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合法化語碼視域下論文引言中作者身份構建的跨學科對比研究

2021-09-08 12:05祁亞偉唐靜
關鍵詞:引言身份

祁亞偉 唐靜

摘 要:以軟硬學科學術論文引言為語料,探討學術論文作者在引言語篇中通過自我指稱語構建語篇身份的方式,以及這些身份類別在引言不同語步中分布情況的異同。研究發(fā)現,兩學科作者均使用自我指稱語構建出五種身份類型,但自我指稱語數量存在顯著差異,且身份類型在語步中的分布也有所不同,這可能是兩學科的合法化語碼差異導致的。

關鍵詞:引言;自我指稱語;身份;語步;合法化語碼

中圖分類號: H05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21)02-0103-09

一、引言

傳統觀點認為,學術論文體裁是知識與觀點的客觀載體,應當避免作者自稱等人際介入[1]。隨著20世紀70年代以來學術語篇研究的不斷深入,學界對于學術論文這一體裁的認識也發(fā)生了轉變——學術論文就其本質而言是“特定情境下的社會構建”[2],會隨著文化語境、學術規(guī)范或是作者資歷等參數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這一觀念的更新客觀上對學術論文作者,尤其是二語寫作新手造成了認知上的困惑。作為學術語篇研究大本營之一的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期刊在1986年至2012年之間發(fā)表的學術語篇研究論文中,有高達四分之一左右涉及人際互動方面[3],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學術論文作者“是否應當介入語篇”和“以何種身份介入語篇”這兩個重要問題。

縱覽相關文獻,圍繞學術語篇中的自我指稱與身份構建問題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身份的類型研究。基于Ivanic[4]和Kuo[5]等人開創(chuàng)性的分類方法,Hyland[6]將自我指稱語的語篇功能概括為陳述目的、解釋過程、宣告結果等五個方面;Harwood[7]發(fā)現,自我指稱語主要幫助作者建構語篇組織者、觀點表達者、方法敘述者、致謝者等各種語篇身份;隨后,不同學科學術語篇的相關研究如Mur Duenas[8]、McGrath[9]等發(fā)現,學科特性成為身份類型分布的決定因素之一。二是跨學科對比研究。對軟硬學科論文中自我指稱情況的調查表明,物理學、生物學等傳統意義上“作者撤退型” (author-evacuated) 硬科學論文作者,均在語篇中通過自我引用、人稱代詞或其他方式大量指稱自我,其頻率甚至超過了部分軟科學論文[7][10];而在軟科學內部,即使是具有闡釋性、單一作者等一系列相似特征的鄰近學科,在語篇身份的構建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差異[9]。三是跨文化對比研究。研究幾乎全部以英語文化為比較基準,對比非英語文化語境下的論文作者在身份構建方式上與其存在的差異。比如,與傾向于凸顯研究者和話語構建者身份的英語作者相比,漢語作者更側重于利用研究者身份凸顯學術性和權威性[11];而土耳其語教學研究論文作者相比英語作者更喜歡通過諸如被動語態(tài)等手段隱藏作者身份[12]等。

以上研究從不同視角較為全面地描繪了學術語篇中的身份構建情況,對二語學術論文寫作者有一定啟發(fā)。然而現有研究尚存不足之處。一方面,前人文獻多將身份構建置于學術論文整體進行研究,但現有的針對學術論文摘要、引言、文獻綜述、結果等部分的研究均發(fā)現各亞體裁具有區(qū)別于論文其他部分的顯著特征,如Martín和León[13]就認為,引言同學術論文其他部分相比具有更為復雜的體裁結構,這使得引言中可能包含更多的修辭勸說元素,值得單獨研究。另一方面,以上研究多為從語言學角度對作者在語篇中的自我指稱和身份構建特征進行描述,對于這些現象原因的解釋也往往停留在語言本身,忽略了語言與社會等因素的互動關系,未能從“認識論”的角度[14]入手解釋學術語篇的學科差異問題。

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學術論文引言這一重要亞體裁 (sub-genre),從軟硬學科中各選取管理科學和化學兩個代表學科的學術論文引言作為語料,對比分析論文作者在引言各語步中身份構建情況,并利用合法化語碼理論的專門性維度解釋兩學科呈現出的差異,擬回答以下兩個研究問題:一是兩學科論文作者是否在引言語篇中指稱自我,若是,多以哪幾種身份介入語篇?二是兩學科作者在引言語步中的身份構建存在哪些異同,背后深層次的社會動因又是什么?

