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亮 潘敏鐘
江蘇南京人,國家一級美術師,民盟中央美術院南京分院(南京民盟書畫院)院長,南京市政協(xié)委員,西泠印社社員,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金陵篆刻)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南京市文聯(lián)委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第二屆“江蘇書法獎”正式發(fā)布獲獎入展人員名單,欣聞吾近三十年摯友著名中年書法篆刻家、我的小老弟潘敏鐘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得了這個江蘇最高級別的“江蘇書法獎”的狀元,實至名歸,值得祝賀!
三十年前,那時我還在《新華日報》做美編,敏鐘以篆刻作品來投稿,其風格個性己初見端倪,自忖此兄必成大器,于是自然相識,時有藝事踵跡,我常常與他切磋要在掌握秦漢璽印古典精神的前提下努力介入新的古體書入印,這是創(chuàng)新的手段;當時我還引用徐悲鴻所講“盡精微、至廣大”,以及林散老所說“用心人方可為藝”等先賢話語提示他。我以為細心加上敏銳的觀察力加上獨立的藝術思想才是成功的關鍵,于是敏鐘在這個藝理上努力前行,終于有所大獲,其料想不謬,今天獲此殊榮,乃不足為奇。
敏鐘篆刻有三種模式:
第一式“鏡銘印式”,此式二十年前敏鐘即獲得當時中國書法界最高獎項“全國獎”及一系列重要展覽,特別是受邀參加了引起全國書印界極大轟動的僅42人參與的第一、二、三屆“當代流行印風展”,那個展類似我們美術界八五思潮,有著新時期文藝思潮的特征,影響深遠波及當代,當時風流一時的參展作者如今都是印界大伽了,敏鐘當然亦不例外。
第二式,2004年創(chuàng)制出“蒙太奇思維”下的大寫意印,此式敏鐘應中國文聯(lián)之邀參加了建國后最高級別的“當代篆刻藝術大展”,應中國美術館之邀參加了僅62人的“中國美術館當代篆刻藝術展”,并有數(shù)方印作被館方收藏,應中國國家畫院之邀參加了引起全國關注的“當代大寫意篆刻展”。
第三式“潘氏鳥蟲篆印”,2013年敏鐘此式創(chuàng)新一出即得到了網(wǎng)絡上粉絲們的贊揚并被收藏家們購藏了大量作品??梢赃@樣講,敏鐘的鳥蟲篆印,摒棄了常人那種刻出卷曲無盡的、象干方便面圖式的、以漢代鳥蟲篆印為范本的手法,敏鐘自出機杼,以戰(zhàn)國戈幣文與漢代剪紙紋鏡的線性結合,幻化而出以戰(zhàn)國鳥蟲篆印為藍本的“潘氏鳥蟲篆印”,獨張一幟。現(xiàn)在,他用此式獲得了江蘇最高級別的“江蘇書法獎”的狀元,甚為喜事!也屬公平之中的事。
我一直覺得一件美術作品,它的“藝術成分”比如紙張、所用顏料、墨汁、印鑒、印泥等等都應當要嚴謹對待的。為此,我請敏鐘為我精刻了八方“潘氏鳥蟲篆印”,這讓人同時聯(lián)想到民國時期張大千、謝稚柳等大家與當時篆刻名刀方介堪常常相聚研究鳥蟲篆印的創(chuàng)作,加以復興鳥蟲篆印,使即將式微的印式重煥輝煌的舊事。然而敏鐘的鳥蟲印在汲取前人所長上又有進境,章法于均衡中求變化,布白于大密外求大疏,去做作歸于樸,有擔夫爭道,眾船隨風,舵夫把控,而讓擁之妙趣,文字特別是有楚文化神化色彩的“玄鳥”的象形之美。溯源追本,天人合一,人與萬物和諧。另外,中華民族認為萬物是有靈的,于是乎器皿文字繪畫都以自然界的靈性物為藍本而參以主觀變化。其實,敏鐘的印風非三言兩語說得清,必須要從形而上:文字起源,造物美感,遠古的宗教崇拜,實用器皿的造型,紋飾,萬物有靈,形而下,章法,刀法,造型,細節(jié)概括變形,線條,金石氣諸多方面才說得清……幾十年金石相契的修為有意無意間促成了敏鐘成為現(xiàn)代鳥蟲篆印獨具標桿的這一雅事。往故,海上諸多書畫高手多請民國名家方介堪、陳巨來奏刀,而今我則以用敏鐘印為幸事,為拙作增彩。另值得贅述的是,書畫作品上印泥的使用,其實也是要嚴格講究的,為此我與敏鐘常一起研究印泥制作技藝。一月前,“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研培計劃·華東師范大學印泥制作技藝研修班”在上海開班,敏鐘受省文化廳非遺辦指派前往學習,三個月的學制課程,他得到史上頂級印泥“魯庵印泥”第三代傳人同時又是“潛泉印泥”第三代傳人、當今制泥第一人李耘萍的親炙,使敏鐘對制泥技藝有了深刻的了解并掌握了制泥技藝,這也使我這個用泥嚴謹人有了敏鐘這位知音。
(作者系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書畫院院長、江蘇省“紫金文化獎”獲得者)
(責編? 凌?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