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疊統須家河組三段和五段“甜點”儲層特征及分布

2021-08-30 06:45葉素娟楊映濤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21年4期
關鍵詞:碳酸鹽長石川西

葉素娟,楊映濤,張 玲

(中國石化 西南油氣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作為四川盆地主要的陸相烴源巖層系,須家河組三段和五段(須三段,須五段)烴源巖厚度大、有機質豐度高,發(fā)育規(guī)模較大的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壩和席狀砂沉積,可形成大規(guī)模巖性或構造-巖性氣藏,具有較好的源內成藏潛力[1-4]。其中,川西坳陷的新場、大邑和崇州地區(qū)天然氣三級地質儲量超3 000×108m3??碧綄嵺`表明,具有良好物性的“甜點”儲層對致密油氣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是有利的勘探目標[5]。因此,研究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源內氣藏“甜點”儲層特征及形成機制,明確“甜點”儲層的分布規(guī)律,對指導精細勘探和開發(f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前人針對川西坳陷須家河組儲層開展了較多的研究工作[6-12]。但是,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須二段和須四段,針對須三段和須五段儲層的研究也主要基于單一巖性(砂巖或泥巖),以儲層特征和相對優(yōu)質儲層發(fā)育主控因素為主。從砂/泥巖空間組合關系的角度,針對不同類型儲層開展“甜點”儲層特征、形成機制和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仍是空白。本文基于儲層巖石學特征、微觀孔隙結構特征和物性特征等綜合分析,結合錄井、測井解釋成果,針對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的薄砂厚泥或薄砂薄泥互層型(以下簡稱薄層砂巖型)和厚大砂巖型(以下簡稱厚層砂巖型)兩種儲層分別開展儲層特征縱、橫向差異性分析,探討影響儲層發(fā)育的主要地質因素,明確儲層致密和“甜點”儲層形成的主要機制,并對“甜點”儲層的縱、橫向分布進行了預測,為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源內氣藏的進一步勘探評價提供儲層依據。

1 區(qū)域地質概況

川西坳陷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西鄰龍門山沖斷帶,北東與昆侖-秦嶺東西向構造帶相接,南抵峨眉、樂山,東連川中隆起,大致呈北東向延伸,總體呈“三隆兩凹一坡”的構造格局,即龍門山前構造帶、新場構造帶、知新場構造帶、成都凹陷、梓潼凹陷和中江斜坡(圖1)。

川西坳陷自晚三疊世以來,一直處于四川盆地陸相地層沉積中心,沉積了巨厚的上三疊統-白堊系。其中,上三疊統須家河組現今最大厚度超過3 000 m,主要由砂巖、礫巖、泥頁巖夾煤層組成。烴源巖主要分布在須一段、須三段和須五段,儲集層主要分布在須二段和須四段以及侏羅系(圖1)。須三段和須五段的沉積、沉降中心位于彭州附近,厚度分別可達900 m和700 m以上[1]。

2 沉積特征

龍門山前緣須家河組的總體沉積構造背景為大陸島弧,物源主要來自西南康滇古陸以及西北龍門山和松潘甘孜褶皺帶[14-15]。其中,康滇古陸和龍門山中段是硅質碎屑的主要來源,而龍門山北段則提供了大量的碳酸鹽巖物質來源[16]。

須三段沉積時期,四川盆地的沉積、沉降和生烴中心均位于川西坳陷龍門山前緣中段的彭州、鴨子河地區(qū),全盆地以受海水改造的湖泊沉積為主[1-3]。川西坳陷須三段沉積相帶的展布主要受西南和西北物源控制,砂巖含量呈現“南高北低”的特征。其中,彭州—廣漢—中江一線以南的大邑、崇州、洛帶等地區(qū)的物源主要來自康滇古陸,發(fā)育三角洲平原-前緣厚大砂巖沉積(單砂體厚度主要為10~30 m)、橫向連續(xù)性較好,中-細砂巖含量普遍大于60%(圖2a);以北地區(qū)物源則主要來自龍門山北段,以三角洲前緣-前三角洲-淺湖薄砂、厚泥或薄砂、薄泥互層沉積為主(單砂體厚度普遍小于5 m),中-細砂巖含量相對較低,多為20%~30%。

