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軍
羅曉韻攝
兩次登臨滕王閣,卻難覓落霞孤鶩、秋水長天的意境。我想,如果那個時候的詩人王勃有相機呢?
或許是兩種結果。一則,給我們留下了1300年前的滕王閣的影像記錄;二則,也許我們再也看不到《滕王閣序》這樣的千古名篇了。一波又一波的技術浪潮,將人類從文字識別拉升到影像識別,抽象的美學逐步被具象的認知替代??茖W復原著人類對自然事物的認知,卻也解構著人類的想象力。以《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笨萏倮蠘浠桫f,容易拍得到;小橋流水人家,也容易拍得到;古道西風瘦馬,也很容易拍得到;夕陽西下,更容易拍攝得到;但是,斷腸人在天涯,就顯得沒有那么容易了??峙挛覀冊僖不夭坏健帮w流直下三千尺”的想象時代了。俱往矣,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蓱z五個字,用破一生心。如若攝影作品能從技術主義現(xiàn)實到人文理想的表達,擴展到大地與精神的共鳴、現(xiàn)實與理想的映照,那么好的作品可能就會出現(xiàn)了。
表達系統(tǒng)。
表達系統(tǒng)或可稱為視覺系統(tǒng)、鏡像系統(tǒng)。藝術表達是人類的本能。早在20世紀,學者朱光潛、錢鐘書等就對盛極一時的藝術工具論——語言學轉向,展開奮力的批駁。他們認為藝術語言和審美意象不可區(qū)分,審美意象和審美體驗也密不可分,否則,會摧毀人類詩意。然而,影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藝術語言獲得新的工具并不斷升級,成為當前人類最普遍、最直接的藝術表達。農耕文明時代,人們將植物和礦物質研磨成顏料,開始描繪五彩世界。工業(yè)時代,法國的達蓋爾發(fā)明了攝影技術。人們驚訝了,自然世界可以這樣描繪。1895年,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用自己發(fā)明的放映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人們震驚了,用這樣的東西還能講故事。在影像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影像不僅是藝術的工具,還是社交的工具,以即拍即發(fā)的“圖”的形式連接人們的情感。
審美系統(tǒng)。
攝影是審美活動。春熙日沐、秋肅風悲,壁立萬仞、花香萬里,堅冰銳日、皓月長空,都是人類無處不在的審美體驗。感謝攝影,使人們有如此直接而簡單的途徑和載體去體驗美、表達意、傳達情。我認為攝影有“五要素、五維度”。即,器材是條件,技術是保證,審美是基礎,文化是內涵,機會是關鍵。器材是外部因素,技術是內部因素,審美是基礎因素,文化是根本因素,其他是必要因素,機會是決定因素。比如拍鳥,什么都具備了,按下快門的一剎那,鳥飛走了。機會決定成敗,這就是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在諸多因素中,唯獨“審美”具有天賦。久而久之,影像從技術實現(xiàn)到學科實現(xiàn),再到體系建構,推動影像審美的系統(tǒng)化。
文化系統(tǒng)。
人類口頭語言大概形成于3萬年前,文字形成于公元前500O年左右,攝影作為影像語言的存在不足200年。人類從口傳文化、讀寫文化、圖像電子文化再到網(wǎng)絡文化,是文明發(fā)育的過程,更是文化塑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攝影作為影像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其最大的貢獻是為人類提供了與工業(yè)文明對接的文化符號,開啟了人類讀圖時代。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Treicher)的實驗證明: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實驗還證明,人類對圖像所傳達的豐富信息接受最為充分,保持記憶的時間最為長久。讀圖時代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獲取知識的效率,也表達和交流著人們的情感。于風景攝影而言,一幅圖景,一定是先打動你,你才會拍它。久而久之,感動就變成認知,認知就成了文化。社會系統(tǒng)。