二、理論框架

(一)合法化語碼理論及其專門性維度

合法化語碼理論由社會學家Karl Maton在Bernstein[15]的語碼理論和知識結構理論以及Bourdieu等的場域理論[16]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合法化語碼包含專門性、自主性、緊密性、時間性和語義性五個維度。這五個維度中,與學術語篇學科性特點聯系最為密切的是專門性維度,其涉及的是將社會文化的參與者及其話語建構成專門的、有獨特地位的語碼。在此維度中,Maton進一步認為“知識”通過認知關系(epistemic relation, ER)和社會關系(social relation, SR)分別同認知客體和認知主體建立聯系[17]。認知關系強調知識與認知客體的對應關系,如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等,而社會關系則強調知識與認知主體的關系,如研究者等。這兩種關系分別對應了“什么可以合法地描述”以及“誰可以合法地描述”兩個問題。

Howard和Maton[18]在回答教育學研究的知識內容如何從讀者那里獲得“合法性”這一問題時,進一步拓展了合法化語碼理論。他們認為,認知關系和社會關系兩個維度的正負值配比構成了四個象限的坐標系,代表不同學科性規(guī)約下的學術話語語碼組成形式,即精英語碼 (SR+, ER+),知識語碼 (SR-, ER+),知者語碼 (SR+, ER-)以及相對語碼 (SR-, ER-),見圖1。

知識語碼主導的學科社團中,知識以等級結構的形式組織,這些知識往往都經由科學程序認證,因此作者的聲望并無很大影響[19],傳統意義上的化學等實證類硬科學研究大多屬于此語碼結構;知者語碼主導的學科社團更容易形成等級知者結構和水平知識結構,語碼的合法性來源于作者在社團內的聲望和名譽,因此其主導的學科社團往往重視認知主體的經驗和對現象的解讀,該象限內的典型成員有文學等人文科學;精英語碼的合法性來源于作者在該學科內的高度權威性以及對某一領域知識的深度認識和獨到見解;相對語碼則是作者聲望與知識豐富程度均不突出的語碼組成形式。作為本研究對象的管理學和化學引言語篇分屬于知者語碼和知識語碼占主導的學科社團之中,因此必然在包括作者身份構建在內的一系列人際互動中展現出差異,值得深入探討。

(二)學術語篇中的作者身份

身份展示了個體對自我和與他人關系的認知,這種認知在語篇身份構建上反映為對語言形式的選擇。語言不僅反映現實也創(chuàng)造現實[20],語篇中這些語言形式的選擇所構成的語言集合,不僅幫助反映和表達“自我”,即語篇觀點傳達,同時也使語篇作者實現“自我”,即語篇身份構建。作者在語篇中身份構建的意義與語篇中的兩對關系有著密切聯系。一是作者與信息的關系,作者以何種身份表達學術語篇中的命題或非命題信息關系到這些信息傳達的有效性。二是作者與讀者的關系,作者是否承認讀者并實現與之的有效互動,從某種程度上說取決于作者對語篇的介入程度,即多大程度上愿意凸顯自己在語篇中的身份??梢?,作者身份是這兩對關系的核心要素,充分認識學術語篇作者語篇身份的顯與隱、語言表征、類別分布等方面的特征,有利于進一步把握論文作者人際互動的機制和規(guī)律。

合法化語碼理論從社會認知的角度考察知識與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但對于學術語篇的話語實踐而言,社會學理論雖有很強的解釋力,卻難免過于宏觀。以往研究表明,作者在語篇中的身份構建及其通過身份實現的互動、評價、勸說、推銷等語篇行為,在語言上表征于詞匯、語法、語篇等多個層面,如自我指稱[7],it前置結構[21],評價型that[22],宏觀體裁結構[23],介入標記[24]等。因此在考察學術語篇學科特性對身份構建的影響機制時,以語言學的手段對語言現象進行充分描述,以合法化語碼為理論指導對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解釋,有助于揭示學術語篇人際互動的深層次社會語用特性。