川西坳陷須五段沉積環(huán)境總體與坳陷中北部須三段相似,主要發(fā)育細粒濱淺湖沉積[1-3],物源供給主要來自龍門山北段和中段,砂巖含量具有“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的特點,三角洲前緣沉積沿龍門山呈裙帶狀分布,坳陷主體以三角洲前緣遠端-前三角洲-濱淺湖薄砂、厚泥或薄砂、薄泥互層沉積為主(單砂體厚度普遍小于5 m),單砂體厚度薄、橫向連續(xù)性差(圖2b)。

圖2 川西坳陷D6井須三段(a)和X1井須五段(b)地層綜合柱狀圖

總體上,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以濱淺湖細粒碎屑巖沉積為主,發(fā)育薄層砂巖型儲層,同時在彭州—廣漢—中江一線以南的大邑、崇州和洛帶等地區(qū)的須三段發(fā)育單層及累計厚度均較大的三角洲分流河道厚層砂巖型儲層。

3 儲層特征

3.1 巖石學特征

1)薄層砂巖型

薄層砂巖型儲層主要分布在川西坳陷彭州—廣漢—中江一線以北的須三段和川西坳陷主體部位的須五段。儲層巖性包括中-細砂巖、粉砂巖和泥頁巖三大類(圖2b,圖3a,b),局部夾煤層(線)。其中,中細砂巖以巖屑砂巖和巖屑石英砂巖為主,富巖屑和貧長石是該類砂巖的主要特征,巖屑類型以沉積巖(碳酸鹽巖)巖屑為主(表1;圖3a,圖4b)。與須五段相比,須三段具有相對較高的石英和較低的巖屑含量(表1;圖4b)。平面上,新場構造帶、成都凹陷及中江斜坡地區(qū)砂巖中碎屑石英含量相對較高,坳陷北部及龍門山前構造帶鄰近物源,巖屑含量普遍超過55%。同時,砂巖中巖屑類型也明顯不同。根據全巖X射線衍射分析數據,坳陷北部大部分地區(qū)的物源主要來自龍門山北段,巖屑以碳酸鹽巖巖屑為主,碳酸鹽礦物含量普遍超過30%,梓潼地區(qū)平均可達40%以上(表1;圖5)。須五段在龍門山前構造帶彭州以南地區(qū)的石英和長石含量明顯較高,在新場構造帶南翼以及成都凹陷具有較高的粘土礦物含量,碳酸鹽礦物含量相對較低(圖5),且砂巖中石英和長石總量高于碎屑石英和長石的含量,表明巖屑中包含較多長英質礦物。

圖3 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儲層巖石學特征及儲集空間類型

圖4 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厚層砂巖型儲層(a)和薄層砂巖型儲層(b)砂巖巖石類型

圖5 川西坳陷須五段石英和長石總量及碳酸鹽礦物含量

砂巖中的填隙物主要包括方解石、白云石和粘土礦物,局部可見菱鐵礦和重晶石(圖3a,c,d)。粘土礦物以片狀、絲狀伊利石和伊/蒙混層為主,并見少量高嶺石和綠泥石(圖3d;表1)。泥頁巖中頁理發(fā)育,富含大量炭化有機質,呈黑色條帶狀分布,沿層面可見植物化石碎片。須五段全巖X射線衍射分析表明,隨著巖石粒度的變小(中、細砂巖—粉砂巖—泥頁巖),粘土礦物含量逐漸增大(16.0%—32.9%—50.0%),碳酸鹽礦物含量逐漸降低(32.4%—12.7%—6.9%)(表1;圖6)。

圖6 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薄層砂巖型儲層礦物組成

表1 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巖石組分

2)厚層砂巖型

主要分布在川西坳陷彭州-廣漢-中江一線以南大邑、崇州和洛帶等地區(qū)的須三段中亞段,以中粗粒長石巖屑砂巖、巖屑石英砂巖和巖屑砂巖為主,砂巖中長石含量相對較高,碎屑長石平均含量9.4%,長石平均總量14.8%(表1;圖2a,圖3e,f,圖4a)。

填隙物主要包括碳酸鹽礦物、自生硅質和粘土礦物(圖3h)。碳酸鹽膠結物以方解石為主,并見少量白云石,含量明顯低于薄層砂巖型儲層(表1)。自生硅質包括石英次生加大和粒間充填自生石英,含量較低但分布普遍(表1;圖3g)。粘土礦物以毛發(fā)狀、絲狀伊利石和伊/蒙混層為主,并見部分綠泥石,基本不含高嶺石(表1,圖3h)。砂巖以中和粗粒結構為主,顆粒磨圓中等-較差,分選中等-較好。顆粒間主要為線-凹凸接觸,其次為線接觸,壓實程度高。