當讀圖時代向讀屏時代遷移和躍升,攝影活動的社會屬性便成為普遍屬性。早在東晉時期,文人沒有相機,只有書法和繪畫。永和九年,受會稽(現(xiàn)在紹興、蘇州一帶)內史王羲之的邀請,在蘭亭舉行“蘭亭修禊”。四面八方,天下文人墨客在此雅集,寫詩作畫。“修禊”過后,王羲之將此匯集成冊,作《蘭亭集序》一篇,為千古遺墨。歷史上的“修禊”和現(xiàn)代的筆會,都是社會化的產物,如今的攝影節(jié)展、各類活動也是社會化的產物。影像社會化是當前全民攝影現(xiàn)象最為重要的特征。治理系統(tǒng)。
不同時代的藝術發(fā)展史,折射出這個時代社會發(fā)展的特征。當今攝影的文化參與、社交參與,必然反映到經濟社會發(fā)展之中,經濟社會發(fā)展又為攝影提供了廣闊天地。2021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發(fā)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中”“把美術成果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三個“相互”(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兩個關鍵詞“應用到”和“服務于”,鮮明地指出藝術與推動經濟社會建設的相互關系,為藝術工作指明方向。
藝術實踐是如何參與到社會治理中的呢?舉個例子,暮日西垂、晚霞夕照,當你站在北京景山的萬春亭往南看,我認為是全世界最美的黃金中軸線。中間望去,左手為東,右手為西。東邊,現(xiàn)在是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過去是太廟;西邊,現(xiàn)在是中山公園,過去是社稷壇。太陽東起西落,先有列祖列宗,后有江山社稷,這反映著當時基于禮治的中華建筑理念。當我們沿著這條中軸線繼續(xù)往前走,駐足在毛主席紀念堂階下回頭往北看。右手為東,左手為西。東邊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左邊是人民大會堂。這又是什么理念呢?太陽東起西落,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條中軸線,不同的時代,兩種歷史觀。藝術與社會“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再一個例子,攝影活動已經成為各地經濟轉型、拉動旅游的重要手段,廣泛的攝影活動已經日趨“應用到”并“服務于”社會轉型中,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動力變革中的重要文化因素。
羅曉韻攝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來的一個政治文化概念。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國。柏拉圖的理想國是烏托邦,陶淵明的理想國是桃花源。西方的審美特點是物我兩立,我是自然之子,自然是自然之物;東方文化的審美特點是物我一體、天人合一。我即自然,自然即我。在西方,學者就是學者,畫師就是畫師。在中國,文人即畫者,畫者即文人。潘天壽曾說過:筆墨取于物,發(fā)于心;為物之象,心之跡。今天,我們來到畢拉河,共同討論自然生態(tài)攝影,意義何在呢?
從趨勢看到未來。
審視當今攝影界,一方面深度融合,一方面加速分化。表現(xiàn)在其社會系統(tǒng),去專業(yè)化、去機構化、去分工化潮流涌動。人們不再受專業(yè)限制,人人都是攝影家,甚至人人都是自媒體。于是,影像社區(qū)誕生了。攝影,特別是風景攝影,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社交參與。表現(xiàn)在文化系統(tǒng),攝影日益被市場滲透,被流量駕馭,攝影達人、網(wǎng)紅與攝影家們共同成為攝影潮流新的制造者。表現(xiàn)在治理系統(tǒng),攝影活動作為經濟轉型的重要文化參與,以“打卡地”的文化形式,給攝影熱持續(xù)加溫,也為拉動旅游提供新動能。表現(xiàn)在美學系統(tǒng),由于影像產品巨量增長,產品過剩,影像語言泛化并且單一,因此,影像加速碎片化、泡沫化,糖水片盛行。在這種情況下,攝影個性已經很難形成,攝影主題已經很難尋覓,創(chuàng)作空間被嚴重壓縮,攝影大片已經很難產生。風格化特征向追求極美和加速細分兩個極端發(fā)展在風景攝影領域,表現(xiàn)為兩大時代同時來臨。
大片時代。藝術創(chuàng)作、技術和器材最大化結合,極致表達自然生態(tài)的豐富性。比如,極地攝影、野生動物攝影、極端氣象攝影等。
