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寶林,解 婷,劉 斌,陳存良,張 偉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 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
海上油田開發(fā)由于受到平臺使用年限的限制,一般采用稀井網大井距、較高采油速度的開采方式,使得油藏開發(fā)過程中逐步暴露出平面水驅動用程度低的問題[1-4]。油體的整體水驅儲量動用程度可以通過水驅曲線法與吸水剖面法進行計算,而對油田開發(fā)具有參考意義的是具體到各個井區(qū)的動用程度指標,如何準確合理地計算出基于油井單元的水驅儲量動用程度,以指導油田開發(fā)調整、緩解平面矛盾,是海上油田開發(fā)亟待研究的問題。
L油田主力含油層系為古近系東營組東二上段,埋藏深度在-1 192.3~-1 389.4 m,油田主要發(fā)育三角洲前緣亞相沉積砂體,儲層的巖石類型主要為粗-中砂巖、中-細砂巖、粉砂巖,具有特高孔、特高滲的特征,孔隙度平均值31.7%,滲透率平均值6 130.0 mD,地面原油密度為0.968~0.993 g/cm3(20 ℃),地層原油黏度210.00~460.00 mPa·s,儲層分布相對較穩(wěn)定,開發(fā)方式主要為人工注水開發(fā)。目前油井數(shù)30口,注水井數(shù)11口,井控儲量88萬m3,平均單井日產油31 m3/d,日產液238 m3/d,含水率87.0%,截止2020年9月采出程度10.6%。
油田初期采用稀井網大井距的開發(fā)方式,伴隨著水驅開發(fā)的進行,水驅儲量動用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利用水驅曲線法和吸水剖面法計算動用程度為62.0%~64.6%,在開發(fā)評價體系中屬于二類水平[5-7],水驅儲量動用程度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油田整體動用程度低不等于油井各單元動用程度低,為了精細化分析油田各單元的動用程度,基于動態(tài)數(shù)據(jù)完成動態(tài)儲量的計算,需要以油井為中心進行單元的劃分。原則上1個單元僅有1口油井,對定向井與水平井聯(lián)合開發(fā)的井區(qū),1個單元可以包括1口定向井與1口水平井,不同單元邊界劃分原則見圖1。
1)單元邊界與周邊注水井關系:單元邊界位于注水井位上,方向與注采主軸線垂直;
2)單元邊界與周邊油井關系:單元邊界位于油井連線中垂線上;
3)定向油井與水平油井關系:聯(lián)合井網算1個單元。
L油田目前井網類型基本為排狀注水井網,應用邊界劃分原則基本可以實現(xiàn)單元的劃分,在部分邊角區(qū)域存在不規(guī)則井網,需要結合流線研究確定邊界走向,如圖2所示。
基于如上原則,將油田劃分為27個油井單元,各單元井控儲量計算公式為:
Ni=100AohφSoi/Boi
(1)
式中:Ni為i單元井控儲量(靜態(tài)法),104m3;Ao為各單元井控面積,km2,通過邊界劃分單元求得;h為油井井點處有效厚度,m;φ為油井井點處平均孔隙度;Soi為原始含油飽和度;Boi為原始體積系數(shù)。
L油田各單元井控面積0.14~0.45 km2,計算井控儲量52萬m3~163萬m3。油藏沉積中心發(fā)育在腰部區(qū)域,由沉積中心向邊部儲層均具有減薄,腰部區(qū)域儲層厚,油井單元井控儲量大(>100萬m3),為開發(fā)的主力單元(見圖3)。
油田動用程度一般利用整體油田乙型水驅曲線計算水驅動用儲量,然后進行水驅動用程度計算。按照動用程度劃分標準(一類(>75%)、二類(60%~75%)、三類(<60%))進行定性分析。實際上油田平面不同井區(qū)動用程度差異很大,基于各單井動態(tài)數(shù)據(jù)應用乙型水驅曲線可實現(xiàn)單元動用程度的計算[8-10]:
單元乙型水驅曲線:
lgLpi=ai+biNpi
(2)
式中:Lpi為單元累產液,104m3;Npi為單元累產油,104m3。
單元動用儲量計算:
(3)
式中:Ndi為i單元動用儲量,104m3;m為油水相對滲透率比,各單元選用L油田值為21.4;Soi為原始含油飽和度,各單元選用L油田平均值為0.714。
單元水驅動用程度計算:
(4)
應用上述方法完成L油田各單元水驅動用程度計算,結果分布在25%~96%之間,按照一類(>75%)、二類(60%~75%)、三類(<60%)的劃分原則,共有一類單元12個、二類單元8個、三類單元7個,如圖4所示。
單元水驅動用程度低的原因及下一步調整方向,如圖5所示。
1)高部位有二、三類單元共7個,受周邊斷層影響及油井轉注不及時,目前井網不完善,存在5口油井僅1口注水井驅替開發(fā)的現(xiàn)象,下一步計算轉注3口油井補充能量,補充3口水平井挖潛斷層附近剩余油。
2)邊部有二、三類單元共6個,對比動用程度高單元,結合水分析發(fā)現(xiàn),動用程度高特征為油井既見地層水,也見注入水,表征雙向受效;動用程度低特征為只見地層水,或只見注入水,表征單向受效。下一步計劃轉注5口油井補充能量,補充4口水平井挖潛剩余油。
單元水驅動用程度高的原因及下一步調整方向:動用程度高區(qū)域主要集中在油藏腰部區(qū)域,井網完善(定向井+水平井聯(lián)合井網),行列式注水開發(fā),注水充分,下一步計劃行列井網轉交錯聯(lián)合井網分層系開發(fā),進一步精細化動用優(yōu)勢儲層。
1)為精細化評價油田平面上的動用程度差異,按照一定原則以油井為中心將L油田劃分為27個單元,應用靜態(tài)法計算各單元井控儲量。
2)應用乙型水驅曲線完成27個單元的動用儲量計算,得到各個單元的水驅動用程度。結果表明,不同單元動用程度差異較大,應該配合不同的治理方案。
3)結合27個單元的水驅動用程度和當前的注采受效關系,確定了高部位主要油井轉注、中部位主要細分層系、低部分主要補充注水井的下一步調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