3.2 物性特征

根據川西坳陷薄層砂巖型儲層的物性統計可以看出,總體上砂巖的物性與泥頁巖近似,平均孔隙度均小于2%,平均滲透率均小于0.02×10-3μm2,同時泥頁巖中儲滲性較好的儲層相對發(fā)育。孔隙度和滲透率具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圖7a),總體屬于特低孔和特低滲致密-超致密儲層,局部可見因微裂隙或頁理發(fā)育而形成的高滲儲層。

厚層砂巖型儲層物性優(yōu)于薄層砂巖型,孔隙度普遍小于6%,主要分布在2%~4%,平均3.2%;滲透率主要介于(0.05~0.2)×10-3μm2,平均0.1×10-3μm2,孔隙度和滲透率具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圖7b),總體上屬于特低孔和特低滲裂縫-孔隙型致密砂巖儲層,局部可見微裂隙發(fā)育的高滲儲層。

圖7 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薄層砂巖型(a)和厚層砂巖型(b)儲層孔-滲關系

3.3 儲集空間類型

1)薄層砂巖型

根據巖心和鑄體薄片及掃描電鏡觀察,該類儲層中細砂巖、粉砂巖整體致密,孔隙不發(fā)育,僅局部發(fā)育納米級-微米級次生孔隙、粘土礦物晶間孔和微裂隙(圖3d,i)。強烈的壓實和膠結作用導致砂巖中殘余粒間孔不發(fā)育,以長石、巖屑以及早期碳酸鹽膠結物溶蝕而形成的粒間(內)溶孔為主,粒間常被伊利石和高嶺石等粘土礦物充填,發(fā)育納米級晶間微孔。裂縫類型包括構造縫、解理縫和有機質收縮縫等(圖3b)。

氬離子拋光和高分辨率場發(fā)射掃描電鏡聯合觀察分析表明,泥頁巖中儲集空間類型主要包括有機質孔、粘土礦物晶間微孔、溶蝕孔和微裂隙等(圖3j)。其中,有機質孔是泥頁巖的主要孔隙類型,主要分布在有機質中;少數為原生成因,大部分為次生成因;形成于有機質的生烴演化過程,分布在有機質間及內部,呈蜂窩狀、線狀或串珠狀;一般為納米級。粘土礦物晶間孔隙主要分布于粘土礦物(主要為伊利石)間,納米級別為主。溶蝕孔隙包括長石、石英以及碳酸鹽礦物溶蝕形成的孔隙,納米-微米級,多孤立分布,連通性較差。裂縫包括構造縫和成巖縫,構造縫多與地層垂直或斜交,成巖縫多順層發(fā)育,縫寬以微米級為主,沿縫可見溶蝕。

2)厚層砂巖型

根據巖心、鑄體薄片以及掃描電鏡觀察,砂巖孔隙類型主要為粒內(間)溶孔、粘土礦物晶間微孔、微裂隙等,其中以粒內溶孔和裂縫占主導(圖3f,k,l)。

該類砂巖沉積后經歷了快速的沉降過程,強烈的壓實作用導致原生孔隙迅速減少,殘余粒間孔較為少見,孤立分布,孔徑較小。粒內(間)溶孔主要為長石、巖屑以及早期碳酸鹽膠結物溶蝕而成,其形成普遍與裂縫相關(圖3f,k),孔隙中常被伊利石等粘土礦物充填,發(fā)育晶間微孔。裂縫類型包括層間縫、粒內縫、粒緣縫、解理縫等,與構造擠壓、差異壓實作用以及異常高壓相關,分布較普遍,常見裂縫溶蝕擴大現象。

4 成巖作用特征

須三段和須五段儲層經歷的成巖作用主要包括壓實壓溶作用、碳酸鹽礦物和自生硅質等的膠結作用、溶蝕作用和破裂作用。

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儲層歷史最大埋深達4 000~6 000 m,普遍經歷了強烈的壓實壓溶作用,主要表現為泥頁巖、千枚巖和云母等的彎曲變形與假雜基化,顆粒間呈線-凹凸接觸,局部見縫合線接觸。其中,須三段和須五段薄層砂巖型儲層以及須三段厚層砂巖型儲層平均視壓實率分別為80%,73%和81%??傮w上,壓實作用表現出南強北弱、前淵帶強、沖斷帶和隆起帶弱的特征。