三、研究設計

(一)語料收集與加工

本研究語料選自四本國際學術界影響因子較高的英文期刊,其中管理科學期刊為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和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化學期刊為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和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然后從中各隨機抽取25篇共100篇并提取出引言部分。

本研究作者參照學術論文引言的新CARS模型[25]對語料進行語步到步驟(move-step)的劃分與標注,其中語步一為“建立研究領域”,語步二“確立研究定位”中,步驟一又分為“指出差距”和“繼承前人”兩種互斥的實現方式,步驟二為“積極辯護”。語步三“展示當前研究”包含7個步驟,分別是“宣布當前研究”“提出問題假設”“闡明研究定義”“概述研究方法”“宣布主要結果”“申明研究價值”和“列出文章結構”。統一標準后劃分的一致率為84%,不一致之處由兩位作者討論后全部確認完成。最后篩選出滿足三語步結構的引言79篇,并從中隨機抽取60篇組成本研究的語料,共40211詞,其中管理學語料23148詞,化學語料17063詞,兩者的語步構成比例詳見圖2。

(二)研究過程

本研究以語篇身份構建在文本中最直接的體現——自我指稱語為研究對象,使用AntConc 3.5.7軟件檢索出論文作者自我指稱所對應的文本形式,如I和we等第一人稱代詞及our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等。接著對檢索結果逐條仔細分析,排除非作者自我指稱的情況,如在舉例中出現的指向作者以外人的指稱語和公式中的字符“I”等,并且根據上下文判斷復數代詞we、us和our等的語義指向,分為指代作者本人及研究團隊的獨占式,如:“...we describe the unexpected outcomes of the reactions... ”以及指代作者與讀者雙方的包含式,如:“...most of us can think of yielding and passive coworkers...”并依次統計頻數。然后,結合每一條檢索結果的文內語境,尤其是句干的主動詞來判斷其中的作者身份,將其歸納總結為不同的身份類型,并對兩學科引言中身份類型的分布情況進行統計檢驗。最后,基于統計數據來描述兩學科引言中作者身份的語步化分布異同,并嘗試從合法化語碼理論的專門性維度來解釋這些異同的深層次社會動因。

四、結果與討論

本節(jié)從引言語篇中的自我指稱語出發(fā),總結出作者通過自我指稱語構建的不同身份類型,最后將這些身份置于引言內部的語步結構之中,從而全面考察兩學科引言語篇的身份構建差異。

(一)自我指稱語分布的異同

由表1可以看出,兩學科作者均在引言中使用自我指稱語來指代自我,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不包含讀者的人稱代詞we,占所有自我指稱語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不包含讀者的物主代詞our,兩學科語料中均未檢索出me。兩學科呈現的不同之處有三,一是從總量上看,管理學引言中自我指稱語的數量每千詞高達13.44次,遠高于化學引言的5.04次,兩學科引言自我指稱語的標準化頻數有著顯著差異(t = 4.635, df = 42.169, p < 0.05);二是管理學引言中包含的自我指稱語種類要多于化學引言,除了we和our等之外,還出現了I和my等單數代詞;三是管理學引言作者使用了大量拉近讀者的包含式代詞,而此類代詞在化學引言中數量很少。

一方面,管理學和化學作者在引言中均存在人際介入需求。近年來,學術語篇自我推銷的特性不斷凸顯,受此影響的化學作者在語碼組織原則上也更強調知識的社會關系。正如Hyland和Jiang的歷時研究所發(fā)現的那樣,第一人稱代詞在過去的五十多年里在多數學科論文中其數量均有明顯上升[26],表明人際介入已成為眾多學科學術論文語篇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與化學引言相比,管理學引言自我指稱語的數量更多,種類也更加豐富。由于不同學科知識的屬性不同,組織方式各異,形成了等級知識結構和水平知識結構兩種知識累積的傾向[14]。作為軟科學領域的研究,管理學論文與硬科學研究相比較少基于實驗等公認的研究方法,這種水平知識結構更容易受到同行審稿人的挑戰(zhàn),因此作者格外重視通過自圓其說的邏輯和對語篇及讀者的引導來提升研究的主體間“協商性”及“勸說性”,而自我指稱語,特別是包含式自我指稱語便成為了組織學科內專門性語碼的重要語言學手段?;瘜W論文屬于傳統意義上硬科學,微觀的、特殊性的理論被宏觀的、一般性的理論所概括,學科知識以金字塔形等級結構不斷累積。這種結構之下的知識往往具有合規(guī)性和自明性,無需過多闡述與解讀,因此化學作者介入語篇的頻次也就沒有管理學那樣高。最后,等級知識結構中知識累積的合法性關鍵在于遵循和使用廣為認可的程序和工具,這無疑有利于研究團隊的分工合作,而水平知識結構下更強調個體的新見解、新觀點,因此單數代詞在化學引言中很難找到。

