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泰藍斗拱。
2集賢廳。
2013年8月,北京市琺瑯廠接到任務:北京APEC會議雁棲湖國際會都主會場集賢廳景泰藍室內裝飾。這是琺瑯廠承接的結構組合最為復雜、難度最大、數(shù)量最多、制作時間最短、質量要求最嚴格的一項工程。
3景泰藍斗拱。
4景泰藍壁飾。
集賢廳的核心設計在風格上追求“融通今古、博雅東西”,在構造技術上追求“有源頭、有創(chuàng)新”。于是,18根圓木大柱上方,史無前例地設置了18個2×2×1.8米的大型景泰藍斗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市琺瑯廠總經(jīng)理、總工藝師鐘連盛,北京工藝美術大師、設計部主任李靜與負責集賢廳總體裝飾設計的清華大學清尚設計公司馬怡西反復研究方案,確定了突破傳統(tǒng)斗拱裝飾程式化裝飾紋樣,融入北京市花月季,搭配紅葉、銀杏裝飾元素的總體思路,將靈動、包容、熱情、穩(wěn)重、大氣作為景泰藍斗拱圖案的主題。李靜根據(jù)景泰藍工藝進行了修改,反復深化設計,身邊逐漸摞起按照1:1比例繪制而成近20厘米高的設計稿紙。在幾個月的設計過程中,改動了上百次,僅大的改動就有幾十次。
每件斗拱都是由多個呈90度直角的切面構成,因此設計師在繪圖時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雖然斗拱有多個切面,但是從外在看,不同切面的圖案不是斷開的,而是連貫一體的,因此在畫圖的時候必須注意兩個切面“咬合著”畫。景泰藍斗拱圖案的主色調是紅色,同時配以十余種紅色漸變色,因此顏色更趨統(tǒng)一,同時又不失層次感。圖案展開則像一幅線條靈動、層次分明的秋色風景畫。畫中有扇形的銀杏葉、飽滿的白果、靈動的樹枝、搖曳的紅楓葉和怒放的月季花,整個畫風既有中國的寫意也有西方的夸張。既滿足工藝要求又符合空間文化特征的圖案細節(jié),風格流暢又具現(xiàn)代美感。當室內燈光全部打開時,紅色的斗拱能反射出金屬光澤,打破了頂部空間邊緣常見的晦暗感,又能與周圍暗紅色的木作融為一體,豐富了空間質感。
5景泰藍燈池斗拱裝飾。
1景泰藍斗拱。
2景泰藍門套裝飾。
集賢廳的頂部、藻井周圍是由48個0.6米見方的景泰藍小斗拱組成,色彩采用傳統(tǒng)的藍色,與地面12.9米圓桌面的淺黃色對比呼應,突出圓桌會議的中心關系和精神氣質。會議室墻面上與圓柱對應的位置設置了方形壁柱,用7根直徑12厘米小圓柱并列組合,并套以紅色景泰藍圓筒上下收頭,在造型上暗含權杖之意,圖案裝飾與色彩上又與景泰藍桔紅色大斗拱相呼應,點綴四周墻壁低矮部位。在部分方型壁柱旁邊,上下用景泰藍做拐角,圖案采用藍色月季花。整個大廳共安裝了324根景泰藍壁飾。
3景泰藍壁飾。
這個項目工程量巨大,要求工期短,但藝術性及工藝質量要求非常高,為此北京市琺瑯廠自開始便調集各工序的能工巧匠,以確保每一散件各部分尺寸合格。在制胎中,北京市琺瑯廠的大師、高級工藝技師等便根據(jù)所得出的數(shù)據(jù),留出在成品高溫燒制九火之后的膨脹尺寸,以確保組裝時與屋頂及立柱銜接的精確度。在掐絲工藝中,為更好表現(xiàn)紋飾的層次感和工藝特點,他們打破了以往的銅絲型號,專門制作了近1毫米厚的粗絲與細絲相結合的處理方法,加大了工藝操作難度。技師們借助鉗子掰粗絲時,手指全部淤血,生痛,但纏上膠布繼續(xù)堅持,沒有一個人退縮。在點藍工藝中,為了整體工程有一個統(tǒng)一效果,但又不能過于平淡,顯不出工藝特色,所以配色都是由李靜和公司首席點藍技師羅淑香親自完成。在磨光工藝中,由于各邊形成平面、棱角多,對傳統(tǒng)磨光工藝也是一個挑戰(zhàn)。為保證磨光效果,技師們全部采用手磨,手都被水浸泡得發(fā)白、腫脹。
在工程制作中,燒制和組裝環(huán)節(jié)就顯得尤為重要。
4景泰藍燈池斗拱裝飾。
5景泰藍斗拱。
在景泰藍漫長的發(fā)展歷史中一直都是做弧面產(chǎn)品,從來沒有做過方形產(chǎn)品。第一批組件試燒出爐,四方形的斗拱散件中間凹進去一大塊,而四周的邊邊角角則在受熱后拱了起來,根本無法組裝。就在公司上下愁眉不展之時,學機械設計出身的琺瑯廠總工程師、老黨員劉令華大膽地想到了一個辦法。根據(jù)景泰藍斗拱的特殊造型研制一個能夠跟景泰藍斗拱完全貼合的鋼骨架,通過將鋼骨架伸進景泰藍斗拱中,將景泰藍斗拱四個角撐起來和四個面挑起來。他們嘗試著在散件燒制后,“趁熱”將一個可以伸縮的撐子伸進組件,然后將組件撐起撐平,相當于每次煅燒之后都用模子定型,最終通過鋼骨架為景泰藍斗拱定型。這樣既解決了景泰藍斗拱在燒制過程中易變形的難題,同時也通過定型提高了斗拱的安全系數(shù)。每個散件都確保了橫平豎直,斗拱也終于完成了從傳統(tǒng)的木制到景泰藍的“飛躍”。
就這樣,劉令華憑借自己研發(fā)制作的702件鋼骨架讓世界上首件景泰藍斗拱誕生了。從外表看,只能看到斗拱景泰藍華美的圖案,其實斗拱里面還包含了鋼骨架這顆“堅強的心”。
一件700余斤重的大斗拱由29件景泰藍組裝完成。在安裝過程中,要想讓這個700余斤重的大家伙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米高的柱子上,會遇到哪些難以想象的困難呢?第一是要將29個單個重量在100斤左右的景泰藍斗拱散件在高空完成組裝;第二個就是要在安裝時找準中心點,從而實現(xiàn)斗拱四個抓手和頂梁事先預留銜接點的“無縫對接”。每件斗拱高2米多,因為上面的太高夠不著,所以只能從下往上一層一層地吊裝,裝好下面的這層,人騎在這層上再裝上面的那層。每個斗拱在安裝過程中分為四層,底層是基座,最上面的那層則要和頂梁預留好的銜接點無縫對接。因為要對接頂梁預留點,因此29個組件在組裝時都不能有絲毫偏離,必須找準中心點,否則只要一件裝偏整個斗拱就對不上了。此外,在近10米高的高空安裝,安全保證必不可少。每個安裝工人工作時都吊著威亞,為了高質量完成安裝,及時解決安裝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已經(jīng)60歲的劉令華和工友們吃住在工地十余天,每天高空作業(yè)近12個小時,圓滿完成了任務。
景泰藍亮相APEC國際會議不僅是北京市琺瑯廠和“京琺”品牌的光榮,更是傳承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需要。
(本文資料由北京市琺瑯廠提供)
6集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