魔片時代。影像創(chuàng)作想象力在技術賦能下的超級發(fā)揮,驚艷股的手法運用,個性化表達自然萬象的多樣性。我們去參觀羅紅藝術館,羅紅拍攝的作品“巴塔哥尼亞”已是平常攝影家難以企及的,一億像素下巨幅“黃山”讓人有群峰圍繞、穿云破霧之感。我不敢想象未來技術再前行一步會是什么樣子。技術高度逼真復原景象,未來的攝影想象力會不會被終結呢?難怪有一位攝影家跟我說:風光片別拍了,拍不出什么花樣了。技術已經過度參與內容創(chuàng)作了。技術與智能解構著藝術家的想象力,市場和流量也在分散著攝影家的靈感。
技術和藝術不能偏廢?!吨芤住吩疲味险咧^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材和技術的發(fā)展,給我們無限的可能,打開并實現(xiàn)人類的想象力。但是,也要防止為“器”所誤,因“器”廢“道”。警惕技術主義陷阱,防止人工智能把人類的思想吃掉。
藝術與市場難以割裂。過去的人,帶著畫筆走天下.后來.帶著相機走天下,現(xiàn)在,帶著手機走天下。于是,巨量攝影市場形成。這是好事,沒有巨量市場,怎么可能有“人民攝影”?但是,要警惕消費主義,警惕出現(xiàn)“有巨量,缺巨匠”,防止見“影”不見“人”,見“景”不見“民”。什么叫見“影”不見“人”,見“景”不見“民”呢?我們拍畢拉河,除了拍這里的自然風光,還應關注這里的風土人情。比如,如何挖掘和保護達斡爾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的文化遺存。公元386年,鮮卑人的領袖拓跋珪在這一帶建立了北魏政權。鮮卑族和漢族一步步走向文化融合,從而在隋唐時期,形成新的漢族種群,這里有沒有留下文明的“印記”?
野生動物攝影家謝建國說,生態(tài)攝影不同于風景攝影。生態(tài)攝影也有風景,但他更關注野生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即便是風景攝影,如果有野生動物融入畫面,那就活了,有了靈性。不僅如此,這次拍攝中,我們觀察到林間濕地有灰鶴飛翔鳴叫,這個季節(jié)正是灰鶴的繁殖季,不排除有灰鶴在畢拉河繁殖。迄今為止,國內還沒有灰鶴野外產卵孵化的影像記錄,如果能拍攝到,那就填補了這方面的影像空白。還有,我們發(fā)現(xiàn)和傳播畢拉河之美的時候,一定要把鏡頭對準我們一代又一代畢拉河的林場人,他們才是這片優(yōu)山美地的維護者、保護者。他們是這里最鮮活、最有生命力,也最有正能量的內容部分。
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
1989年,攝影家于云天憑借組照《九歌》,榮獲第一屆中國攝影金像獎。他的作品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寫盡了日月星辰,碧海云天。他的不少照片拍攝于20世紀8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的初期。作品是對黃河文明無盡的贊美,抒發(fā)對這片土地的眷戀,表達的是對文明激蕩的曠古憂思,是對祖國山河壯美的大愛,反映了攝影家的藝術追求與祖國情、人民情的血肉聯(lián)系。他將自己的作品命名為《九歌》,《九歌·國殤》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為追悼楚國陣亡士卒的一首挽詩?!安賲歉曩獗幌祝囧e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出不入兮往不反,首身離兮心不懲、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引起一代人從視覺到心靈的強烈共鳴。他拍攝的作品是風光大片嗎?是,卻又好像不是。是人文大片嗎?似乎不是,又似乎是。當時還沒有自然生態(tài)攝影這個概念。自然生態(tài)攝影與風景攝影究竟有何區(qū)別?我找到了答案——理想國的映照。柏拉圖曾說,無論你從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后就不要停止;無論你從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后就不要悔恨。他用這句話定義理想國——心??康牡胤健?p>這一代的風光攝影師,是端著相機的徐霞客,是用鏡頭寫詩的屈原。改革開放,理想照進現(xiàn)實,他們視攝影為生命的組成部分,甚至是一種靈魂的存在。在天涯海角中開始自己的思想行走,在大自然中尋覓精神靈性,找到人生的價值和尊嚴。他們的作品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這對我們的啟發(fā)是,新時代攝影人,要技術的賦能,不要思想的弱者;要做流量的主人,絕不做市場的奴隸。自然生態(tài)攝影,脫胎于風景攝影,是一個新的攝影概念。其與風景攝影不同之處,在于“生態(tài)”二字。通過影像,反映景觀與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的審美關系。