(二)作者身份類型分布的異同

根據語料中上述自我指稱語的語義指向并結合語篇所處語境,將其分為觀點持有者、語篇組織者、研究實施者、學科貢獻者以及研究介紹者五大類進行對比,見表2。具體而言,作者通過觀點持有者身份呈現、支持或反對某個觀點命題,如:“We argue that existing theory is inadequate...”通過語篇組織者身份對研究背景、論文結構等進行描述或為讀者提供指令或引導,如:“...we begin by first offering some definitional clarity...”通過研究實施者身份闡述此研究采用的方法或所做的實驗,如:“...70% of the 260 people we interviewed said that...”通過學科貢獻者身份強調本研究或本人之前研究對該學科獨特的貢獻,如:“We enrich the conception of legitimacy by showing...”通過研究介紹者身份介紹本研究的目的、假設或研究問題等,如:“Here we describe a study towards the identification of...”

表2的統計檢驗結果顯示,兩學科引言在觀點持有者和語篇組織者身份數量上存在顯著差異。管理學引言作者通過自我指稱構建的身份類型超過半數為語篇組織者,其次為學科貢獻者,最少的是研究介紹者;而化學作者的語篇身份更為平均,最多的是學科貢獻者身份,其次是研究介紹者,最少的是觀點持有者。

聯系兩學科的“知識—知者”結構來看,此種分布差異便不難解釋。管理學學科知識呈現知者語碼主導的特征,作者原創(chuàng)性的觀點和解讀,甚至本人的學術權威性都是知識主張的合法性所在,因此作者多使用觀點持有者身份以充分表達個人觀點,并通過第一人稱代詞將作者與觀點聯系起來,表明其對所宣稱的觀點有充分把握并愿意對此負責,以此來增強研究的權威性;同時,觀點持有者身份還有助于讀者區(qū)分交織在一起的觀點與事實,表明此觀點僅是“一家之言”,這有助于增強軟科學研究的客觀性,如:“...although we think that our analysis could be extended to identify such hypotheses...”

管理學引言中語篇組織者身份的大量使用,是作者“讀者意識”的體現。實證性硬科學論文大多遵守“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構[27],很難超出“已知假設框架范圍”[28],而軟科學論文的結構則更加靈活多變,作者可根據觀點論述的需要自由安排章節(jié)內容,因此讀者有時會難以把握論文整體結構及每一章節(jié)的關聯性。這要求軟科學論文作者在引言中對每一章節(jié)簡要介紹,幫助讀者迅速定位章節(jié)內容以迎合其認知需求,如:“We begin by situating...Next, we discuss the nature of...”而這種結構在化學引言中并不常見。

化學作者在引言中使用最多的身份是學科貢獻者,占比約三分之一,比重超過了管理學引言,其功能主要是回顧本人或其所屬的研究團隊之前的研究,表明當前研究與其以往研究一脈相承,將當前研究通過學科公認的程序和工具置于等級知識結構中以獲得合法性,如:“We have made a contribution to this area through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of...”管理學引言作者中雖也使用了一定數量的學科貢獻者身份,但不同的是,管理學引言中出現的學科貢獻者身份主要功能多為通過陳述當前研究的價值為本人研究“推銷”,如:“...our analysis extends the approach 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workers and management”,而并非其以往所作研究,因為在軟科學領域,即使是同作者的不同研究,話題也不一定具有傳承性,這反映出管理學學術語篇典型的水平知識結構特征。

化學引言中作者使用研究實施者和研究介紹者身份的比例也要高于管理學引言,主要是由于硬科學論文的知識語碼和基于實驗研究的特性,使得論文研究水平的高低多由實驗方法的精確度和變量的控制等方面決定[10]。通過研究實施者身份,作者引導同行審稿人和讀者回顧實驗的過程細節(jié),如:“Herein 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activity landscape of 32 benzimidazoles...”通過研究介紹者身份,化學作者在引言中通報研究目的、問題或假設,如:“...therefore we hypothesized that linking AZT to the chalcones or dienones could improve...”

