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藝,萬忠海,劉雙美,胡興富,麻澤龍,樸劍銳,劉宇昊
(1.四川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崇州,611231;2.四川省都江堰東風渠管理處,成都,610057;3.四川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成都,610072)
為科學辨識與評價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及其風險等級,有效防范生產(chǎn)安全事故,水利部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ǎn)法》、《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fā)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辦〔2016〕3號)、《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gòu)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安委辦〔2016〕11號)和《水利部關于開展水利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指導意見》(水監(jiān)督〔2018〕323號)等,制定了《水利水電工程(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導則(試行)》(辦監(jiān)督函〔2019〕1486號)(以下稱《導則》)。
如何落實《導則》精神及相關技術要求,切實指導水庫、水閘管理單位快速準確將本單位的危險源準確辨識出來及開展風險評價,才能真正做到水庫、水閘運行管理的風險預控、關口前移,實現(xiàn)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收集資料及調(diào)研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關于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僅有《導則》可依,在應用上較為宏觀,針對水庫、水閘運行的情況覆蓋不全,某些指標的取值方法也不夠明確,缺乏一套完善的可支撐的操作系統(tǒng),多數(shù)單位落實該導則存在較大難度。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結(jié)合水庫、水閘運行的具體情況,在《導則》基礎上進行了實踐,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設計了一整套關于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應用方法與技術,設計了過程中應用的表單,將《導則》中的技術要求落實為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法,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水庫、水閘運行管理單位應將獲取的國家、行業(yè)有關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依據(jù),結(jié)合本單位實際,組織制定《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管理制度》,經(jīng)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后以正式文件下發(fā)實施。
每次開展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前,成立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小組,組長由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擔任,小組成員包括分管負責人、部門負責人、運行管理人員、安全人員、相關部門人員。
開展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前,需要收集當前工程情況資料。主要包括:初步設計報告或竣工驗收鑒定書或工程概況介紹;工程布置圖;工程運行管理概況,包括工程建設年份及運行時間、安全鑒定情況、除險加固情況,危險物質(zhì)倉儲區(qū)、生活及辦公區(qū)的危險特性描述等;管理單位安全生產(chǎn)管理基本情況;危險化學品使用或者儲存情況及清單;現(xiàn)有安全管理制度;現(xiàn)有操作規(guī)程;現(xiàn)有技術細則;現(xiàn)有應急預案;目前維修養(yǎng)護項目情況;設施設備清冊等。
依據(jù)《導則》規(guī)定,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通常分為六個類別:構(gòu)(建)筑物類、金屬結(jié)構(gòu)類、設備設施類、作業(yè)活動類、管理類和環(huán)境類;兩個級別:重大危險源和一般危險源。
危險源辨識優(yōu)先采用直接判定法,當工程出現(xiàn)符合《導則》中《水庫工程運行重大危險源清單》、《水閘工程運行重大危險源清單》中的任何一條要素的,直接判定為重大危險源。
不能用直接判定法辨識的,本文推薦采用安全檢查表法辨識,對《導則》不能覆蓋的運行管理范圍危險源辨識參考其他有關依據(jù),如《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辦法》(水建管〔2016〕361號)中檢查表等。
為進一步快速全面辨識危險源,本文設計了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清單。清單格式見表1。
表1 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清單
該表格可幫助水庫、水閘運行管理單位對本單位的危險源進行全面的排查梳理,為下一步辨識和風險評價工作做好準備。
對水庫(水閘)運行一般危險源風險評價方法推薦采用作業(yè)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法)、風險矩陣法(LS法)。
為確保水庫、水閘運行管理單位三個管理層級人員(即:J1分管負責人層級、J2部門負責人層級以及J3管理人員層級)在取值時不會偏離《導則》要求,本文設計了《水庫(水閘)運行一般危險源L、E、C值取值表。樣表格式見表2。
表2 水庫(水閘)運行一般危險源L、E、C值取值
該表格用于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辨識評價過程中的各層級人員L、E、C值取值,可快速對各類危險源的L、E、C值取值進行確定,并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取值的準確性。
分別計算每一層級內(nèi)所有人員所取Lc值的算術平均數(shù)Lj1、Lj2、Lj3。
2.4 計算L的最終值
L=0.3×Lj1+0.5×Lj2+0.2×Lj3
2.5 計算V值(適用于水庫)
