穿著一襲紅色旗袍、扎丸子頭出現(xiàn),有粉絲調侃其神似紅發(fā)紅裙的黑暗之女安妮。
“電競春晚”來自于粉絲造梗,第一次出現(xiàn)大約是2018年。彼時,IG與RNG兩支戰(zhàn)隊均處在各自的強勢期,全明星級別的豪華陣容讓不止兩隊的粉絲都對比賽抱有期待,“哪邊能贏哪邊粉絲過年?!苯Y果戰(zhàn)火沒有如期猛烈,反而選手們屢屢在關鍵之戰(zhàn)上演迷之操作,讓粉絲們大呼“下飯”。“下飯”就是“菜”,粉絲們調侃隊員們在給“除夕夜加菜”。
之后再逢兩隊交鋒,粉絲們就玩了起來,將失誤集錦制作成節(jié)目單,將選手們P到拜年圖里?!半姼偞和怼币查_始符號化,LPL的粉絲們也用各式各樣的花樣期待著一次又一次始于IG和RNG交戰(zhàn)的狂歡。
這才有了如今直播畫面里紅彤彤的各種。
看起來對于LPL粉絲來說,大家真的在過年,看比賽是過年的一部分,是與搶紅包皮、對對子類似的娛樂活動,為了找出哪個操作更“下飯”。在這樣的前提下,娛樂性的表演賽顯然比嚴肅的常規(guī)賽更合適。
將比賽包裝成“電競春晚”,同時進行搶紅包皮和對對子活動,賽事方無非是希望這一周的賽事搭配活動一起,共同成為過年儀式感的一部分。
初衷無疑是美好的,筆者也欣喜于看到賽事方審時度勢的運營,但把自己核心的、本應激烈而嚴肅的對抗內容包裝得娛樂化,總是有一絲違和的味道。
雜志昨天發(fā)布的文章提到,聯(lián)賽確實應該在特殊的時間點做專門的運營,以優(yōu)質的內容(焦點戰(zhàn)役)配以恰當?shù)膫鞑ズ瓦\營。問題在于,當我們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節(jié)點的特殊性上,這是不是一種本末倒置。甚至于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焦點戰(zhàn)役”都是以“?!钡男问皆谂浜线^年的節(jié)點。比賽雖然自帶話題,但自帶的話題本來卻是來自于一個笑話。
問題的關鍵在于,對于賽事方來說,儀式感到底來源于過年,還是觀賽本身。
由IG和RNG的“電競春晚”,我們很容易想到NBA圣誕大戰(zhàn)。這是NBA為圣誕前夜安排的焦點戰(zhàn),對于所有球迷來說都是激烈的對抗盛宴,各路媒體也會早早為比賽造勢。
但與“電競春晚”不同的是,NBA對于圣誕大戰(zhàn)的傳播始終圍繞著競技。
2019圣誕大戰(zhàn)之前6天,圍繞當天5場比賽,ESPN放出了自己與ABC的聯(lián)合獨播計劃。節(jié)目從早上10點開始,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天凌晨最后一場比賽結束。計劃進行15個小時的報道里,ESPN形容自己使用了“無與倫比的”主持、記者和分析師陣容。除了參賽球星之外,退役球星保羅·皮爾斯、斯科特·皮蓬,知名記者線人Woj會出現(xiàn)在不同的賽場為比賽造勢,而關于參賽球星的采訪也早已準備就緒。
比賽開始前一天,《紐約時報》的資深體育編輯本杰明·霍夫曼寫了一篇賽前分析,五場比賽的看點、對陣雙方的優(yōu)劣勢全部囊括其中。
而即便是圣誕大戰(zhàn)的廣告創(chuàng)意——比如球星們以投三分的形式將球投進不同籃筐,以合奏出一曲《鈴兒響叮當》——也并未遠離競技的核心。
長此以往,對于NBA球迷來說,過圣誕節(jié)和看球,都成為了儀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是,節(jié)日的儀式感是生來就有的,而看球的儀式是聯(lián)盟培養(yǎng)的,而兩者都足夠令人期待。
圣誕大戰(zhàn)的噱頭在于“大戰(zhàn)”,“電競春晚”的噱頭卻是過年,競技成為了其中偏弱的部分。對于賽事本身來說,當競技的部分不再是核心,那么比賽就失去了意義。
顯然對于賽事方來說,稀釋競技中嚴肅的部分并非本意。而或許下一次,我們可以期待在過年的時候能夠看到真正激烈的競技比賽和娛樂化的電競表演內容,而不是過年前轟轟烈烈的活動之后,到了過年的時候發(fā)給朋友一個帶著The Shy照片的紅包,卻只能在電競內容的荒漠時段回看干巴巴的賽事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