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娜
“老師,我要講趙一曼的故事!”
“老師,我想給大家讀一封烈士家書!”
“老師,我申請教大家一支歌!”
……
這是每周五最后一節(jié)自習課上,我們班最熱鬧的“班課”申請時刻。學生們都興奮地舉手匯報著下周他們小組的班課內(nèi)容,唯恐自己的創(chuàng)意或者點子被別組搶了先,不能如期展示。
為了迎接建黨100周年,從本學期開始,班級開展了10分鐘的“班課”活動,即利用每天午休時間的10分鐘,由每組選派一名代表,為全班進行“傳承紅色經(jīng)典,爭做愛國少年”的班課講述活動。從開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堅持了近兩個月,看著學生從最初的迷茫到此時的自信,從最初的生澀到此時的熟練,作為班主任,一面為愛國主義紅色基因的傳承而喜悅,一面為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而興奮不已。
從選擇內(nèi)容上,鍛煉學生篩選信息的審美能力
確定每天的“班課”活動,靈感來源于學校黨支部每天的3分鐘“微黨課”。當我把這個想法說出來的時候,同事說:“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有點大了”;學生們說:“愛國,紅色故事,似乎距離我們太遙遠了?!钡?,我相信那句教育箴言:相信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只要教師引領到位,放開手,學生們一定可以帶來我們想不到的驚喜。
于是,我提前預設了我能想到的幾種易做的班課內(nèi)容,例如,家鄉(xiāng)依蘭縣抗日英雄的故事、詩歌等。同時,第一期由我率先示范,為學生們做了班課:“從依蘭縣走出的女抗日英雄——林一”。當我將精心準備好的故事搭配了PPT和音樂講出來時,學生們的眼睛亮了,表情凝重了,一個個都沉浸在近百年前的血雨腥風中。
有了我的示范之后,學生們開始懂得了如何選擇內(nèi)容,他們有的選擇講述家鄉(xiāng)抗日紀念地歷史,有的講述東北抗日英雄故事,還有的朗讀著名的抗戰(zhàn)家書,還有人朗誦抗戰(zhàn)時期的詩歌……
從班課表現(xiàn)形式上,挖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內(nèi)容豐富了,學生們開始不滿足于單一的表現(xiàn)形式。他們各盡所能,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在屬于他們的10分鐘里,用精彩的表演,給同學們美的藝術享受,也帶來心靈的強烈震撼。例如,第二組在為同學朗讀了系列抗戰(zhàn)家書后,他們?yōu)槿嗝總€小組贈送了一本《抗戰(zhàn)家書》,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烈士們的愛國情懷和對家人的拳拳愛意。第三組申請每周教大家一支紅色愛國歌曲,已經(jīng)教會了大家《龍的傳人》《我和我的祖國》《南泥灣》《血染的風采》等歌曲;第一組,則搜集了無數(shù)的抗日英雄的圖片資料,每次輪到他們組的時候,都是一次血與火的戰(zhàn)斗的回憶,可歌可泣的直觀感受。
小組推薦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
每周上報下周本組展示的選手,這個推薦的過程,極大地賦予了學生們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每個小組都有善于展示的,也有內(nèi)向表達能力不強的。但是,每當輪流到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之后的互相幫助、鼓勵和指導的過程,是我最喜歡看到的場景——經(jīng)常看見課間,小組學生湊在一起做聽眾,由表演者為大家講解,他們認真地告訴他,眼神要自然點,站姿要挺拔,或者善意地說:“你不能笑場,要嚴肅莊重點!”
這樣的團結(jié)合作,互相指導幫助,其本身就是學生們成長的一種意義??!
從多元評價上,給予學生被認可、被欣賞的自信感
任何一個活動的開展,從起步的艱難到后期的自如,除卻活動本身給學生們帶來的新鮮感和成就感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作為策劃者,要有合理而公正的評價制度。
每周五申報下周展示者和展示內(nèi)容之前,我們都要對本周已展示的各組成員進行點評和評價。由全班同學共同點評,然后不記名排序,最后算出得分,并由小組為除自己組之外的小組定獲獎名稱。例如,在第二周的評價中,第一組選手李小冉被評為“最美朗讀者”,第二組林浩獲得“最佳內(nèi)容獎”,第三組何旭飛獲得“行遠班好聲音獎”……
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是的,無論做怎樣的教育,我們都是以之為契機,給予學生更多更好的成長空間,就像這個短短的十分鐘“班課”,帶給學生更多的是成長中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引領,給予他們正確的方向,我們微笑著,看著他們一路向前,健康成長!
■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