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洪瑤
在夏季夜晚的九十點鐘,如果你向南邊的天空望去,會看到一顆與眾不同的星星,因為在眾多銀白色的星星中,只有它發(fā)出了明顯的紅色光芒,這顆星的中文名字叫“心宿二”,找到它,你就找到了88星座之一的天蝎座。
恒星的年齡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么心宿二看上去是紅色的?這就要從恒星的演化說起了。
簡單地說,恒星和人類一樣,也有自己的年齡,有處于“幼年”“青年”時期的恒星,也有處于“老年”時期的恒星。
恒星從星云或分子云的氣體和塵埃中誕生,這就是原恒星,也就是“恒星寶寶”。經(jīng)過千萬年的演化,原恒星逐漸達(dá)到平衡狀態(tài),穩(wěn)定地輸出能量,這就是主序星階段,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恒星的“壯年”時期。我們最熟悉的太陽,就是一顆主序星,它目前就在穩(wěn)定的發(fā)出光和熱。
在形成幾百萬年到幾千億年之后,恒星內(nèi)部用于釋放能量的元素會逐漸耗盡,恒星的外殼開始向內(nèi)塌縮,其核心的溫度和壓力急劇升高。如果這顆恒星的質(zhì)量夠大,那么它積熱的核心就會導(dǎo)致恒星大幅膨脹,膨脹后的恒星體積可能是原來的幾百倍,成為紅超巨星,恒星也由此進(jìn)入“老年”時期。心宿二就是一顆處于“老年”的恒星,是一顆紅超巨星,所以,它看上去是紅色的。
代表心臟的“大火”星
在中國古代,心宿二也被稱作“大火”,它熒熒如火的樣子很容易讓人們聯(lián)想到跳動的心臟,而這一聯(lián)想展示了東西方星空文化的一次驚人相似。前面已經(jīng)說到,心宿二是天蝎座的一顆星,它位于天蝎座中間偏上的部分,在西方的星座文化中,這顆星星被視為蝎子的心臟。而在中國古代,它同樣代表著一顆心臟,那么,它是誰的心臟呢?
中國古代對星空的劃分可以用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來概括。其中,二十八個星宿每七個為一組,共四組,每組都有對應(yīng)的動物形象,這就是四象。這四象分別是東方蒼龍、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和南方朱雀。其中,東方蒼龍包含角、亢、氐、房、心、尾、箕這七個星宿,心宿二就屬于這里的“心”宿。角宿為龍頭,心宿為龍的心臟。至此,東西方的星空文化在這里交匯。
斗轉(zhuǎn)星移
《詩經(jīng)》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單從字面上理解,有“七月”,又有“火”,很容易讓人理解成天氣炎熱。其實不然,“流火”的意思恰恰與炎熱相反,它的意思是天氣逐漸轉(zhuǎn)涼。這里的“火”指的就是“大火”星——心宿二。盛夏時節(jié)的夜晚,心宿二高掛在正南的天空,到了夏末秋初,心宿二每天都會向西移動一點,告訴人們夏季就要過去了。所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的是心宿二西沉,天氣逐漸轉(zhuǎn)涼,人們要開始提前縫制寒衣了。
隨著心宿二的逐漸西沉,當(dāng)它隱入地平線之下,我們在天黑后找不到它的時候,東邊天空卻悄悄地升起了天蝎座的“敵人”——獵戶座。心宿二在古代也被稱為“商星”,杜甫有一句詩是這樣說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意思是互相見不到的人,就像天上的參星(獵戶座腰帶上的三顆星)和商星:參星升起,商星落下;參星落下,商星升起,永不相見。這是因為天蝎座和獵戶座在天球上的經(jīng)度幾乎相差180度,一個升起,另一個必然落下,正所謂“參商不相見”??磥?,古代詩人對星空的觀察也很仔細(xì)嘛!
不知這顆“大火”星有沒有勾起你對星空的好奇呢,趕快在盛夏時節(jié),去找一找天蝎座和它的心宿二吧!
熒惑守心
在中國古代,心宿二也被稱為“大火”,八大行星之一的火星被稱為“熒惑”。每年,火星都會從心宿二附近經(jīng)過,所以便有了“熒惑守心”的說法。
好多名字
千萬不要被這些眼花繚亂的名字弄暈, “心宿二” “大火” “商星”,還有“天蝎座α星”,這些名字都屬于同一顆紅超巨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