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張建碩
摘 要:“90后”青春文學因其選材、結(jié)構(gòu)、語言上的特點,能夠帶給學生經(jīng)典文學所不能帶來的閱讀體驗,深受中學生的推崇。本文結(jié)合初中語文新《課標》、以讀促寫理論等,對以“90后”青春文學促進初中作文教學的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將“90后”青春文學引入初中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90后”青春文學 作文教學 初中語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19
“90后”青春文學是指1990年至2000年出生的青年作者所寫的作品。作者目前以王占黑、李唐、龐羽、苑子文、苑子豪、張皓宸、盧思浩等為代表,他們大多是新概念作文大賽、人民文學獎、巴蜀青年文學獎等獎項的獲得者,《山花》《天涯》《上海文學》《芙蓉》《大家》《青春》等省級主流期刊也多次刊發(fā)他們的作品,在各大網(wǎng)絡寫作平臺中他們也異?;钴S。但是,對“90后”青春文學的研究還較為薄弱,至今還沒有從初中作文教學這一層面專門論述“90后”青春文學對中學生作文教學影響的研究成果。本文打算從這一研究盲點出發(fā),結(jié)合初中語文新課標、以讀促寫理論等,對以“90后”青春文學促進初中作文教學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一、深受青少年喜愛的“90后”青春文學
“90后”青春文學不同于韓寒、郭敬明等“80后”作者在寫作中帶有的刻意叛逆憤激或憂傷自戀的偏執(zhí)姿態(tài),他們在選題與寫作手法上更本色、自然,更貼近日常生活,敘事趣味性強、語言新奇。其主要特征有:
(一)題材取自真實生活
“90后”青春文學題材主要選自校園生活、情感生活以及家庭生活,如王占黑的《街道江湖》,寫的是老城區(qū)里發(fā)生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有小區(qū)看門人、送奶工、小商販等。這些人物就是學生每天都能見到的普通個體,讓中學生讀來深感親切。
(二)以自我體驗為出發(fā)點
青春文學作品很多是以“我”的視角體驗、觀察生活的,第一人稱敘事更容易讓初中生進入到作者設(shè)置的文學情境中。像苑子豪、苑子文的《我們都一樣,年輕又彷徨》在第一章“那些人教會我愛”中,以“我”的視角寫出了和姑娘阿B的感情糾葛。這種敘事方式容易讓青少年產(chǎn)生情感共鳴。
(三)有趣的故事、新奇的語言
“90后”作家的作品,有著大量綺麗的想象和對超現(xiàn)實故事的描寫。例如李唐的小說《熱帶》,為讀者提供了“現(xiàn)實”“夢境”“多重夢境”三個視角,以主人公陳眠身上的一種與人接觸皮膚就會長紅疹的奇怪疾病切入,通過不斷重復“紅疹”“廟”“叢林”等元素構(gòu)建故事,讓小說游離在真實與可能之間,對初中生有著異乎尋常的吸引力。
(四)“治愈系”書寫
“90后”寫作是以溫暖、清新、陽光、撫慰心靈的“治愈系”書寫為標識的。苑子豪、苑子文在《我們都一樣,年輕又彷徨》中,講述了“我”因沒有提前對準手表,導致考試失誤的生活細節(jié)。這些都是中學生學習生活的真實寫照,對于緩解初中生從兒童向成人過渡的青春期焦慮非常有幫助。
二、以“90后”青春文學提升作文教學水平的可行性
閱讀“90后”青春文學盡管已在初中生中悄然流行,但如何將其納入讀寫結(jié)合的初中作文教學中,還需要語文老師找到恰當?shù)姆椒?。筆者認為以“90后”青春文學提升初中生作文教學有著充分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一)寫作教學范文的來源
夏丏尊在《文章作法》中提倡將“實例”放在寫作法則和寫作練習之間,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法可依,有例可想、有文可作,看了好懂,懂了好練,練了有效”。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每單元的寫作訓練大都以本單元的課文為寫作示范,“90后”青春文學作品的加入可以豐富學生寫作時的范文樣例,開闊學生的視野。
以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學會抒情”主題寫作實踐為例,寫作范文《黃河頌》《老山界》《土地的誓言》均是經(jīng)典名篇,但與學生有一定的時代距離。引入“90后”青春文學作品為范文,可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引發(fā)學生共鳴。像苑子文的《我不怕這漫長黑夜》既有直接抒情,也有字里行間流露的間接抒情。將此類作品引入寫作教學,學生可以從不同語境中感受不同抒情方式的表達作用,學會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感情。