(三)作者身份語步化分布的異同

以往的研究表明,學術論文引言中元話語勸說資源的分布并非是均勻的[29],而是由引言各語步和步驟所承擔的交際目的所決定的[23]。這要求在考察學術論文引言體裁的作者身份問題時,也應運用“語步分析法”這一重要手段,以管窺作者身份在引言內部的語步化分布特征。

由表3可知,管理學和化學引言中的自我指稱語及其構建的作者身份集中分布于語步三中,其余兩個語步中兩學科作者均較少介入語篇。本節(jié)從三語步結構出發(fā),考察前文劃分的五類作者語篇身份在兩學科引言內部的分布情況并分析原因。

1. 語步一:建立研究領域

總量上看,語步一中自我指稱語的標準化頻數上管理學引言要略高于化學引言,表明其更高的人際介入程度。具體到每一種身份上,化學引言在學科貢獻者、研究實施者以及研究介紹者三項明顯高于管理學,管理學作者在該語步中則更多地使用語篇組織者和觀點持有者。

化學作者在引言語步一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學科貢獻者身份。該語步中作者通過回顧研究的宏觀和微觀背景,以及前人在該領域所做出的研究成果,逐漸將話題聚焦于當前研究以建立研究領域。為了達成這一交際目的,化學作者通過學科貢獻者身份實現自我引述(self-citation),將當前研究與本人或所屬團隊的系列研究相關聯,并將其納入研究所屬領域,甚至是整個學科等級知識結構之中。這樣一來,作為系列研究不斷深入的最新進展,當前研究的合法性得到了辯護,同時也有利于審稿人更為準確地定位和評價此研究,如:

【例1】 We have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the bis (tetrahydrofuran) adduct of the Sm(II) complex...

而管理學引言的該語步中,作者更多使用語篇組織者身份介入語篇。觀察語料可知,這28例語篇組織者身份大多為包含式復數代詞,如例2中的we。這些復數代詞的使用承認了讀者的存在,將他們納入語篇,并使用experience和feel等“人之常情”在論文一開頭就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對軟科學領域的研究而言,強調“人”在知識闡釋中的能動地位以及知識的“社會屬性”,有助于作者本人的觀點被更為廣泛地認可,是增強與讀者互動和知識勸說性的有效手段。

【例2】 ...the distress we experience when we transgress in the eyes of others (e.g., [Goffman, 1956] and [Modigliani,1968]), is a key factor in employees developing moral judgments about right and wrong.

2. 語步二:確立研究定位

與其他兩個語步相比,語步二中兩學科自我指稱語出現的數量均要更少。語步二中,作者往往通過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來為當前研究“確立研究定位”,即找到當前研究的立足空間。通過不使用或盡可能少地使用自我指稱語,兩學科作者均通過自我身份的抽離來緩解這一有可能損害學科社團同行面子的行為。如在例3中,管理學作者通過there be結構與found構成被動句式來實現自我指稱語的隱匿。

【例3】 ...there is little insight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on how to accomplish this.

管理學引言語步二中為數不多的自我指稱語的使用大多難以直接造成面子危機,如例4中管理學作者,通過指出前人研究在數量上的差距的方法來為當前研究尋找定位,雖使用了our這一自我指稱語,但主要是用來強調其文獻檢索能力范圍之極限這一客觀因素,而非主觀上對前人研究的評價,因此不僅不會威脅同行面子,反而有利于塑造嚴謹的知者形象,從而增強讀者對其知識闡釋能力的信任。

【例4】 In fact,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y are the only authors who consider variations in the quality of a returned product and its assemblies.

