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江
1996年,我通過成人高考,告別含辛茹苦的父母,只身一人走出皖南山區(qū),來到舉目無親的大北京,在東三旗的一所成人高校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旅。
那時家鄉(xiāng)還沒有摘掉貧困縣的帽子,上北京的路費是父親忍痛賣掉那頭與我們朝夕相處二十多年的老水牛換來的。第一學期的學費則是哥哥將全部的家底——一張存折上僅有的五千塊錢——全部取出來鄭重交給我的。第一學期結束,為了節(jié)省路費,我選擇留在北京,自己找工作掙錢。可是偌大的北京,即便我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腿,在遭受無數(shù)次拒絕后,還是沒能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為了省錢,每天土豆白菜吃到吐;為了省錢,留了一頭野人一樣長長的頭發(fā)??墒怯捎诮徊黄鸬诙W期的學費,我還是接到了學校教務處的最后通牒,隨時面臨輟學危機。
就在我孤苦無依極度郁悶的日子里,偶然的機會,在學校圖書館看到了剛獲茅盾文學獎不久的名著《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徹底改變了我的一生!
剛拿到書的時候,就被封面上那奇特的洋蔥頂?shù)哪滤沽纸ㄖ徒ㄖ蓓斏弦粡濋冱S色的新月所吸引。最初的閱讀興趣,僅僅來自對一個陌生民族的神秘感,而一旦真正閱讀起來后,很快我就被里面的人物命運所震撼了。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個自強不息卻又充滿神秘的民族的命運深深感染了我。當琢玉匠人梁亦清為了心中神圣的信仰,日夜趕制鄭和下西洋的寶船竟然吐血而亡時,我震驚了;當年紀輕輕的韓子奇寧愿背負欺師滅祖的奇恥大辱投身仇家,僅僅為了做完師傅沒能完成的玉器,我又震驚了。
正如書中說的“一個藝人,要把活兒當作自個兒的命、自個兒的心,把命和心都放在活兒上,這活兒做出來才是活的”。
這句話從讀到的第一眼開始,就深深刻進了我的腦海里,任憑歲月滄桑,任憑時光變幻,在我后來的人生的每一步里,始終像一盞明燈一樣照耀著我,給我力量、給我信心。
梁亦清把玉器當成了自己的命,用盡所有心血,最后雖然換來的是斷臂的寶船和永不瞑目的遺憾,但無疑,他在匠心的朝圣之路上對得起自己的信仰,無怨無悔。
韓子奇為了玉,忍辱負重,歷經(jīng)艱辛,耗盡一生,最后卻一敗涂地,在凄涼和寂寞中走向天園,即便如此,他在一心歸主的征程中,仍保留了自己深沉的、純凈的和最真誠的內(nèi)心。
《穆斯林的葬禮》雖然寫的是一個穆斯林家族的悲歡離合,卻同樣寫的是人類命運長河中如何為了心中的信仰而舍生忘死、百折不回的壯闊人生。
正是在這本經(jīng)典名著的深刻影響下,我憑著堅定的信念,度過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艱難險阻。當我一邊打工一邊求學,瘦得皮包骨頭時;當我十年來只身飄零孤苦無依,只有置身超市的人流中才能獲得片刻的安全感時;當我下海創(chuàng)業(yè),為了解決資金困境,將住房抵押出去,全家人四處漂泊時;當我被人誤解,遭人算計,蒙受不白之冤時——我都會第一時間想起這本書,想到“把活兒當作自個兒的命”這句振聾發(fā)聵的警句,頓時我的內(nèi)心釋然了,我的全身又充滿了力量。我時刻告訴自己,人生是一條無休止的長河,只要抱著必勝的信念,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達到光輝的彼岸。就像那些虔誠的穆斯林,終其一生也要去麥加朝圣,讓自己的靈魂能獲得進入天園的至高尊榮。
這么多年來,正是憑著這份對人生的真善美的堅定信仰,和對命運百折不回的堅強信念,我從一個農(nóng)村的中專畢業(yè)生通過苦學成為海歸、碩士生和博士生;從一個孤孤單單的北漂青年和貧窮的打工仔通過奮斗成為擁有住房和汽車,并在北京落戶、娶妻生子的新北京人和高科技國企掌門人;從一個從小在煤油燈搖曳的微光中如饑似渴地閱讀各色書籍的寒門子弟,通過勤學苦練成為在全國各大報刊發(fā)表三百余萬字、并獲得第29屆梁斌小說獎一等獎的業(yè)余作家。悠悠書香和如水月光可以作證,這四十多年來我沒有辜負韶華。
隨著歲月的更替,隨著年齡的漸老,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本書,對于一個人的一生來說,可能不僅僅是一本書。一本好書,一本經(jīng)典好書,往往也是一輩子的靈魂伴侶。
大千世界,每個人的命運都可能不同,而唯一相同的是所有人的命運都如琴弦,只要你全身心地去彈奏,人生就能呈現(xiàn)最美的樂章。生活可以有低處的掙扎和徘徊,但靈魂和信仰唯有無盡的至高追求。
這個道理是我從閱讀《穆斯林的葬禮》開始領悟到的,過去是、現(xiàn)在是、將來也還將是我人生的信條,受益終生。
責任編輯 張琳琳