(二)寫作素材的來源
“90后”青春文學作品的素材大都來自作者或作者朋友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情感生活等。王占黑《街道江湖》中主要描畫了“街道英雄”的形象:《小官的故事》中偷吃狗肉的小區(qū)看門人,《水果攤故事》中的“黑心店家”老黃等。通過閱讀,學生會不自覺地將這些人物與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同時學會有意識、有方法地觀察生活、描摹生活、展現(xiàn)生活。
(三)學習精彩的語言表達
青春文學與規(guī)范嚴肅的經(jīng)典名著相比,其語言是時尚的、鮮活的。青春文學的詞匯豐富多樣、修辭新穎,對初中生寫作大有幫助。
1.豐富擴大詞匯量
茅盾就曾指出過年輕作者在語言上存在的問題:“很大一部分青年作者的作品樸素到了簡陋或者寒傖的地步?!眱?yōu)秀的青春文學作品可以讓學生學會不同寫作目的下詞語的使用,并養(yǎng)成積累語詞的習慣。像盧思浩《時間的答案》中,當“我”被老師、父親誤認為是偷MP3的小偷時,有這樣一段對“我”感受的描寫:“想到這里,我身邊仿佛有著無數(shù)道高墻,它們高高地聳立著,遮住了最后的一縷光,只留下一片漆黑?!边x擇“高墻”作為遮住陽光的事物,不僅僅因為墻是“高”的,而且“墻”本身也有“阻礙、遮擋”之意,用詞極為精準。
2.提升修辭表達
使用合適的修辭,在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同時,又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活潑。像王占黑在《街道江湖》中有一段描寫無所事事的人的片段:“閑人們則捧著茶杯,抓一把香瓜子,擠在水果攤四周,像一根一根賣不掉的甘蔗,你倚著我,我倚著你,從早上站到晚上,走掉一根,又插進來一根,互相看看,互相盜取些新鮮見聞?!毙揶o手法的運用給文章增添了一抹靈動,令讀者印象深刻,展現(xiàn)出語言文字的勃勃生機。將“90后”青春文學引入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修辭教學,能幫助學生學習修辭手法的使用,彰顯文章魅力。
3.掌握結(jié)構(gòu)技巧
結(jié)構(gòu)是一篇文章的“骨骼”,決定了文章的段落層次和不同材料的整合編排。好的結(jié)構(gòu)能幫助作者更好地描繪內(nèi)容、抒發(fā)情感?!?0后”作者在文章構(gòu)思方面別具一格,可讓初中生學到相應的寫作技巧。如周愷的《苔》,是以劉基業(yè)的兩個兒子的不同命運為經(jīng),以真實歷史事件中日甲午戰(zhàn)爭、廢除科舉制度、新學興起等為緯,構(gòu)建出一代家族興衰和歷史更迭的畫卷。這樣的作品給學生們展示了:文章并不是只有“總—分—總”這一種結(jié)構(gòu),也不一定非要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順序?qū)懽鳎瑢懽鞯慕Y(jié)構(gòu)是多維的,是需要創(chuàng)新的。
可以說,“90后”青春文學雖尚未被經(jīng)典化,在思想或表達方面還有一定欠缺,但它是最為貼近中學生生活的教學素材。在“青春文學閱讀與作文”雙軌運行的嘗試中,我欣喜地看到了不少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他們在“語文報杯”“葉圣陶杯”“新概念作文”等征文比賽中屢獲大獎;李某、周某等同學在明天出版社《中學生讀寫》、上海教育出版社《主題閱讀》等報刊發(fā)表文章50多篇;有些學生自己開設(shè)博客進行創(chuàng)作,校園生活系列收獲大批讀者;我和學生共同開設(shè)的公眾號青春文學讀寫公眾號,推出大量師生作品,好評如潮……
我相信,以文質(zhì)兼美的“90后”青春文學作品為切入點,有效融入寫作教學,一定可以促進初中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甚至可以幫助一些在文學寫作方面有一定天賦的孩子由此走向文學的殿堂。
參考文獻:
[1] 孫桂榮《新世紀“80后”青春文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
[2] 劉洋《青春文學與作文教學》,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張青,1974年生,女,漢族,山東泰安人,大學本科,正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閱讀與寫作)
(本文為齊魯名師省級課題《指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青春文學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YZ2019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