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麥紋枯病防治分析

2021-08-31 20:57:13帕提古麗·阿卜力孜
錦繡·中旬刊 2021年9期
關鍵詞:紋枯病防治小麥

帕提古麗·阿卜力孜

摘要:小麥紋枯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具有土傳特性,該病已成為麥田的常見病害。小麥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病,如果不及時防治會造成小麥大幅度減產。一般地塊減產10%~20%,嚴重地塊可減產50%以上。通過對小麥紋枯病的侵染及發(fā)病規(guī)律的分析,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農業(yè)防治與藥劑防治技術措施,防效顯著,簡單實用。

關鍵詞:小麥;紋枯病;防治

小麥紋枯病俗稱小麥富貴病,是小麥生產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別是近10年來高產超高產小麥品種的大面積推廣,在高水肥地麥田危害越來越重。據調查,不同年份間侵染發(fā)病、危害程度不同。一般病田感病率為20%~50%,重病田可達80%~90%。感病輕者穗小粒秕,重者死苗或不能抽穗或整株枯死出現枯孕穗。一般可造成小麥減產10%左右,重者減產30%~40%,目前已成為小麥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

1危害癥狀與病理

小麥紋枯病是真菌性土壤傳染病害,從幼苗期,生長期至成株期各生育階段均可被病菌感染。主要為害芽鞘、葉鞘、稈莖、穗部。初發(fā)病時見于小麥芽鞘,芽鞘出現褐色病變,之后幼苗葉鞘也出現白色為中心的褐色病斑,葉面逐漸由綠色轉為枯黃,拔節(jié)后莖基部葉鞘呈現出白色為中心的褐色云紋狀斑,病斑擴大至莖稈,出現白色為中心的褐色梭形斑。發(fā)病后期由于花稈爛莖,引起小麥倒伏,加上植株光合能力下降,產量降低,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

1.1小麥紋枯病的危害癥狀

1.1.1播種后出苗期

小麥播種后出苗期受紋枯病病菌侵染,小麥芽鞘變褐,麥芽枯死腐爛,形成爛芽,不能出土。

1.1.2苗期

小麥在苗期受紋枯病病菌侵染,一般發(fā)生在小麥3—4葉期,在第一個葉鞘上呈現中央灰白、四周邊緣褐色的云紋病斑,后因抽不出新葉枯死,形成死苗。

1.1.3返青拔節(jié)期

小麥在返青拔節(jié)期受紋枯病病菌侵染,基部葉鞘出現中部灰白色、邊緣淺褐色的云紋梭形病斑,且多個病斑相連接,形成云紋狀的花稈或爛莖。濕度較大時,病葉鞘內側及莖稈上可見蛛絲狀白色的菌絲體和黃褐色的菌核。

1.1.4孕穗期

小麥遭受紋枯病為害,會破壞小麥養(yǎng)分輸送系統(tǒng),使小麥不能正常抽穗,形成“枯孕穗”,或雖能夠抽穗,但結實減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1.2病原菌的致病原理

禾谷絲核菌和立枯絲核菌在感染小麥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細胞降解酶和大量毒素。首先,細胞降解酶可以降解植物細胞壁中的纖維素、多糖、木質素等成分,當小麥細胞壁被降解后,病原菌則進入細胞內部,降解植物細胞質內的物質,達到損傷小麥組織的目的,這對于病原菌的傳播和生存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致病力越強的菌株分泌的細胞降解酶破壞力越強。其次,病原菌在小麥體內生存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毒素,這些毒素可以破壞小麥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小麥生病。同時,毒素不僅可誘發(fā)產生紋枯病類似的病斑,并且毒素稀釋液對胚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致病力隨濃度增高而增強。

2.防治措施

根據小麥紋枯病的侵染發(fā)病規(guī)律,以預防、早防、早控為原則,采取農業(yè)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才能達到理想防治效果。

2.1農業(yè)防治

2.1.1選用抗病性較強的品種。目前推廣的小麥品種較多,但大多數高產品種不抗病,抗病性好的品種不高產,因此,應該注意選用適合當地種植的抗紋枯病或耐紋枯病、綜合抗性較好的高產穩(wěn)產小麥品種,可有效地預防或降低紋枯病的危害程度。

2.1.2增施有機肥和微肥,培肥地力。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鉀肥,特別是重病田要增施鉀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2.1.3適期播種,采用寬窄行種植,控制大播量大群體。適期播種,精播勻播,有利于培育大分蘗成大穗,提高粒重。改善小麥田間的通風透光條件,既可保持土壤水肥的有效供給,同時又能保持地面表層土壤干燥,破壞小麥紋枯病侵染的環(huán)境條件,可有效地降低紋枯病的感染發(fā)病幾率。

