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克福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學習一門學科時,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以及應當具備的學科學習方法、能力、情感等。核心素養(yǎng)理念提出以來,各個學段的教師都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希望能夠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科目之一,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在語文學習中,閱讀又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師應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指引下,不斷探究閱讀教學活動的廣度和深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從不同角度詳細闡述了如何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下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希望能夠為教師帶來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02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審美觀,認識世界,完善自身的思維,同時也對自身的健康成長有著一定的益處。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師應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采取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一、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必要性
閱讀的關鍵在于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但同時也需要學生在此基礎上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逐漸培養(yǎng)自身的閱讀素養(yǎng)。新《課標》明確提出,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此,落實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要求,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勢在必行。同時,在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過程中,還需要盡可能地改變教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二、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根據(jù)核心素養(yǎng),制定閱讀教學目標
閱讀目標既是學生努力的方向,也是教師教學的歸宿,同時還是衡量教學效率的標準。只有科學合理的目標,明確的閱讀方向,才能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閱讀,懂得如何閱讀,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始終把新《課標》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任務當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教學目標,為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例如,學習《桂花雨》這一篇課文時,教師首先應當確定教學目標,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設計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通讀課文,掌握字詞,正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其次,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文章情感基調(diào),閱讀重點詞句時邊讀邊思考文中具體的表現(xiàn)方法,了解表述的內(nèi)容,并深刻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這種教學目標的設定,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題、理解內(nèi)容的能力。隨后教師讓學生朗讀課文,檢查學生是否正確地理解字詞含義,是否能順利地通讀文章,從而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完成設定的目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組織學生以合作的形式探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談談對課文的理解,從而了解作者喜愛的桂花的特點,也可以與學生一起整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掌握這篇課文的寫作技巧。通過畫、議、寫、讀、演等方式,具體品味課文中的關鍵句段,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在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鍛煉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2.完善擴展閱讀,豐富學生情感世界
文字是人類用來交際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對剛剛進入學習初始階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在閱讀中不斷感知文字。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yǎng),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閱讀文本中汲取養(yǎng)料,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指導。此外,教師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在閱讀中獲得美的體驗,培養(yǎng)語文學科素養(yǎng),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將相和》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進行擴展閱讀,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由于學生對于這篇文章中的故事背景并不了解,所以在理解文章時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可以進行擴展閱讀,幫助學生了解故事的發(fā)生背景,將《廉頗藺相如列傳》編輯成一個個小故事,讓學生們觀看相關視頻,了解人物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然后再去閱讀文本內(nèi)容。這樣就能讓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在腦海中形成廉頗和藺相如的具體形象,認識到廉頗的知錯就改和藺相如的機智多謀,學習這些人物身上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zhì)。
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課外拓展閱讀,給學生介紹《戰(zhàn)國故事》這本書,通過閱讀,了解當時的歷史,感受古人的愛國情懷,借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關于友誼的圖書,讓學生學會寬容待人,和自己的朋友和諧相處。
3.合作學習探究,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核心素養(yǎng)理念要求學生的學習應當是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方式。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而有效貫徹素質(zhì)教育理念。教師應當注意,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保證每個小組的平均水平相當,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在小組中學生會通過互相交流和探討完成教學任務,而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也是學生思想碰撞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小組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可以幫助學習能力較弱的后進生,通過互幫互助提升小組的整體學習質(zhì)量。
以《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這篇課文為例,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隨后對學生劃分層級,對于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設置高難度的教學目標,一般的學生和程度較差的學生設置低難度的目標,即根據(jù)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目標。接著給每一組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隨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在合作探究交流的過程當中開展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開展相關教學的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不僅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科學的教學指導,同時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水平也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應當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適當?shù)暮献魈骄糠绞剑岣邔W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4.梳理問題,引導閱讀,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學引導能力,在不斷的教學改革中,通過更加科學與合理的方式進行實踐。所以,在當下相關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樹立自我閱讀意識,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確保學生在沒有外界引導的情況下也能夠有較為全面的閱讀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母雞》這篇課文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先通讀全文,幫助學生了解文章中的大概含義。在接下來的授課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例如母雞有哪些品質(zhì)呢?作者對母雞有著什么樣的態(tài)度變化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第二次閱讀,從而更好地理解文中母雞的行為。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對比體會到母愛的偉大,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并正確地運用語言,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達到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習結果,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基于學生的學情,科學地選擇教學方法,將文章中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應通過教學方式的變革,挖掘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華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孩子天地》2020年第6期。
[2] 吉華《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科普童話》2020年第8期。
[3] 郭胤鑫《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科學咨詢》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