膠結作用包括碳酸鹽礦物、粘土礦物和自生硅質的充填作用。其中,碳酸鹽礦物的膠結作用最為普遍。薄層砂巖型儲層中碳酸鹽膠結物含量(平均8.9%)明顯高于厚層砂巖型儲層(平均3.7%)。統計表明,須三段和須五段薄層砂巖型儲層以及須三段厚層砂巖型儲層平均視膠結率分別為67%,84%和63%,須五段薄層砂巖型儲層膠結作用的強度較大。平面上,膠結作用總體表現出北強南弱、東強西弱的特征。

溶蝕作用主要表現為骨架顆粒和少量早期碳酸鹽膠結物的溶蝕。薄層砂巖型儲層總體長石含量較低,溶蝕孔隙不發(fā)育,僅在局部長石含量相對較高的地區(qū)或井段可形成較多次生孔隙。厚層砂巖型儲層的溶蝕現象較為普遍,溶蝕作用的強度總體較弱且不均衡,局部可見中等程度的溶蝕作用。

破裂作用主要發(fā)生在構造形變強烈的地區(qū),同時砂泥巖互層段也是裂縫發(fā)育的有利層段。

5 “甜點”儲層的特征及分布

5.1 薄層砂巖型

薄層砂巖型儲層主要發(fā)育于三角洲遠端到濱淺湖沉積環(huán)境,水動力條件總體較弱,沉積物粒度細,碳酸鹽巖巖屑含量和粘土礦物含量較高,經歷了強烈的壓實和膠結作用,顆粒間基本被泥質和碳酸鹽膠結物充填,原生孔隙普遍不發(fā)育。對儲層孔隙起主要貢獻的是粘土礦物晶間微孔和有機質孔,同時可見有機酸對長石以及碳酸鹽礦物顆粒溶蝕形成的粒內(間)溶孔。生烴作用、溶蝕作用和破裂作用是儲層發(fā)育的重要因素,富含有機質的泥頁巖與高石英(長石)和低鈣質巖屑(膠結物)的中細砂巖組合可形成基質物性較好且裂縫較發(fā)育的“甜點”儲層。

1)富含有機質的泥頁巖中發(fā)育納米級有機質微孔隙和粘土礦物晶間微孔隙,儲集性相對較好。

巖石物性通常與粘土礦物含量呈一定負相關,相對高能水動力條件下的沉積物粒度較粗、雜基含量低,初始物性好。但是,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的薄層砂巖型儲層孔隙度與粘土礦物含量呈現較好的正相關關系(圖8a),孔隙度大于2%的巖石中粘土礦物含量普遍大于20%,表明粘土礦物晶間孔和有機質孔對儲集空間具有較大貢獻。泥頁巖通常具有較高粘土礦物含量,碳酸鹽礦物含量普遍較低(表1;圖6)。根據富有機質泥頁巖高溫高壓模擬實驗,隨著溫度和壓力的升高,泥頁巖中納米級有機質孔隙不斷增加,且增加高峰與氣態(tài)和液態(tài)烴產率高峰一致[17]。泥頁巖中有機質豐度越高,有機質孔和生烴增壓形成的裂縫越發(fā)育,有機質生烴演化過程中生成的有機酸也越多,且泥頁巖中頁理通常較發(fā)育,為酸性流體的運移提供了通道,有利于溶蝕作用的發(fā)生,儲層物性相對較好(圖9)。

圖9 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薄層砂巖型儲層中泥頁巖孔隙度與有機碳含量關系

2)高石英(長石)和低鈣質巖屑(膠結物)的中細砂巖發(fā)育納米-微米級次生孔隙和粘土礦物晶間微孔隙,儲集性相對較好。

薄層砂巖型儲層中的砂巖以巖屑砂巖為主,石英和長石含量普遍較低,巖屑,特別是碳酸鹽巖屑含量較高(表1;圖4b,圖6),砂巖電阻率較高(圖2b),但在龍門山中段和新場構造帶以南地區(qū)可見較多變質巖和火山巖巖屑。砂巖孔隙度與碳酸鹽礦物含量之間呈現明顯負相關關系,孔隙度大于2%的巖石中碳酸鹽礦物含量一般均低于30%(圖8b),碳酸鹽膠結物含量一般低于10%,碳酸鹽礦物的膠結作用是儲層致密的重要原因。

圖8 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薄層砂巖型儲層孔隙度與粘土礦物(a)和碳酸鹽礦物(b)含量關系