按照《導則》中V值計算表及水庫運行當時的實際水位,確定V值。
2.6S值取值
水庫工程S值取值,根據(jù)2.5確定的V值,按照《導則》中水庫工程S值取值標準表確定S值。
水閘工程按照《導則》中水閘工程S值取值標準表確定S值。
2.7 計算R或D值
風險矩陣法(LS法):R=L×S;
作業(yè)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法):D=L×E×C。
重大危險源,其風險等級應直接評定為重大風險。
風險矩陣法(LS法)計算的R值,按照《導則》的《一般危險源風險等級劃分標準表-風險矩陣法》確定風險等級,顏色標示。設計了表3、表4、表5、表7用于水庫、水閘運行構(gòu)(建)筑物類、金屬結(jié)構(gòu)類、設備設施類、管理類危險源LS法風險評價。
表3 水庫(水閘)運行一般危險源風險評價——構(gòu)(建)筑物類
表4 水庫(水閘)運行一般危險源風險評價——金屬結(jié)構(gòu)類
表5 水庫(水閘)運行一般危險源風險評價——設施設備類
表6 水庫(水閘)運行一般危險源風險評價——作業(yè)活動類
表7 水庫(水閘)運行一般危險源風險評價——管理類
作業(yè)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法)計算的D值,按照《導則》的《作業(yè)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危險性等級劃分標準》確定風險等級,顏色標示。設計了表6、表8用于水庫、水閘運行作業(yè)活動類、環(huán)境類危險源LEC法風險評價。
表8 水庫(水閘)運行一般危險源風險評價——環(huán)境類
這一系列的表格解決了《導則》中關于取值過程與分值標準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2.8風險等級確定的基礎上,結(jié)合1.3收集的工程資料,本文設計了水庫(水閘)運行風險分級管控清單(清單格式見表9)。用于解決水庫、水閘運行構(gòu)(建)筑物類、金屬結(jié)構(gòu)類、設備設施類、作業(yè)活動類、管理類、環(huán)境類風險管控措施、管控層級、責任人、聯(lián)系方式的制定及落實。
表9 水庫(水閘)運行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為了進一步快速統(tǒng)計和計算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指標,評價是否構(gòu)成重大危險源,本文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18)要求,對涉及的危險化學品開展是否構(gòu)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設計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表(樣表格式見表10)。便于水庫、水閘管理單位在具體工作中操作使用。
表10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
涉及維修養(yǎng)護作業(yè)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導則(試行)》(辦監(jiān)督函〔2018〕1693號)進行辨識與風險評價,形成危險源清單、分級管控清單等。本文不做闡述。
為了便于主要負責人及上級單位、部門加強管控,本文在水庫(水閘)運行風險分級管控清單的基礎上,提取重大風險,設計了水庫(水閘)運行重大風險管控統(tǒng)計表(表單樣式詳見表11)進行填報。
表11 水庫(水閘)運行重大風險管控統(tǒng)計
在水庫(水閘)運行風險分級管控清單的基礎上,分項目統(tǒng)計不同風險等級危險有害因素數(shù)量,設計了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統(tǒng)計表(表單樣式詳見表12)。依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快速繪制水庫(水閘)運行“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柱狀比較圖,可使水庫、水閘管理單位直觀了解本單位安全風險的分布狀況。
表12 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統(tǒng)計
按照《導則》中關于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報告主要內(nèi)容及要求,結(jié)合以上表格內(nèi)容及數(shù)據(jù),編制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報告。
水庫、水閘工程運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基礎,其報告成果可運用于安全教育培訓、安全風險公告警示,落實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編制或更新水庫運行隱患排查清單,制訂或修訂完善管理制度、操作規(guī)程、應急預案等,能科學有效指導本單位的安全生產(chǎn)管理工作。
某管理處采用本應用方法與技術,全面、快速地對水閘危險源進行了辨識和風險評價,提出了實用有效的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包括管控措施、管理責任人、聯(lián)系方式等,明確了水閘需要重點管控的重大風險,提出了需要制訂或修訂的應急預案清單,提出了水閘運行管理中需要加強的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為某水管單位水閘運行管理的提升、安全目標的實現(xiàn)起到了指導性、引領性作用。形成的《某水閘運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報告》成果,為該水管單位科學、安全、有效管理水閘運行提供了指導。
本文中關于水庫、水閘工程運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應用方法與技術,得到了四川省水利廳《水閘運行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研究與應用》(川水函〔2020〕1632號)項目(項目編號:川水科2020017)的資助。項目中設計的各類應用表格,解決了四川省水庫、水閘運行管理單位在開展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過程中關于取值方法、比較圖、報告成果編寫等操作中的實際困難。實踐證明能有效指導水庫、水閘運行管理單位快速、準確、全面地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工作,為隱患排查以及應急預案的制定提供客觀依據(jù),能明確管控的層級及管控責任人,全面提升管理單位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形成安全水閘風險自辨自控,主管部門有效監(jiān)管的工作格局,切實落實《導則》的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