3. 語步三:展示當前研究

在語步三中,兩學科引言作者均使用了三個語步中數量最多的自我指稱語,但管理學引言中自我指稱語的總量要高于化學引言。從其構建的語篇身份來看,管理學引言中最為常見的是語篇組織者身份,每千詞高達11.66次,明顯高于其他身份類型;而化學引言中最常見的是研究介紹者身份,每千詞6.33次。

語步三要求作者展示當前研究的目的、問題、方法、價值以及論文的框架等內容以使讀者獲得對該研究初步的了解。管理學引言中語篇組織者身份的大量出現,主要是引導讀者掌握論文基本結構。如在例5中,管理學作者使用了單數第一人稱自我指稱語三次構建語篇組織者身份,以引導讀者了解其論文的框架和章節(jié)內容安排。這種概述型介紹不僅方便讀者在論文開篇判斷文獻的價值和可讀性,也緩和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感。

【例5】 I begin by fleshing out the everyday conception of assertiveness...With this established, I then put these ideas in the context of historical work...This review shows how elements of the account I offer were anticipated by past work...I conclude by considering unanswered ques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另外,與等級知識結構不同,水平知識結構主導的管理學科知識之間往往難以比較,觀點各異甚至完全相反[30],并且都可以經由預先設定的標準達到自圓其說,因此可能包含了眾多用于觀點論證的元話語。這種學科知識結構的差異決定了管理學引言在該語步中的觀點持有者身份數量必然要多于化學引言,如例6中“We assert”引導的以觀點形式呈現的研究發(fā)現。

【例6】 We assert that while sanctions from organizational members provide initial cues that transgressions have occurred, the degree of embarrassment produced by sanctions can promote not only compliance, but also changes in moral judgments.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學引言中學科貢獻者身份的標準化頻次在語步三中多于化學引言,這與語步一剛好相反。如前文所說,語步一中化學作者主要是通過學科貢獻者身份實現對其之前研究的自我引述。而在語步三中,管理學作者的學科貢獻者身份均為對當前研究的推銷,如例7中作者通過集體自我指稱語we以及評價型形容詞new和free來突出其團隊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彰顯認知主體的“態(tài)度”或“個性”[17],表明知者語碼主導的管理學科中自我評價和推銷的行為不僅合法,更可能是有益的。

【例7】 ... we propose a new solution algorithm which is free from any extraneous surplus/slack variables, artificial variables, artificial objective functions, or artificial constraints.

在語步三中,化學引言作者主要通過研究介紹者、學科貢獻者以及研究實施者身份展示當前研究以占領研究定位。如在例8中,作者使用研究實施者身份將本人的研究團隊與當前研究的方法直接建立聯系,表明其研究結論是經由公認的科學原理或程序驗證過的,因而有資格納入學科社團等級知識結構中。

【例8】 ... we designed a novel cap analog of the form...

五、結語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管理學和化學學術論文作者均在引言中使用自我指稱語來構建語篇身份,但兩學科由于受到各自學科知識組織形式的規(guī)約,在自我指稱語以及身份構建的頻次和分布上存在一定差異,形成了各具特點的語碼組合。知者語碼主導下的管理學學科社團強調認知主體原創(chuàng)的觀點和態(tài)度等,且該學科水平知識結構使得研究的論證更加靈活,因此管理學引言中觀點持有者和語篇組織者身份要顯著多于化學語篇;而知識語碼主導下的化學學科社團更強調遵循廣為認可的程序和工具而非作者的資歷,因此化學引言作者多借由研究實施者、學科貢獻者以及研究介紹者身份來通報研究過程、關聯之前研究和介紹研究目的或假設等,以建構符合本學科知識結構特征的合法化語碼。

本研究對二語學術英語教學有所啟示。不同學科知識表達的語碼特征不盡相同,因此對于二語學術寫作教師而言,不僅要讓學生熟識論文寫作中常見的遣詞造句和結構范式,還應加強學術寫作的學科特異性教學,主動引導他們了解不同學術論文寫作的自我指稱和身份構建等人際方面特征,以及這些人際特征背后的社會語用動因,從而更有效地參與全球化背景下的學術交流與競爭。

參考文獻:

[1]Lester J. D.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M]. 7th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3.

[2]孫莉.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的語用身份建構研究[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5,(5): 15-21.

[3]Zhang G. P., Zhang L. A Survey of the Research on Research Article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J]. Taiwan International ESP Journal, 2014, 6(1): 31-52.

