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 李可欣:學校門口有一塊大型石碑,石碑上鐫刻著“把每一個學生放在心上”10 個大字。沉穩(wěn)而靈秀的書法出自校長的手筆,師生清晨入校,迎面可見。聽老師說,當年校長選石時還有一段故事,因為這塊石頭是一塊殘石,形狀也不周正,在采石場放置了很久,無人問津。但校長一眼就看中了它。大家都不解,校長解釋道:“我們面對的學生也不一定都是完美的,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都可以成為社會的基石。”這個故事讓我感動,我也一直以此勉勵自己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中學 黃涵宇:每個同學在學校都應(yīng)該交兩個精神好友,一個是運動場,一個是圖書館;一個幫你強健體魄,一個幫你豐富內(nèi)涵。
浙江省杭州市高級中學 王厲錦軒:在學校里,我最喜歡的是花園深處幽靜的校史館。走進校史館,門口的玻璃柜里放著一張陳舊的“中舉捷報”。這里最早是江南貢院,于謙、王陽明曾在此考試并中舉。往深處走,歷史的畫卷鋪展到了五四時期。恍惚間,我看見三兩學生匆匆走過,手里捧著一疊油印的報紙,面朝校門外的警察毫無恐懼——這是“浙潮第一聲”。老師們微笑著走過,背脊筆直,雙目明亮。一個矮小的男人留著八字胡,他慈愛地念起年輕人的信,說起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他便是魯迅。展廳中央放著他編寫過的教材,一切親切得像是他仍在這里鏗鏘邁步。
走過回廊曲處,便看見另一個故事。天安門上,毛主席身邊,須發(fā)花白的老者推了推黑框眼鏡,露出欣慰的笑容,那是杭高的國文教員陳叔通,當時的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他自城樓遠望,看見孩子們走出校門之后扛起槍支做了戰(zhàn)士,他們英勇的背影在校園的磚瓦草木間永遠不朽。這些歷史越過重重歲月向我走來,要我不負春華秋實,順著洪流,闊步向前。
湖南省祁陽縣哈弗育才學校 李藝涵:我們的校園坐北朝南,一進大門,赫然看見一行方正的大字——“學最好別人,做最好自己?!边@一行字不但是校園里的精神坐標,更是我人生的座右銘,讓我受益匪淺。它告訴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 并把它轉(zhuǎn)化成自己的長處;告訴我們要懂得把握人生的機遇。每次返校,看到這行色彩鮮明的大字,我都知道該收收心,把心思放在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