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
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鯨魚擱淺的新聞,這些鯨魚通常都活不過第二天,但奇怪的是,它們看上去往往毫發(fā)無傷,有些甚至解剖后都找不到傷口。我們知道,大部分水生生物是用鰓呼吸的,它們上岸會窒息,但是鯨魚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它們上岸為什么也死去了呢?
此前有研究表明,鯨魚是個“高度近視”,在海里只能看清17米內(nèi)的物體,不過不用擔心鯨魚會迷路和發(fā)生“車禍”,因為它有兩套精準的導航方法。第一種方法與蝙蝠的超聲波定位原理相似,根據(jù)超聲波遇到障礙物的回聲來判斷自己的方向和距離,第二種則是像許多鳥兒在用的那種“地磁導航”,鯨魚體內(nèi)分布著一團團鐵粒子,它能夠感應地球磁場的強度和方向等變化,據(jù)此推測位置和前進方向。這兩套方法能保證鯨魚在海洋中自在暢游,但一旦導航出錯,后果就很嚴重了。
最近,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調(diào)查了186條灰鯨的擱淺事件,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在太陽風暴發(fā)生的日子,擱淺事件發(fā)生的概率比其他日子更多,有時甚至增加了一倍多。太陽風暴是太陽能量突然爆發(fā)的現(xiàn)象,會向外噴發(fā)許多高能帶電粒子流,這些粒子來到地球上會強烈干擾地球磁場,我們的導航衛(wèi)星和通信網(wǎng)絡等都會受到影響。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鯨魚,因為這些粒子的到來,意味著大量磁極的出現(xiàn),鯨魚體內(nèi)的鐵粒子會被這些磁力吸引得“團團轉(zhuǎn)”,鯨魚失去了正確導航的能力,最終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不幸擱淺。此外,人類使用的聲吶、鯨魚耳鼻中的寄生蟲等均會干擾鯨魚的超聲波定位系統(tǒng),在種種因素影響下,鯨魚擱淺的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
鯨魚擱淺到岸上后,最可能的結局就是胖死。我們知道,藍鯨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動物,成年藍鯨每只重達百噸以上,約相當于幾十頭大象的體重。這樣重的動物如果生活在陸地上,一副小身板可撐不起。
吉尼斯世界記錄上曾記載了一些體重在千斤以上的人,他們無一例外只能靠輪椅出行,平時也只能或坐或躺,而且往往英年早逝。而這還只是一千斤的人類,換成上百噸的鯨魚,它們來到陸地上,失去了水的浮力支撐,那后果可想而知。離開水之后,鯨魚的肥肉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壓,其效果大約與幾十頭大象壓在它身上相近,鯨魚的內(nèi)臟和骨骼都會被擠扁。然后一不小心,一根骨頭被壓斷了,扎進內(nèi)臟里,鯨魚就會飽受折磨地死去。
動物保護組織的工作人員給擱淺的鯨魚澆水
鯨魚常年生活在海洋中,為了適應低溫且光照不足的環(huán)境,其皮膚下方有厚厚的脂肪層,這層脂肪“羽絨服”在海中是保暖神器,上岸之后卻成了“催命符”。想象一下,炎熱的夏天,你穿著羽絨服在太陽底下被罰站,曬上十幾個小時并且不給喝水能受得了嗎?擱淺的鯨魚差不多就是這個狀態(tài)。一邊是高溫引起的汗流不止,另一邊卻得不到水分的補充,十幾個小時后,鯨魚就被曬死了。
部分擱淺的鯨魚還可能“窒息”而死。當然,這不是指鯨魚不能在岸上呼吸,事實上,鯨魚每次露出水面噴水時就是在換氣,它們呼吸的還是空氣中的氧氣,而不是水中的氧氣。鯨魚有強大的調(diào)節(jié)身體內(nèi)外氣壓的能力,潛水時將氣體“充入”肌肉和皮下,抵抗海底高壓;上升時則把廢氣排入肺部及體外,減小體內(nèi)的氣壓,與外界保持平衡,也有利于換氣。但是這種能力也有極限,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就曾發(fā)現(xiàn),當鯨魚的排氣速度趕不上上升速度時,最終將導致鯨魚窒息而死。
當在深海潛水的抹香鯨受到驚嚇時,它們會迅速上升到海面上,組織呼出的氮氣來不及被運輸?shù)椒尾浚瑫谘褐行纬蓺馀?,氣泡阻塞了毛細血管,就會影響血液的運氧能力,導致肌肉缺氧。當氣泡越來越多時,還會影響到骨骼,在骨頭上留下多處小凹洞??茖W家發(fā)現(xiàn)一百多年前擱淺致死的抹香鯨骨骼上就存在一些這樣的小凹洞,由此推測出窒息也是擱淺的抹香鯨的死因之一。
這樣看來,雖然鯨魚能用肺呼吸,但它們確實并不適應陸地,希望每一只鯨魚都能在海洋中壽終正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