自然生態(tài)、景觀文化和文旅經濟,三者是共生的關系。2021年4月,第六屆中國景區(qū)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暨中國旅游景區(qū)協(xié)會第二屆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全國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雒樹剛同志講話中有一句話對我啟發(fā)很大:景區(qū)文旅融合,文化力決定競爭力。借用文化力這個詞,套用在自然生態(tài)攝影里,我覺得自然與人文相連,文化力決定生命力。
什么是文化力?1914年5月1日,黃炎培以申報記者的身份第一次到黃山,邀請攝影家呂頤壽隨行拍攝。這次黃山之行,黃炎培寫的《黃山游記》一文,發(fā)表在當年的《小說月報》上。攝影家呂頤壽為我們留下黃山最早的真實影像,商務印書館于1914年11月出版了畫冊《中國名勝第一種:黃山》,于是,黃山被廣大國人所認知。黃炎培和呂頤壽造不出黃山,但他們用文字和影像記錄并傳播了黃山。
今天,我們拍攝畢拉河,也要跟隨先人的足跡,以他們?yōu)榘駱?,?chuàng)新畢拉河的文化表達,學會復制并創(chuàng)新畢拉河的文化符號。用影像為這片森林“說話”。說什么樣的話呢?“十三五”以來,全國森林旅游產業(yè)規(guī)??焖賶汛?,森林旅游游客量達60億人次,平均年游客量達18億人次,占國內年旅游人數(shù)的近30%,創(chuàng)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森林旅游成為我國林草業(yè)重要的支柱產業(yè)和極具增長潛力的綠色產業(yè)。在產業(yè)融合的大背景下,通過攝影平臺助推共謀國家森林公園生態(tài)文明建設,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是生態(tài)文化旅游發(fā)展的重要助推器,在實地體驗互動傳播及消費升級、招商引資等多個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我們要由點及面,發(fā)揮影像對新時代綠色文明的文化塑造作用。
可喜的是,年輕一代的攝影人,以他們獨特的藝術行走,參與社會文化建設。我一直在關注環(huán)球行攝作家、極地攝影師、自媒體攝影達人羅曉韻。羅曉韻的成長有三個階段,兩部代表作劃分出她的兩次轉型。第一部代表作《冰島迷夢》,表現(xiàn)的是她從攝影達人到攝影潮流制造者的轉型。第二部代表作《格陵蘭消逝的夢》,表現(xiàn)的是她從“攝影大V”到沉靜的攝影思想者的轉型。在她過去的作品里,畫面里的她是風景照片里的視覺中心?,F(xiàn)在的羅曉韻,有時也出現(xiàn)在畫面里,但與過去不同,她成了消逝的冰山、瀕臨滅絕的物種和一步步退化的文化族群的注視者。彼時畫面里的羅曉韻不僅是照片上的視點,更是一個對人類生態(tài)和文化變遷的關切者、思考者、呼吁者。羅曉韻攝影是此時此地自然生態(tài)殘酷變遷的“時間戳”,是此時此刻文明激蕩的“標引符”。于是,在她的作品里有了豐富的思想性。
我第一次采訪她時,是疫情剛過去不久。那時,她在完成第三次轉型,成為紀錄片的拍攝者和獨立制片人。她的第一部紀錄片《余聲》,反映了武漢人民怎樣戰(zhàn)勝疫情、如何在疫情中成長。后來又有了《曉星球,大中國》微紀錄片等。我注意到,她的每一次轉型,都帶來極高的流量。這一點,她可能察覺不出來。她的粉絲在一步一步“跟著走起”。從而,她把粉絲帶向一個新視角去觀察世界、帶入一種新境界去對話人生,帶向一個新高度去參與建設。我在想,這恰恰是基于網(wǎng)絡和社交文化的影像力量之所在——改變著我,也影響著你。正如她跟我說的:后疫情時代,攝影人特別是風景攝影師,一定要走出自然閉鎖和心理寂寞。主動創(chuàng)設觀察、紀錄和思想主題。
1300年前,先輩沒有照相機,他們用恢弘的文字,給我們留下無比偉大的自然中國。今天我們有相機了,更有了大數(shù)據(jù)。我們有理由為1300年以后的世界,留下影像意義的自然中國,更有理由留下人文意義的自然中國,以生態(tài)攝影之名,向大自然致敬,向偉大的祖國致敬,向這片森林致敬,向這里的人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