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劉偉光
下午五點之后,劉公島上的游人已經(jīng)大多乘船離港,只有少部分喜歡安靜地人選擇住下來,三三兩兩在島上散步。
酷熱散去,隋海濱的小飯館門前支起小桌,客人們顯然更喜歡在露天的環(huán)境里吃喝聊天。住島的客人本就不多,一家人也就沒有那么忙碌。菜上齊了,隋海濱就跟妻子在屋里悠閑地看電視……這樣安逸的日子已經(jīng)持續(xù)了多年。
2021年的這個夏天有些不同,7月1日建黨百年紀念日來臨之前,隋海濱的父親隋振斗和母親孫淑卿,同時收到了黨中央頒發(fā)的“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一段關(guān)于劉公島的獨特記憶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東村“不是一個村”
登上劉公島碼頭,在去往東泓炮臺的路上,就會路過島上唯一的村莊——東村。
據(jù)史料記載,劉公島上最早有兩個村落,因兩村東西相對而得名東村、西村。明代,倭寇屢犯我國沿海,劉公島首當其沖。為避倭寇侵擾,魏國公徐輝祖將島上居民遷至陸地城郊。東村居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自此與戰(zhàn)亂聯(lián)系起來。嘉靖年間,人稱“海賊王”的王憲五率農(nóng)民軍占島種田,威震朝廷,后遭官府“清剿”而撤走,島上又荒無人煙。
此后的歷代,東村都鮮有人跡,直到北洋海軍到來。在短短的十多年時間里,劉公島上大興土木,萬人進駐,戰(zhàn)艦云集。此時,島上居民除軍人家屬外,多數(shù)居民為軍人服務,少數(shù)務農(nóng)或從事近海捕撈。由于居民增多,島上形成了包括東村在內(nèi)三個村莊,可謂“人丁興旺”。
但好景不長,英軍強占劉公島之后,頒布了《驅(qū)逐劉公島原始居民法令》和《限制華民進島條例》,遷出島上大部分居民,嚴禁中國人隨意上島。1898年英國租占威海衛(wèi)時,島上尚有居民5000多人。英租威海衛(wèi)不久后的1900年,英國海軍便購買了島上的全部土地房產(chǎn),島上居民舉家外遷。英軍將東村改造,租給英海軍劉公島基地的中國籍普通雇員居住使用。
新中國成立時,島上東村和西村,有151戶701人,居民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近海捕撈為副業(yè)。1953年,東西村合并,東村就成了島上唯一的村落。
為新中國守島
新中國成立后,劉公島被作為軍事管制區(qū)。為確保劉公島海防要塞安全,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批“根正苗紅”的村民集體遷移至島內(nèi),開啟了一段嶄新的生活。
1960年,隋海濱的父親隋振斗就這樣帶著一份責任,搬到了島上居住,成為東村的一員。1964年和1965年,隋振斗與老伴孫淑卿,先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新中國海上邊防的一部分。
六十多年過去了,隋振斗一家見證了劉公島的風雨歷程。受父親的影響,成年之后的隋海濱在軍營度過三年的青春時光。退伍后的他,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劉公島。在外來人眼中,他們已經(jīng)是這座島上的“原住民”。不便的交通和并不豐厚的收入,讓年輕人大多離島謀生。而為什么一直在島上堅守,隋海濱說:“這么多年已經(jīng)習慣島上的生活節(jié)奏,開家餐館除了補貼日常生活開支,最主要的是可以照顧年邁的父母?!苯衲昶咭唬瑑晌焕先送瑫r收到“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成為這個家獨特的榮耀。
如今的東村,已經(jīng)是名副其實的“養(yǎng)老圣地”。隨著歲月的更迭,東村村民們慢慢老去,慢慢走進歷史,但村落與時代一同共振的變遷史永遠不會流逝,永遠留在歷史之中……像隋海濱一樣為數(shù)不多留下的年輕人,則繼續(xù)著父輩們的生活。
早上天蒙蒙亮,隋海濱登上離島的第一艘客輪,采購日常所需,伴隨著東升的太陽開啟嶄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