2.1.4合理澆水灌溉,防晚霜凍害。加強麥田排灌系統(tǒng)建設,做到溝渠配套,排灌順暢,以降低田間濕度。提倡早春中耕,促進麥苗健壯。春季有寒潮時,要看天灌水,盡量減輕低溫、寒害的影響。

2.2藥劑防治

2.2.1種子處理。每100kg種子用20%三唑酮乳油、12.5%烯唑醇懸浮劑、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羥銹寧可濕性粉劑、36%多菌靈·三唑酮可濕性粉劑、3%戊唑醇濕拌劑20—30g、50%利克菌、3%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種衣劑300g進行拌種。拌種后及時播種,堆悶時間不宜過長。

2.2.2化學防治。小麥返青期,每667m2用5%井岡霉素7.5g,或20%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80mL,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100g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0—150g,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75g加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100g,對水100kg噴霧。一般未拌種的麥田防治2次(間隔7—10d)即可控制病情;已拌種麥田,早春進行1次噴藥即可。在小麥孕穗期,紋枯病發(fā)生較重時,應適當加大藥量進行防治。

新型生物制劑——植物疫苗“禾—海之星”的應用,在防治紋枯病時,減少化學農藥1/3的用量,每667m2加入20mL禾—海之星,可激發(fā)小麥的免疫能力,提高小麥自身的抗病性,達到防治小麥病害的目的。

2.3生物防治

施用富含多種和大量微生物的農家肥,以抑制病菌的滋長。木霉菌,青霉菌芽孢桿菌、放線菌等多種微生物均可抑制病菌的生長。但田間有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宿主種類、溫度、濕度、施用方法、生防菌定殖力等導致防治效果不穩(wěn)定。生物防治存在環(huán)保、對環(huán)境友好、不容易形成抗性等優(yōu)點。

2.4掌握品種的抗紋枯病性能及時防治

目前,商水縣種植的小麥品種主要有周麥36、周麥32、新麥26、新麥28、百農207、百農418、百農4199、煙農999、存麥5號、存麥21、西農511等。除新麥26中抗紋枯病外,其余品種均為中高感紋枯病小麥品種。因此,要及早防治紋枯病的發(fā)生,減輕其為害程度,最大程度讓這些高產優(yōu)質小麥品種的生產潛力得以充分發(fā)揮,達到增產的目的。

2.5抓住關鍵季節(jié)及時防治

小麥紋枯病在小麥生長的全過程都可侵染為害,但防治最有效、最省力的時機是小麥返青期、起身期、拔節(jié)期,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這時麥苗較小,噴藥比較容易集中噴到小麥莖基部,能起到較理想的防治效果。如噴藥晚了,小麥莖稈高、葉片大,噴藥時既費工費藥,又很難噴到基部莖稈或鞘上,達不到防治效果。

結語

小麥田一旦遭受紋枯病為害,若不及時防治,一般可減產10%左右,嚴重者減產可達40%。受害較嚴重地塊會形成大面積死棵白穗,直致顆粒無收。筆者結合多年對小麥紋枯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流行方式的點差研究,對小麥紋枯病的綜合防治技術做出了總結。

參考文獻

[1]王懷訓,王開運,姜興印,等。小麥紋枯病的發(fā)生和綜合防治[J].農藥,2001,40(7):32-34.

[2]任安祥。小麥紋枯病的發(fā)生與綜合防治技術[J].農技服務,2015,32(12):139.

猜你喜歡
紋枯病防治小麥
主產區(qū)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金橋(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8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哭娃小麥
論述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爐膛受熱面磨損及防治技術
無公害農藥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應用
蘋果樹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08:21
四川水稻品種對紋枯病抗性的評價
小麥紋枯病大田防治藥劑篩選試驗
乌拉特中旗| 临沂市| 登封市| 长垣县| 渝北区| 海丰县| 平乡县| 古丈县| 金秀| 芦溪县| 察哈| 上饶市| 许昌县| 潞西市| 朝阳区| 河北省| 朔州市| 长白| 锦屏县| 米易县| 乐业县| 县级市| 重庆市| 东海县| 堆龙德庆县| 新丰县| 延津县| 特克斯县| 衡东县| 黄大仙区| 崇仁县| 岑巩县| 昌图县| 凤冈县| 克拉玛依市| 扬中市| 武陟县| 清涧县| 泾川县| 罗江县|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