根據砂巖中自生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分析,碳同位素δ13C值為-3.51‰~-0.10‰,氧同位素δ18O值為-15.45‰~-13.59‰,形成溫度為90~130 ℃。埋藏階段形成的碳酸鹽膠結物通常來自碳酸鹽巖巖屑和早期碳酸鹽膠結物的溶解和再沉淀[18]。平面上,成都凹陷、山前帶的碳酸鹽膠結物含量較低,與這兩個地區(qū)較低的碳酸鹽巖巖屑含量具有較好的一致性。結合膠結物的同位素特征,認為其來源與碳酸鹽巖巖屑的溶解和再沉淀有關。不同溫度下地層水-烴源巖相互作用模擬實驗表明,在60~140 ℃溫度條件下,碳酸鹽礦物的溶解和沉淀主要受有機酸控制[19]。高含碳酸鹽巖巖屑的砂巖與富含有機質的泥頁巖共存是砂巖發(fā)生強烈碳酸鹽膠結作用的主要原因。泥頁巖中有機質熱解形成的酸性流體造成碳酸鹽巖巖屑溶解,成巖流體中Ca和Fe等離子濃度和pH值增大,過飽和的Ca和Fe離子導致碳酸鹽膠結物在儲滲性較差的封閉體系中容易沉淀。梓潼凹陷須五段具有較高的碳酸鹽巖巖屑含量,但碳酸鹽膠結物含量相對孝泉-新場地區(qū)略低,可能與該區(qū)須五段泥頁巖不發(fā)育和來自泥頁巖的有機酸性流體較少有關。此外,粉砂巖中碳酸鹽礦物總量僅是中-細砂巖的50%左右,但其中碳酸鹽膠結物含量與中-細砂巖相似甚至略高(表1;圖6),可能是因為粉砂巖初始物性較中細砂巖差且與泥頁巖距離更近,有機酸對碳酸鹽巖巖屑的溶解強度更大,成巖體系封閉性更強,碳酸鹽膠結物更易沉淀。

砂巖孔隙度與石英和長石含量具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孔隙度大于2%的砂巖中石英含量普遍大于40%,長石含量普遍大于4%。

3)砂巖、泥巖組合有利于裂縫的形成。

薄層砂巖型儲層孔隙類型多為連通性較差、孤立分布的有機質孔、粘土礦物晶間孔和長石、石英和碳酸鹽礦物溶蝕孔,裂縫對“甜點”儲層的形成至關重要。裂縫通常發(fā)育在能干性較強的巖層(如砂巖)中,同時其形成又受巖石力學性質差異、巖石力學邊界厚度和構造應力的控制[20]。研究發(fā)現,分布于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壩、席狀砂和湖相灘壩的砂/泥頁巖互層組合,特別是相對富砂(砂巖含量約40%)薄泥薄砂互層組合,有利于裂縫的發(fā)育。

總體上,龍門山中段和新場構造帶以南地區(qū)須五段具有烴源巖品質較好、石英(長石和粘土礦物)含量較高和碳酸鹽礦物含量較低的特點,是薄層砂巖型“甜點”儲層的主要分布區(qū)。同時,其它地區(qū)局部井段也可見碳酸鹽礦物含量較低的“甜點”儲層發(fā)育,如X1井的3 098~3 108 m井段(圖2b)。

5.2 厚層砂巖型

須三段厚層砂巖型“甜點”儲層主要為次生溶蝕型,溶蝕作用發(fā)育是儲層形成的關鍵因素?!疤瘘c”儲層形成主要受巖石粒度、長石等易溶組分含量以及溶蝕作用強度的控制。

1)沉積水動力條件較強,儲層初始物性好。

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壩等水動力較強的砂巖,粒度較粗,分選較好,雜基含量較低,初始物性好,填隙物含量低(表2),儲層相對發(fā)育。

表2 川西坳陷須三段厚層砂巖儲層粒度與常規(guī)物性和填隙物含量的關系

2)長石、巖屑等易溶組分含量較高,有利于溶蝕孔隙的形成。

該類儲層的成因機制是溶蝕作用較強,而導致溶蝕作用較強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可溶礦物含量較高。研究發(fā)現,物性較好的砂巖(孔隙度>3%)中長石含量普遍大于10%。

3)中強壓實、中弱膠結、中強溶蝕和中強破裂成巖相為有利的成巖相類型。

早期快速壓實是儲層致密化的最主要因素,壓實作用導致的孔隙度損失可達81%。一般而言,埋深較淺、粒度較粗、雜基含量較少、剛性礦物含量較高、顆粒分選較好且沉淀量適中的早期碳酸鹽膠結的砂巖壓實程度相對較弱(視壓實率<75%)。

