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現(xiàn)有不可移動文物65519處,數(shù)量居全國第二。古城址多、大遺址多、古墓葬多是突出特色。在剛剛過去的兩周,于暴雨之中,于洪水過處,河南文保人展開了一場生死時速的緊急救援。
擁有六萬余件藏品的鄭州博物館剛搬到新館不久。7月21日凌晨,一則來自鄭州市防汛指揮部的指令下達至鄭州博物館新館——郭家咀水庫水位快速上漲,存在重大潰壩風險,館內(nèi)人員需要緊急撤離?!皫资ぷ魅藛T,沒有一個人愿意在這個時候離開?!蔽<睍r刻,一場事關(guān)華夏文明印跡的“文物大轉(zhuǎn)移”緊急展開。鄭州博物館副館長郭春媛把同事們分成不同小組,將一樓臨時展廳的石刻作品和二樓的青銅器分批轉(zhuǎn)移至四層庫房。
防汛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來回催促多次后甚至忍不住大吼:“到底是人命重要還是文物重要?”“文物和我們的命一樣重要?!币恢钡?1日早上7點,搬運工作才告一段落。鄭州博物館新館內(nèi)一二層的4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大量館藏一級文物,均沒有任何損傷。
在郭春媛等人緊急轉(zhuǎn)移文物的同時,100多公里外的鶴壁辛村遺址,考古隊負責人高振龍一頭扎進大雨里,安排現(xiàn)場工作人員做好巡查、疏渠、加固和防水工作。除了考古隊的工作人員,不少當?shù)卣沙龅摹巴庠币布皶r參與到保護行動當中。堅守四天三晚,雨水終于過去,衛(wèi)侯車馬坑保住了!
在每一個文物點,都有文保人員、志愿者、救援隊伍拼盡全力與險情抗爭,用凡人之軀撐起不平凡的華夏文明保護傘。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