[4]Ivanic R. Writing and Identity. The Discours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 [M]. Amsterdam: Benjamins, 1998.

[5]Kuo C. H. The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 Role Relationships in Scientific Journal Article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9, 18(2): 121-138.

[6]Hyland K.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 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 34(8): 1091-1112.

[7]Harwood N. “Nowhere has anyone attempted... In this article I aim to do just that”: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elf-promotional I and We in Academic Writing Across Four Discipline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5, 37(8): 1207-1231.

[8]Mur Denas P. “I/We Focus on...”: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Self-mention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Research Article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7, 6(2): 143-162.

[9]McGrath L. Self-mentions in Anthropology and History Research Articles: Variation Between and Within Discipline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6, 21: 86-98.

[10]Hyland K. Humble Servants of the Discipline? Self-mention in Research Article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1, 20(3): 207-226.

[11]吳格奇. 學術論文作者自稱與身份構建——一項基于語料庫的英漢對比研究 [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3, (5): 6-10.

[12]Karahan P. Self-mention in Scientific Articles Written by Turkish and Non-Turkish Authors [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 70: 305-322.

[13]Martín P., P. León. Convincing Peers of the Value of Ones Research: A Genre Analysis of Rhetorical Promotion in Academic Text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4,34: 1-13.

[14]Hood S.“Writing Discipline: Comparing Inscriptions of Knowledge and Knowers in Academic Writing.”[C]// F. Christie, K. Maton. Disciplinarity: 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8, 106-128.

[15]Bernstein B.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course: An Essay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99, 20(2): 157-173.

[16]Bourdieu P., Passeron J. 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M]. London: Sage, 1999.

[17]Maton K. Languages of Legitimation: The Structuring Significance for Intellectual Fields of Strategic Knowledge Claims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00, 21(2):147-167.

[18]Howard S., Maton K. Theorising Knowledge Practices: A Missing Piece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zzle [J]. Research in Learning Technology, 2011, 19(3):191-206.

[19]Maton K. Knowledge and Knowers: Towards a Realis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20]Tang R., John S. The ‘I in Identity: Exploring Writer Identity in Student Academic Writing Through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9, 18: 23-39.

[21]李晶潔, 侯繪麗, 宋軍. 學術寫作的互動式話語策略 [J].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 40(2): 41-47.

[22]Hyland K., Tse P. Hooking the Reader: A Corpus Study of Evaluative ‘that in Abstract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5, 24(2): 123-139.

[23]馬靜, 祁亞偉. 學術論文引言的修辭勸說模式 [J]. 外語教學, 2016, 37(6): 32-36.

[24]Hyland K., Jiang F. “We must conclude that…”: A Diachronic Study of Academic Engagement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6, 24: 29-42.

[25]Swales J. Research Genres: Explo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31.

[26]Hyland K., Jiang F. Is Academic Writing Becoming more Informal ?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7, 45:40-51.

[27]Swales J.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8]Becher T., Trowler P. Academic Tribes and Territories: Intellectual Enquiry and the Culture of Disciplines[M]. 2nd ed. Buckingham: SRHE &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1: 117

[29]Milagros M.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Macro-structure and Metadiscoursal Features of Research Article Introduction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1, 30(4): 258-271.

[30]Bernstein B.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Critique [M]. London: Routledge, 1996.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Research Article Introductions:

Disciplinary Variations from Legitimation Code Theory Perspective

QI Yawei , TANG Jing

(School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hu Anhui 24101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rpora of research article introductions from soft and hard disciplines, it aims to shed further li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xtual identities through self-mention, as well as the features of identity distribution. The findings show that writers of both disciplines adopt identities of five types, b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can be found in terms of self-mention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disciplines a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identities in the moves demonstrates disparities, which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Legitimation Code differences.

Key words:? Introduction; Self-mention Markers;Identity; Move; Legitimation Code Theory

編輯:鄒蕊

猜你喜歡
引言身份
假如你和孩子互換身份......
關于“take”的其中身份
跟蹤導練(三)(5)
媽媽的N種身份
身份案(下)
藥用植物野外實踐體系構建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讀《歐也妮·葛朗臺》中金錢禁錮下的人生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問題探析
放松一下 隱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