碳酸鹽礦物和自生硅質等強烈膠結作用是儲層致密的重要原因。當碳酸鹽膠結物含量超過10%、自生硅質超過4%時,孔隙度一般小于3%。烴源巖層系總體表現出酸性的沉積和成巖環(huán)境。碳酸鹽膠結物的含量總體較低,但當砂巖粒度較細,碳酸鹽巖巖屑含量較高時,仍能形成鈣質致密層(碳酸鹽膠結物含量>20%)(表1)。

溶蝕作用是最重要的建設性成巖作用。砂巖中的長石、不穩(wěn)定巖屑和粒間碳酸鹽膠結物的溶蝕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途徑。由于儲層遭受強烈的壓實作用,致密化時間早,酸性流體流動性差,溶蝕作用的強度總體較弱且不均衡。

破裂作用形成的裂縫一方面可以為砂巖提供良好的酸性流體運移通道,有利于溶蝕作用的進行,另一方面可以極大地改善低孔致密儲層的滲流能力。砂/泥巖巖性界面附近容易產生差異壓實造成的錯位和破裂,從而有利于成巖縫的形成。

根據11口鉆井的3 600余個測井孔隙度和砂巖距頂、底部泥巖距離的關系可以看出,隨著距頂、底部泥巖距離的減少,儲層物性逐漸變好(圖10),即“甜點”儲層主要分布在與泥頁巖相鄰(側向/縱向)的高含石英、長石中-粗砂巖中,如D6井須三中亞段厚層砂巖中儲層主要分布在鄰近下亞段泥頁巖的中-粗粒巖屑石英砂巖中(圖2a,圖3f)?!疤瘘c”儲層一般分布在原生孔隙保存較好、裂縫與溶蝕作用較強的疊合部位[21-23]。川西坳陷須三段厚層砂巖儲層早期經歷了快速的沉降過程,強烈的壓實和膠結作用導致儲層致密并在砂體內部形成鈣質隔夾層,酸性流體流動性差,溶蝕作用影響范圍較有限。高含易溶和脆性礦物的中粗粒砂巖與泥頁巖相鄰,一方面砂/泥巖巖性界面附近有利于裂縫的形成,可以為酸性流體的運移提供通道,另一方面泥頁巖中有機質熱解形成的有機酸可以沿裂縫進入鄰近致密砂巖,就近形成溶蝕孔隙。

圖10 川西坳陷須三段厚層砂巖型儲層測井孔隙度與儲層距底(a)、頂(b)泥巖距離的關系

6 結論

1)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須三段和須五段以三角洲前緣-濱淺湖細粒碎屑巖沉積為主,主要發(fā)育薄層砂巖型儲層,同時在成都凹陷以南部分地區(qū)的須三段發(fā)育單層和累計厚度均較大的三角洲分流河道厚層砂巖型儲層。

2)薄層砂巖型儲層巖石類型多樣,沉積物粒度細、碳酸鹽礦物和粘土含量較高,強烈的壓實和膠結作用導致儲層異常致密,“甜點”儲層的形成主要受生烴作用、溶蝕作用和破裂作用控制,基質物性較好、裂縫較發(fā)育的儲層主要為富含有機質的泥頁巖與高石英(長石)和低碳酸鹽巖巖屑(膠結物)的中-細砂巖組合。龍門山中段和新場構造帶以南地區(qū)須五段的烴源巖品質較好,石英(長石和粘土礦物)含量較高,碳酸鹽礦物含量較低,有利于薄層砂巖型“甜點”儲層的發(fā)育。

3)須三段厚層砂巖型儲層的儲集空間類型以溶蝕孔隙和裂縫為主,溶蝕作用是形成“甜點”儲層的關鍵因素,儲層形成主要受巖石粒度和長石、石英等易溶、脆性組分含量以及溶蝕作用強度的控制?!疤瘘c”儲層主要分布在與泥頁巖相鄰(縱/側向)的高石英(長石)中-粗砂巖中。

猜你喜歡
碳酸鹽長石川西
美麗的川西小環(huán)線
火星缺失的碳酸鹽之謎
歲月盡川西
儲能式發(fā)光涂料在長石嶺隧道中的應用
月光石與無色透明拉長石的異同
水銨長石成因分類綜述
湖北某長石礦石綜合除鐵試驗研究
川西,那一抹如夢的秋色
鄰區(qū)研究進展對濟陽坳陷碳酸鹽巖潛山勘探的啟示
碳酸鹽中乙二醇分析方法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